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文化 风物从时光深处走来 走进保亭探秘黎族千年文化
事情时有发生
在深处行走
爱萍
青山高,雨林深。山里的鹧鸪重复着古老的语言,封血喉树上枯萎的藤蔓成了它的铠甲。石干村的菠萝蜜依然香甜,而风雨中的祁县埂纹丝不动,岁月仿佛凝固在过去。
黎族织锦。羚羊照片
这时,奶奶突然开口了。她没有说勇敢的话,努力表达自己。她告诉我,纹身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用途,那就是避免近亲结婚。
我心中不由一震。
对于人类来说,后代的可持续繁衍是自然的事情。相传,古代洪水泛滥时,有一对兄妹躲在大南瓜里漂流到海南岛。他们在岛上寻找人,但没有找到。为了延续后代,姐姐纹了脸,让哥哥认不出对方,于是结婚了。希望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不是智者对后人的提醒,更不是先人在苦难与生存中的顿悟。简而言之,纹身并没有犯下巨大的基因错误,反而让人们学会了面对广阔的世界,寻找更新鲜的骨骼和血液,让自己的民族世代繁荣。
槟城谷博物馆展示了李纹身的灿烂文化。照片由自然留下来,一个小平民
我从全国呼伦贝尔草原来到保亭。从中国境内看,两地相距甚远,生活环境完全不同。草原坦荡,热带森林深邃险峻。面对奶奶脸上的蓝色纹身,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细节往往奇迹般地相似。在呼伦贝尔的一个蒙古族部落,儿孙年幼时,大人会教他们熟记十代或十代以上祖先的名字,这样遇到陌生人时,就应该这样自我介绍:我叫布尔古德,我的父亲是杰拉德,杰拉德的父亲是戈尔迪,戈尔迪的父亲是朝罗蒙,朝罗蒙的父亲是多格...游牧生活,流浪了很多,曾经在游牧途中与亲人分手,通过背诵父亲的名字,用一把钥匙打开无数扇门,解决了近亲繁殖和亲人分离的问题,理清了部落之间的渊源。蒙古人的念祖方式和黎族的纹身习俗,保存了他们独特的文明足迹。
作家们参观槟榔屿山谷,了解李文化。羚羊照片
我在河口自然村新建的墙上看到了几个黎族传统图腾符号,高度抽象,栩栩如生,让人一眼就能明白造型的含义。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图腾高度体现了黎族人的精神理念,黎族人起初信奉万物有灵,所以崇拜自然生物。我看到青蛙的图腾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于是我向当地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询问,得知黎族先民崇拜青蛙是因为青蛙能吃蚊子。刚开始了解到热带雨林是危险的,不知道哪种毒蚊子能夺走人的生命,所以吃蚊子的青蛙就成了人们眼中的保护者。传承人说黎族人从来不吃青蛙,现在有些年轻人吃青蛙,这让他很不满意。在呼伦贝尔,古代鄂温克猎人以密林狩猎为生,有不打怀孕动物和动物幼崽的规矩;蒙古牧马人每天在湖边饮马,但不吃鱼。他们认为水里有一条鱼,地上有一匹马…
这些生活在大自然怀抱中的人懂得感恩。在他们的观念中,和万物一样,离不开大自然的保护和养育,他们都是大自然的婴儿。
河口村黎族图腾。照片由自然留下来,一个小平民
奶奶脸上的蓝印子很淡,草原上的孩子总是通过点击屏幕握住世界的手。人类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任何有毒的蚊子害虫都不再是问题。作为人类,我们还记得依偎在大自然肩膀上的感觉吗?让古老的风景来自时间的深处。它们古老的莹润质感会让人类触摸到它们背后密不可分的历程。
保亭人自豪地告诉我,保亭有原鸡,叫遇树鸡。没有人把它们圈在笼子里,用合成饲料喂养它们;保亭有原牛,叫不能回家的牛。这些牛整天在田野里游荡,它们是由原始的大地养大的;保亭有山岚米酒,是用山岚大米酿造的。山岚大米生长在山坡上,产量很低,所以甜山岚酒的产量更低,但没有人改变它古老的酿造方法...
早晨,岁月是活的,在公鸡的啼叫中,我醒来。
宝亭宝玉岛上的日出。羚羊照片
爱萍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内蒙古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呼伦贝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主席。
作品见于《收获》《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北京文学》《十月》《美国文学》《散文》《作家》等全国重点报刊,代表作有散文集《长调》《五星酒店里的流浪》《呼伦贝尔的悲哀》《雪夜如期》《风景深度》《草原生活》曾获百花文学奖、最佳中国散文奖、三毛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旅行文学一等奖、汪曾祺散文奖、 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徐迟报告文学奖、全国非虚构散文一等奖、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隆加奖两次、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两次,作品多次被国家各类选本收藏。
结束
文|艾萍
图|天涯社区@小杂,羚羊2009,
武媚88,小文官自然要留下来
排版|小文官自然要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