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南迁上海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落定
题图:国和一号透视图,来源:国家电投公司 标题图:国和一号透视图,来源:国家电力投资公司
文字|财经记者韩
编辑|标记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成立十三年来,第二个命运转折点已经尘埃落定。
9月28日,新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在上海核工程研究院“728工程”50周年报告会上揭牌。此后,国家核电公司和上海核工程学院“两品牌一总部”,实行一体化管理,成为中央电力企业国家电力投资公司的子公司。
上海核工程学院是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的设计单位,而原国家核电则是负责第三代核电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单位。两个机组的最终融合,是中国核电行业50年曲折发展的精彩缩影:一是不断探讨高端技术的自主性和引进性;二是十年三代核电技术路线之争已尘埃落定;三是国家核电由技术设计公司向AE公司转型。
在新的国家核电公司揭牌的同一天,国电投还举行了上海核工程学院成立50周年暨三代核电自主成果发布会,正式发布自主三代技术模式“国和一号”。在业内,它曾被更好地称为CAP1400。该技术基于西屋设计的进口AP1000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CNNC、中广核合作开发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目前三代核电技术的两条主要路线。
目前,中国电力投资公司有两类模压三代核电技术:在引进AP1000技术基础上开发的国产改进型100万千瓦CAP1000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40万千瓦“国和一号”。
在汇报会上,中国电力投资公司表示: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冷态试验前,希望继续获批启动CAP1000机组,冷态试验完成后,将主要开发“国和一号”机组。
冷态试验是指冷态性能试验,是核电建设中的关键节点之一,一般在核电厂开始运行后三年半到四年之间达到冷态试验节点。
随着“十三五”规划接近尾声,核电正在逐步重启,近两年已有5个项目的10台机组获批。核能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华在报告中表示,协会在今年年初向国家主管部门建议,到2025年,在运核电规模可达7000万千瓦以上,装机容量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占全国发电量的6%,在建规模接近4000万千瓦;到2035年,运行核电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左右,装机容量约占5%,发电量约占10%。
中国核工业史上有两个特殊的纪念日:一是1955年1月15日,中央作出发展原子能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国核工业的开端;其次,1970年2月8日,上海传达了周恩来总理关于在上海建设核电站的指导精神,从而开启了中国核电的历史。因此,为筹备上海附近的核电站而成立的上海核工程学院,在业内更有“728所”之称。
上海核工程学院长期隶属于CNNC体系。从成立之初的第二机械部,到后来的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发设计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一期、第一座出口核电站:茶西马核电站、第一座重水堆秦山三期总技术支持单位。
此后一直到2006年,经过三年的招标,中央决定引进美国AP1000技术,并于2007年成立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作为我国第三代核电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主体。与此同时,上海核工程学院由中国核电移交国家核电,成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核心单位。
2015年,中国核电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合并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新公司获得核电业主资格,中国核电失去中立科技公司地位。三大核电巨头——中国核电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终于走向自主研发技术。
在“三分天下”的新形势下,AP/CAP技术路线在未来已经失去了主体地位,而是和华龙一号一起成为了两条独立的技术路线,由各自的拥有者开发。合并后,原国家核电公司董事长王炳华成为国家电力投资公司董事长,国家核电公司一度在国家电力投资体系内保持相对独立的运营。
2018年1月,王炳华退休,钱志敏从CNNC总经理调任中国电力投资公司董事长。当年9月,钱志敏首次对国家电力投资公司核能板块进行调整:国家电力投资公司总部与国家核电公司总部深度融合,国家核电公司成员单位由国家电力投资公司直接管理,实现核能业务中的核资产一体化运营。国家核电将不再保留总部职能,国家电力投资公司将设立核能事业部,国家核电公司其他相关职能将调整进入国家电力投资总部。此次调整后,原国家核电不再独立存在,核电业务由国家电力投资公司核电事业部直接管理。
一年后,国家电力投资和核电业务再次迎来调整。2019年8月9日,国家电力投资公司召开核能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平台改革重组动员大会。上海核工程学院与原国家核电工程管理单位——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共同成立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国家电力投资核能技术创新与工程平台。新公司定位为核能平台和AE公司。重组后,上海核工程学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将是“两个品牌一个总部”。
新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以前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新建国家核电主体为设计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院,工程管理单位国家核工程,包括此前国家电力投资的其他核电资产,如山东核装备、国家核锆产业等。
换句话说,新国家核电是对国家电力投资的内部核电业务部门的重组。组织架构最重要的变化是,以设计为主的上海核工程学院和以工程管理为主的国家核工程合并为一个单位。其定位是集R&D、设计、采购、施工、调试于一体,具备全岛完整的设计能力,实现以设计为主导的EPCS完全一体化,成为核能总承包AE企业。
AE模式起源于美国建筑承包商,AE公司是指专门从事工业设施和建筑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公司。这个概念后来扩展到各个行业,尤其是核电领域。美国率先出现了独立的核电AE公司。此后,这种核电设计和建造管理的理念也传到了中国。中广核最初基于海外AE模型成立中广核工程公司。
钱志敏2005年至2010年担任中广核董事长。此外,中国广东核电工程总公司原总经理舒国刚在2013年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合作,在《AE战略——中国工程企业成长记录》一书中总结了他的管理成就。2018年钱志敏出任中国电力投资公司新任董事长后,舒国刚转任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子公司中国电力,再次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该公司承担了另一个国家重大项目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发任务。
2019年8月的重组是钱志敏将国家电力投资公司核电相关核心技术设计和工程管理能力整合为AE公司的关键一步。AE公司成立后,将为AP/CAP系列的后续应用、推广和批量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这次重组涉及广泛的问题。动员大会召开一个月后,国家核电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任命128名干部。2019年10月25日,重组后的国家核电领导人尘埃落定,曾担任CNNC核电事业部总监、CNNC工程公司董事长的卢洪早出任国家核电董事长。改制调整期间,国家电力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夏忠、时任国家电力投资公司党组副书记史家林也先后赴国家核电研究院工作。
如今一年过去了,虽然新核电项目还在等待落地,但钱志敏领导下的国家电力投资核电部门已经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步伐。在目前的电力央企领导中,钱志敏通过推动“综合智慧能源”的概念颇为引人注目。今年7月,钱志敏将综合智慧能源称为面向未来的“制胜牌”,表明其将成为国家电力投资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
国家电力投资核能综合利用走在前列。2019年11月,国内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在山东海阳投产。通过提取海阳核电某机组二次蒸汽向当地供热管网供热,将供热公司燃煤锅炉改为核能供热作为热源,实现了包括30多个居民小区在内的70万平方米供热,每年节约标准煤2.32万吨,减少烟尘222吨,减少二氧化硫38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