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恩 一名退休老党员的为民情怀
成都新闻·四川文明网4月28日10时,当记者来到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湾街道化工路社区的“传化读报专栏”时,85岁的老党员张洪恩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着。轰轰烈烈,他戴着老花镜,倒在桌案前,用红笔在邮递员刚送来的报纸上画画。画完草图,张洪恩走到报纸栏前,把报纸展板拿回办公室,开始用浆糊贴起来。然后,在传化阿姨志愿者袁邦秀的帮助下,他举起展板,挂在办公室外的报纸栏上。
自1996年退休以来,张洪恩每天都在坚持不懈地这样做:接报、读报、贴报、举展板、给周边居民送“精神食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专业导演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曾获“四川省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四川好人”、“成都市文明市民”等称号。今年4月29日,张洪恩被授予“中国好人”称号。
张洪恩
租一个仓库经营报纸专栏
上午10: 30,“传化读报专栏”的展板上坐满了照常来看报的人。
化工路社区居民傅云航是本报专栏的忠实粉丝。自从1991年退休后,他几乎每天都喜欢看报纸,他还转录报纸内容。传化集团退休员工陈先枢也是这里的“常客”,每天的阅读时间从两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等。“虽然现在从电视机和手机上获取信息非常方便,但我还是喜欢来这里看新闻。”陈先枢告诉记者,该报在报纸专栏上标注了与张洪恩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时政新闻和服务信息。对于这位80岁的老人来说,不看他一眼似乎更容易获得信息。
说起办报纸专栏的初衷,张洪恩笑着告诉记者25年前的故事。1996年,60岁的张洪恩正式从传化集团法律顾问的岗位上退休。“刚退休的时候,没别的事可做,只好花时间看书看报。”张洪恩回忆道。
喜欢读书看报的张洪恩,有一个习惯,就是用笔勾勒出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有一天,他在画报纸草图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为什么不让他读的报纸发挥“余热”,方便那些关心时事、想获取信息的人呢?
于是,张洪恩拿出3000元积蓄,在传化世家医院租了一间旧仓库,平整了仓库前的土地,买了木板和玻璃,做了几块展板,贴上了他概述“要点”的报纸,成立了“张洪恩报业专栏”。他每天把报纸贴在展板上,然后把展板举到前门,摆好让社区居民和路人看。
令张洪恩惊讶的是,当报纸专栏推出时,它吸引了大量前来看报的人。“当时看到报纸专栏‘火爆’,就付费买了10多种报纸。”张洪恩告诉记者,每天有20多种报纸发布,包括时事、人文、法治、维权和健康。
在报纸专栏前仔细阅读报纸的居民
25年来,已经发行了超过25万份
为了更好地办报纸专栏,张洪恩关注读报人数最集中的时间,以及人们更喜欢读哪些方面。“根据大家的阅读需求,及时调整阅读分数,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张洪恩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让他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张洪恩举起了报纸展板
在办报纸专栏的过程中,张洪恩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过去,他每年花在订阅、房租、水电煤气上的钱都在2万元左右。“嗯,这两年订阅报纸和房租的费用都有政府资金支持,很多志愿者和热心人也经常来帮忙抬展板,这让他年纪大了感觉轻松了很多。”张洪恩告诉记者,报纸专栏的规模一直在扩大。2019年,在社区的支持下,将报纸栏更换为钢塑展架,并在报纸栏旁放置了几条长椅,方便市民阅读和休息。
2016年,张洪恩被医院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并转移”。治疗期间,为了不影响报纸专栏因病情按时与大家见面,张洪恩一大早就乘坐公交车前往医院进行输液治疗。中午1点后,他赶回青白江处理报纸专栏事务。按照医疗计划,张洪恩本应该多耕耘,但他依然不畏疾病,坚持每天跑报纸专栏,风雨无阻,默默传递社会正能量。
因为报纸的专栏,张洪恩和妻子王明珍偶尔会有矛盾。王明珍很担心自己的健康:“他年纪大了,每天早起拿报纸,不听,不顾家人的担心。”然而,王明珍也是张洪恩报纸专栏中最“贡献”的人。她做了所有的家务,解除了张洪恩的忧虑。谈到张洪恩和他的报纸专栏,王明珍说:“他认定的事情,最后一定要做。办报纸专栏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乐趣。作为一个家庭,我们只有支持。”
张洪恩的坚持不仅赢得了家人的支持,也赢得了周围人的钦佩。
“张先生,你的腰不好,咱们把展板抬起来。”这样,张洪恩每天都会听到,要么是他的老邻居,机修工王玉长和裁缝冯小英,要么是“传化阿姨”的志愿者袁邦秀和李碧云...这些被他的爱“温暖”的人,也在用他们的行动温暖着他。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只要你还活着,这份报纸的专栏就会做好。汽车不只是推,它永远不会松。”在过去的25年里,张洪恩坚持每天张贴报纸和更新报纸专栏的内容。截至目前,传化读报专栏已发布报纸25万余份,读者近30万人。
为群众撑起法律“保护伞”
作为一名律师,张洪恩看到很多人因为不学习、不了解法律,无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人因为不了解法律、不遵守法律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退休后,张洪恩在坚持办报纸专栏的同时,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宣传法律知识,主动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
普法活动结束后,张洪恩与居民合影留念
“张先生,你好,你今天下午在吗?我想来找你打听一下子女赡养老人的问题。”去年5月,正忙着画报纸的张洪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传化集团公司退休女工吴奶奶打来的。
吴奶奶已经91岁了,丈夫已经去世,夫妻双方有五个孩子。吴奶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老年病,每月退休金不多,请不起保姆。她的五个孩子都在成都,但没有人回家照顾她,即使她生病住院。吴奶奶去社区求助,社区叫孩子去社区调解,没人回应。了解到吴奶奶的困境后,张洪恩免费为她写了诉状,并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吴奶奶的合法权益。
如今,张洪恩每天都收到很多这样的法律援助。尽管很忙,张洪恩经常抽出时间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不管他是谁,他都认真提问,耐心回答,随叫随到。在张洪恩发行的报纸中,合法报纸也是最多的。此外,近年来,张洪恩还在化工路社区“华侨港-新华老党员工作室”担任法律调解党员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调解纠纷,撑起法律“保护伞”。
张洪恩与新华老党员工作室成员和社区工作者讨论社区事务
在过去的25年里,张洪恩已经从满头的蓝头发长到了现在的白发。他的坚持感动了很多党员志愿者,有一位党员志愿者相继加入了报纸专栏的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区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传承雷锋精神,传播爱心和力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