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高院士 重磅 畜牧兽医界再添3位院士
今天,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了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新当选院士共75人,其中农科院新当选院士7人,畜牧兽医行业相关新院士3人,分别为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姚斌研究员、西北A&F大学张勇教授。其中,张勇教授是中国工程院第一位与临床兽医学共同当选的院士。
据悉,2019年中国工程院增选有效候选人531人,222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评审,最终75人被增选,创造了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人数新高。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工程院分别选举产生54名、51名、70名和67名院士。
以下是畜牧兽医界三位新当选的院士:刘少军、姚斌、张勇的简介
刘少军,1962年出生,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湖南省“芙蓉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创新奖”获得者。
由第一完成人主持的“新改良多倍体鱼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和“淡水鱼远缘杂交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得2011年、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领衔“淡水鱼发育生物学团队”,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
姚斌,1967年出生,男,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科研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由第一完成人主持的“基因工程酵母生产饲料用植酸酶”项目和“饲料用酶技术体系创新及重点产品创制”项目分别获得2001年和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中国,首先开展了将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饲料工业的开创性研究工作。针对阻碍饲料酶大规模应用的两大瓶颈问题——酶的性能和生产成本,确立了系统解决酶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思路。通过酶基因资源的高效挖掘、酶催化和构效机制的研究以及进一步的分子改良,解决了知识产权和酶性能问题;通过研究酶蛋白高效表达的机理,解决生产成本问题。建立了完整的饲料酶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技术平台。
张勇,1956年出生,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临床兽医学首席专家,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由第一完成人主持的“牛羊良种高效克隆技术”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改良牛羊胚胎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了我国牛羊胚胎工程的产业化发展;在获得世界上第一批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效的牛羊克隆技术体系,解决了原有技术效率低的问题,克隆推广了一批良种牛羊,将体细胞克隆技术发展到应用层面;创造了牛羊基因精准编辑技术,解决了原技术的安全问题。首次报道创制了一批抗乳腺炎、抗结核的牛羊育种材料,在畜牧种质创新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为培育新品种、占领制高点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