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斌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再访老兵施斌:血战上甘岭 深藏战功数十年
深秋,天意渐冷,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瑞南村一间农家平房前,依然绿意盎然。记者赶到时,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史斌正在吃饭。一碗红薯饭和一盘炒蔬菜是他的午餐。“青菜自己种,午饭自己做。我可以自给自足。”老人笑着说。
说笑间,老人的思绪仿佛回到了69年前的上甘岭,在旧卧室里放着自己的军装照片...
石斌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三。11岁的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一起做临时工谋生。1949年11月,史斌加入民兵,成为民兵队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向全国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我是共产党员。只要国家需要,我随时都会站出来!”1951年,海门召开民兵队长会议,史斌没有告诉家人就报名参加志愿军。当时家里的老母亲看到石斌胸前带着一朵大红花,背上盖着被子回家,知道儿子要上战场,默默流泪。
由于战争形势紧急,1951年3月,经过短暂的训练,史斌和战友们直奔朝鲜战场。
虽然已经过去了近70年,但史斌的眼神似乎一眼就穿透了残酷的记忆。“我们走了33天,才到达上甘岭附近的391高地,在那里挡住了敌人。”白天美军猛烈进攻,天上飞机乱扫射,地上坦克横行。只有在晚上他们才能行军。
一路上,我看到到处都是废墟和尸体,冰冷的空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和血腥的味道,石斌涌起的哀恸悄然变成了誓死保卫国家的意志。
在激烈的战斗中,水比生命更珍贵,所以枪管是热的,子弹飞不远,所以需要水来冷却。一场战斗后,士兵们渴得烧到了喉咙,只能捡起一片雪,放进嘴里,慢慢融化。
在坚守上甘岭的日子里,史斌是一名重型机枪手兼班长。“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这是史斌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在枪林弹雨中,他保留着自己的苏制机枪,和战友们一次又一次地坚守阵地。在零下45摄氏度的气温下,只穿了一件棉大衣的石斌,眼睛被打死,衣服的背面一次次被浸湿,凝结在冰冷的空空气中,如此反复。......
战争是无情的,牺牲就像呼吸一样常见。战斗中,石斌的一个同乡被敌人冷门大炮左眼的弹片击中,断了两根手指。幸运的是,他的生命没有失去。史斌有一次看到战友们憋不住气跑进了敌人的埋伏圈,他们一起被坦克炮轰成了碎片。史斌回忆时,他紧握着枯瘦的双手,就像他只能把枪握在手里屏住呼吸一样。
白天,战士们用身体抵御敌人的猛烈进攻,经历了反复冲锋和反冲锋。晚上,在星光和月光下,在山洞里,小麦被磨碎并与雪混合,倒入喉咙,这甚至是一顿晚餐。把干木头铺在地板上,用唯一的外套把它包起来,然后睡觉。就这样,史斌和战友们坚持了一个多月,身边的兄弟越来越少。
“每当有战友牺牲,我们就用白布把他包起来,埋在朝鲜的土地上,插上木卡,有时还压上无木的石头,这就是坟墓。”在风雪中,过了一会儿,白雪覆盖了白布,什么也看不见。寒风呼啸,不知道下一场战斗什么时候到来。
“抗美援朝”胜利后,史斌回到祖国,三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四等功。1957年复员回到家乡海门。凭借在部队学习的文化知识,石斌先后担任小学教师、小学校长、中心小学教学主任、村支部书记、合作工厂厂长;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工作积极分子。1984年退休后,史斌当了26年的生产队队长。
虽然抗美援朝的岁月艰难而充满危险,但史斌对自己在这段多事之秋的经历深感自豪,对现在所享受的待遇和生活充满感激。“我妻子去世后,我独自生活。我身体很好,可以自己种菜。我的生活相当舒适。每个月的各种补贴都花不完,孩子也会经常回来看我。”史斌说,看着身边的人过上好日子,我们的血牺牲是值得的!
采访结束,史斌坚持要派记者出去,并大声用韩语说了句话,意思是“谢谢,再见!”他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扬子晚报/牛子记者郭小川通讯员石天骄周瑶卢赵文
校对盛媛媛
编辑: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