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房前屋后打理出红火日子
静乐县神峪沟村家家户户前后都种着各种蔬菜和果树。本报记者张云社
说到农民致富的途径,人们可以说的很多,但是你知道吗,在自家门前和后院种植养殖,也可以通过发展这种庭院经济来脱贫致富,静乐县神峪沟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静乐县神峪沟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果树,一群群鸡鸭在旁边的圈地里扑腾着翅膀。村民李云林是神峪沟村较早发展庭院经济的人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他已经成为村里的种养大户。院子里满是西瓜和葡萄。“除了自己吃饭,也有人送人。一家医院可以赚2000元左右。”李云林说。
每个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在农村的房子前后都有自己的庭院、水坝或自留地。有的在院子里养鸡,有的在院子里种树,大坝可以晒粮,预留的土地可以种菜。利用好庭院,发展庭院经济,也是脱贫致富的途径。
让这个国家更加美丽
4月20日,一场春雨过后,阳泉郊区尹莹镇后洼村村民陈雪琴抓住机会,打理自家门前的两块菜地,准备种植一些新鲜蔬菜。“别看土地不大,可以种很多蔬菜,用农家肥。去年种了西红柿、豆子、黄瓜、小葱、韭菜,足够全家人吃很久了。今年除了这些,我还打算种一些冬瓜和大白菜。”近年来,后洼村打造庭院经济,美化乡村。越来越多像陈雪琴这样的村民把自家门前的自留地变成了花园。
后洼村是一个农业人口不到300人,只有百户人家的小村庄。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打工和种地。为增加农民收入,后洼村“两委”提出“不求高楼,但求矮瘦”的目标,引导村民精耕房前屋后自留地,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农作物,吸引市民采摘种植,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村民任双喜也负责门前的两个区域。他对种植了几十年的“田坝风格”很满意。“这里曾经有杂草和石头。村里统一规划后,现在改成了小菜园。”任双喜说,2017年,后洼村进行集体投资,在发展庭院经济几年的基础上,组织村民成立临时施工队,对房前屋后的土地进行整理,用耐火罐围起来,对房前菜园进行统一规划。现在,全村前后30多亩地都被泥土覆盖,种上了蔬菜。
一片片整齐的菜园美化了村庄,也带动全村发展庭院经济的休闲观光农业。
让农民更富有
阳高县东晓村的移民村新东村弥漫着春天的气息。4月15日,村民们兴高采烈地涌向村里的广场。因为合作社为村民订购的第一批鸡已经到了。村民们来接他们,有说有笑。他们可以在自己的院子里养鸡下蛋,他们还有另一种致富的方法。
新东村是华东地区小乡镇扶贫搬迁安置点。为使搬迁户稳定搬迁致富,华东小乡镇党委、镇政府不断加大移民扶贫产业发展力度,拓宽移民脱贫致富途径。
去年,村里有31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平均年收入2.5万元。为了让因各种原因不能离家的年老体弱的村民摆脱贫困,通过生产劳动致富,镇政府主导,村委会引导,合作组织和群众参与,庭院养殖蓬勃发展。
村民收到的鸡是合作社引进的优良品种,每户35只,重约1公斤。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养殖合同,统一收购管理,绿色产品可追溯。为了保证销售,合作社与电商、超市、微信业务取得了联系,打通了销售渠道。
看着活蹦乱跳的小鸡,村民李说:“我是一个老太太,我不能做其他的生意来挣钱。我每天在自己的院子里喂鸡和收集鸡蛋。这35只鸡一天至少能给我20个鸡蛋。20个鸡蛋差不多3磅。这个鸡蛋是纯食品。土鸡下当地鸡蛋市场最低15元一天能卖45元,1月份就要1300多元。
让道更宽
利用农村劳动力的闲置时间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另一条途径。
春天是种树、种菜和种花的好时机。为把杂草丛生、坑坑洼洼的农家院变成硕果累累、绿园葱茏的生态家园,增加经济收入,近日,晋城市各级农业部门抓住有利季节,在全市选取100个试点村实施庭院经济模式,示范带动全市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省钱增收。
据了解,“庭院经济”是指农民以自己居住的庭院及其周边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特色农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经济,效益短、平、快。在阳城县北流镇兴旺村,240户农户以“果树与小菜园套种”的方式种植樱桃、冬枣、桃树1.2万余棵,平均每户50棵,预计两年结果,三年见效。“我家门前种了红豆杉和樱桃树,既能净化空气,又能美化环境。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近两年将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村民王兴福说。
作为晋城市政府增加农民收入的十大举措之一,为切实抓好这一实事项目,晋城市政府安排资金300万元进行补足奖补,晋城市各级农业部门成立专家技术小组,对各县进行技术指导。首批100个试点村以旅游村、贫困村、人居环境改善重点村、农林文旅卫试点村为主,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不同类型庭院经济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全市农村庭院经济发展。
我们的记者张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