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兵团 追寻洞港知青的“火红年代”
红色地标
台州首家知识青年文化博物馆——临海东港青年农场文化博物馆位于临海市陶铸镇。
这里曾经是一片广阔的盐碱地。从1973年到1980年,沿海地区329名下乡知青分七批到这里挥汗如雨、辛勤劳动。他们平整土地,修建池塘和水坝,开垦盐碱地。他们种植梅花,在滩涂养殖,开辟新的家园,谱写了一曲时代的青春之歌。
作为省内唯一正常运营的知青农场,2013年泰州首家知青文化博物馆成立,建筑面积超700平方米,展览面积600平方米。成为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普示范基地、关爱下一代教育基地、临海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其中,“知青之家”是临海市文物保护点。
一直向东。
从泰州市出发,开车经过椒江二桥,沿G228向东行驶半小时,然后进入临海的陶铸镇。然后从国道右转10分钟,然后到达东港知青农场。
阳光明媚,花园里春意盎然。你一踏进农场,就能看到橘红色的森林和菜地。当春风刮起时,盛开的柑橘花令人耳目一新。
穿过一片建筑的田野,农场西南角就是东港知青文化博物馆。
追寻青春记忆感受红色时代。走进东港青年农场文化博物馆,记者看到,在近700平方米的展区内,主要有《走向广阔世界》《搏击天地》《文艺生活》《回到城市》等13个展室,展示了329名在东港农场工作生活的知青的现场照片和实物文件。一个真实的东西,一张照片,一个故事,有血有肉,既温暖又精神。
有着深厚历史印记的知青,是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在新中国的艰难时期,他们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分担了国家的后顾之忧,义无反顾地离开城市,奔向祖国落后的边疆和乡村。
为了向采访团讲述东港知青的故事,上午,王明、金、肖华等三位老知青特意从60公里外的临海城关赶到了农场。
“从当初的无奈选择,经历一段无怨无悔的人生,到现在做出无私的奉献。”回想起火红的时代,王明第一次慢慢走来——
1973年,第一批32名城市青年在东港迎来,这里是一片荒芜的海滩,没有牛羊,只有腐烂的池塘。他们住在十里外的天德闸粮库,吃着咸菜、青菜、冬瓜汤。他们走了“晴天如刀,雨下得一塌糊涂”的图海路,做了超重和意想不到的体力活。
建东港农场,知青们从建“知青屋”开始,每天奔波20多里路,肩负重任,双手砌砖,一石一瓦建起了新家。
歌声千里,红旗滚滚。为了清除土地上的盐分和减少碱,在严寒季节,知青们白天赤脚处理泥水,晚上挖泥筑水闸。一个个就像寒风中拖曳的芦苇,顽强而坚韧。很多知青手脚都有冻伤,尤其是冻伤脓肿溃烂,工作时被利器划伤面部,大家都会涂点药膏和纱布,或者像战士一样坚守岗位,互相追逐,争抢第一。
王明的额头上还有一道深深的疤痕。“那天黄昏,我用铲子翻泥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摔在了他的脸上,让帅哥毁容了。”说起这过去的事件,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的战友肖华仍然感到愧疚。
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在京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的金,对东港知青的这段经历更是刻骨铭心。她说,正是在这里锻造出来的坚韧、耐心和一丝不苟的品行,让她在长期的警纪工作中得心应手,取得了成功。
岁月无痕,青春无悔。在近一个小时的回忆中,金讲述了女知青在工地上用草席当“流动厕所”、在食堂地上捡剩菜剩饭、打咸青虫的动人故事。让她至今最受称赞的是她的室友韩建平。因为她赤手拉棉秆,成了“泡兵头子”和“铁娘子”。干了一天最重的活,从没累过,韩建平最后晕倒在天头,被送到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书上写着“去死”。
1980年8月,当最后一批知青离开农场时,东港的沙滩上建起了350亩橘子园、150亩菜地、100多亩纵横交错的河沟。
作为国有农场,虽然知青陆续回城,但农场一直运转正常,是全省唯一还在运转的知青农场。
“东港知青精神与陈达岛垦荒精神是一致的。”2013年,东港知青40周年,为了更好地纪念和传承东港知青精神,在泰州和临海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经过王明等热心老知青的精心筹备,泰州首家知青文化博物馆成立,出版了《东港知青》两部纪念集,为泰州和临海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截至目前,文化博物馆共举办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党史教育讲座400余场,接待观众5万人次。东港知青“勇敢无畏、进取无私”的精神将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