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边际效应 资本市场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枢纽作用
中国发展的逻辑可以从需求、供给、分配和投资四个维度来理解 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 外需的增长是基于全球化3.0时代,即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加上中国几乎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制造出来的产品销往全球 内需的增长是基于城市化1.0的浪潮,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房地产开发,在新区打造新城市模式,其本质是土地的城市化 供应问题还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工业化2.0利用人口红利和土地资源,以市场换取资本和技术,实现产能的爆炸式增长 二是信息化1.0使搜索、社交、电子商务等基础信息场景应用快速发展 在分配体系上,这一轮发展造就了房地产大亨和科技新贵的崛起 面对收入差距问题,税收改革等收入分配方案相继出台 以上四个维度的发展逻辑背后都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机制 在制度方面,我们实现了市场化转型,关键在于产权明晰和市场资源配置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 强劲的增长势头来自金融和金融两大支柱 财政上,分税制改革掀起了土地财政和城市化浪潮;中央转移支付稳定了地方债务危机 在金融方面,中央银行决定了整个基础货币的扩张能力,而商业银行则构成了主要的资金来源 这是我们已经看到的过去 副作用和后遗症过去的成功是有原因的,但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看清楚过去留下的问题和隐患 城市化1.0的核心关注土地,但拒绝人 3.5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徘徊,难以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好处 全球化3.0和工业化2.0使中国与世界深度绑定,局限于低端制造业的结构性位置;信息化程度局限于一些基础应用场景,高度的数据垄断正在显现。未来的数据垄断可能是垄断的最终形式 美国镀金时代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贫富分化、腐败、地方债和泡沫、价值焦虑和无序,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从制度层面看,税制改革的不彻底使得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问题形成恶性循环,陷入僵局。 基础货币仍然与美元挂钩,储备比率武器不断被用来应对波动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宏观政策层面的宽松和收紧带来的边际效应日益下降,难以继续依赖这些手段。有必要鼓励微观层面的改革和创新,促进私营经济 然而,商业银行投资过多,回避高风险项目,无法在刺激创新方面产生新的动力 认识到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未来将如何变化,并帮助我们对投资决策做出判断 预见未来的变化也发生在四个层面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它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 除了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更重要的是对法制、公正、公平等非经济方面的诉求,对医疗、教育资源配置的诉求,对服务业标准提升的要求 相比之下,供给的主要矛盾在于不平衡和不足 不足的原因是我们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不平衡问题比较微妙,包括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和收入不平衡 推动中国经济全面升级迫在眉睫 从全球化3.0到全球化4.0,从过去人与物的全球流动和连接到数据的连接 从城镇化1.0到城镇化2.0,推进以城市群为核心的深度城镇化,让3.5亿农民工有机会在城市群落户 从工业化2.0向工业化4.0飞跃,用新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变革 信息化2.0代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深度应用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未来寻找的新“美丽50”,一定是以核心技术、R&D、创新、并购为驱动。 在医疗、保健、军工等领域。,未来会出现大盘股公司,这是我们投资的重点 在对新需求和新供给的深入分析中,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未来可持续收入和可持续增长的路径 自中央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来,市场对此进行了充分讨论 在官方声明中,使用了“加速”一词,表示蓝图已经存在,只是为了加速 我们认为,2015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作为形成这一蓝图的起点 资本市场:“带头动全身”是什么意思?在外部环境变化之前,外循环支撑内循环的三个主要方面是什么?我认为是商品市场、技术和资本市场 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 那么,所谓内循环就是主体,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这三个方面自力更生,减少外部风险暴露 商品市场主要讲外需、海外消费市场、需求端。技术和资本市场都是供给侧的内容,两者直接相关 供给方面就是对生产要素大惊小怪。无论是传统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还是新的生产要素数据,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旧的微笑曲线上,加工制造的附加值最低 然而,在万物互联的智能制造新时代,数据元素将大大增加制造端的附加值 所有这些都依赖于新一代技术 从发明到创新,新技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认为企业是最后一公里,那么最后一公里和前面N公里都需要资本的参与 银行做的是锦上添花,只有资本市场才是雪中送炭的慈善机构 在这里,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一级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它们在从0到1的阶段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IPO只是一种退出方式。如果二级市场能给出更高的估值,那么就越能赋能前端。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决策层提出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和任务。资本市场被提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资产管理新规、银行分拆理财子公司的高度。,可以对直接融资形成支持 过去两年,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两个变化是科创板注册制和金融开放 业内人士认为,我们正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前夜,所以科技创新板的诞生日期相当于1971年的纳斯达克,它诞生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前夜 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公司为例。从上世纪末的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到本世纪初的BATJ,要么学习西方技术,要么利用西方资本,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很多早期创立的本土互联网公司都是通过外环实现从0到1,再通过内环实现从1到10,然后希望外环实现从10到100 近年来成立的新经济公司真正实现了原创和国产化 供给侧的五大任务之一就是“补短板”。那么我们的短板就是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这是主要银行金融市场结构的一个普遍缺陷。这种结构有助于迎头赶上。经济的学习效应有助于在资本要素短缺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快速工业化,但不利于追赶。 追赶可以靠学习,追赶需要靠原创,只有资本市场才能给一个想法或者一个现金流为负的公司定价 鼓励创新契约的特点是:允许试错,短期内容忍失败,长期内给予成功高回报,所以只有股权融资才是创新友好的 早期海外风险资本投资中国企业,瞄准纳斯达克或香港交易所 如果审计论文和数据问题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那么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难度就会更大 这种影响在短期内尚未显现。今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并没有明显降温。这是因为时间滞后,上市工作的前期已经完成 我们还可以看看美国在中国的风险投资,该投资已于2016年见顶 资本市场服务是“双循环”,核心是服务技术创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创新,资本市场本身必须具有创新基因 纵观历次科技革命,金融创新都起到了催化作用 所谓美国模式的核心不就是联邦政府和头部企业的基础研发+硅谷的企业家和创新精神+天使投资,再加上华尔街的投行吗?那么,对于我们当地的基础R&D来说,创业和载体级券商能够跟上人们的PK以及资本市场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就非常重要了 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其实是一种追赶红利 我们不需要花很多钱在基础研发上,只需要花钱买人们的专利许可证就可以了 因此,过去对待创新的态度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现在能引进的大部分都引进来了,也实现了从引进到再创新 还没有介绍的介绍很难介绍。你只能自己做基础研究,所以要打造双一流,这是起跑线 产学研一体化需要企业家和市场化资本的参与。多层次、成熟和灵活的资本市场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这个集线器从0到1到前面,从1到100到后面。这叫拉全身。 没有这个枢纽,即使不够顺畅,也会出现问题 过去,我们可以利用别人的枢纽,但未来我们需要自力更生。注册制是一种新的交通规则,更适合新经济的特点 国内资本市场的不同部门之间必须既有分工又有竞争 有竞争,也有创新的动力和压力 这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纳斯达克上涨,纽约证券交易所落后 纽交所也有危机感,所以推出了直接上市规则。与注册制相比,上市速度加快 这真的是投资者用脚投票。上市看似比较容易,但因为竞争比较激烈,想要有更好的表现,只能拿出更漂亮的表现 《商业周刊》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曼德尔表示,“如果说科技是美国经济的新引擎,那么金融就是燃料。” 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也强调,金融在创新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创新能力与金融结构之间存在内在的匹配逻辑 有形资产的投资可以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但无形资产的投资更依赖于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创新逻辑不仅在于融资本身,还在于融资的形式 建设创新型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需要金融市场的重新定位和再创造 新时代金融服务的新内涵是金融支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