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需要哪里搬上一句 从机械制造到结缘光学 他说自己是“革命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说到精密仪器,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事实上,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科研、国防、工业制造和人民生活中,其R&D和制造能力是国家高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先进的制造技术,特别是未来的智能制造技术,必须有大量的精密测量仪器设备作为支撑。
近年来,我国精密仪器设备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真正的仪器设备生产大国。一位科学家为这些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我国光学信息存储、信息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奠基人之一,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范。
曾国藩进
我国著名光学工程专家金国范长期从事光学仪器和应用光学的研究,主要专注于精密测量技术和光学信息处理,尤其在光栅测量机、光盘技术、激光陀螺、计算全息术、双折射双频激光、新型印刷丝网、舌诊自动识别系统、光学计算和二元光学等方面。
服从需要面对困难
1929年1月8日,金国范出生于辽宁沈阳。我的父亲陶金是一位著名的铁路工程师和桥梁专家。
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金国范从小就对机械非常感兴趣,经常自己拆装自行车、拆装自行车、安装水晶接收器和收发报系统。
1950年,从北京大学机械系毕业后,金国范因为成绩突出,继续留校任教。两年后,随着国家院系的调整,金国范来到了清华大学机械系,与清华校园开始了不解之缘。
在清华校园里,金国范先后教过绘图和切线原理,当过导航空仪器和传感器,后于1965年调入光学仪器教研组。此后,他对光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光学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50年。
对于金国范来说,每一次的职业转变都是从零开始的。他形容自己在工作中经常说的话是:“一个革命军人需要去哪里就去哪里。”
从机械制造到最后学光学,几经转专业,金国范深感压力。现在想来,他还是摇头说:“压力好大。”
但他并不害怕。相反,他团结小组中的其他老师一起面对困难。
在研制国内第一台大型精密光栅仪器“三坐标光栅圆锥测量机”的过程中,金国范带领老师们一起查阅资料,征求工人技术人员的意见,自行改造研制测试设备,亲自到工厂进行加工。
1969年,他们终于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设备试制成功。精度和自动化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开发成本远低于从国外购买的价格。这一成果获得了1978年国家科学技术会议奖。
“被迫做光学,努力学习,做中学,靠集体发展提高。”回顾光学研究的道路,金国范说。
敢于探索,做第一
“金先生经常教我们‘做某事,不做某事’,但如果‘做某事,要做第一’。他把自己的研究目标定位在世界先进水平,想‘敢为人先’。”他的同事回忆说,“凭借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他支持新思想和新趋势的发展。一些当初显得薄弱的新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
金国范对新事物很感兴趣。他经常在美国光学学会网站上下载最新发表的论文,并向课题组师生推荐一些相关论文。每个学期,每个人都能收到他推荐的几篇文章。
每次参加学术会议回来,都会向课题组师生传达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应该关注的研究方向。
金国范院士
有一次,金国范的学生郑学哲从国外回来,向金国范汇报了他在国外的研究情况。他惊讶地发现,金国范对自己的研究方向非常了解。
郑学哲说:“我可以和他交流,就像和同龄人交流一样轻松。老师还向我介绍了他的团队在纳米光学器件和全息存储研究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我看到了一个永远向前探索的学者。”
计算机制全息图
在研究探索的同时,金国范还编著了国内唯一的计算机制全息图和二元光学专著,发表文章300余篇、专利100余项,两次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一等奖、北京市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专心教立德·庶人
除了科研之外,金国范从来没有离开过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不管工作多忙,他还在教研究生。
他在培养学生方面非常严格。在他的学生中,有的因为不努力就达不到要求而被劝退,有的预答辩失败被延期,有的书面或口头报告达不到要求。
从研究选题到实验设计,从论文发表到论文答辩,金国范亲自指导。他要求数值模拟结果应尽可能通过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必须可靠和可重复,论文的发表应影响高影响因子...
金国范在第28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展览会上
金国范认为,对于研究生来说,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不仅包括自学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包括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金国范说:“我不想培养书呆子。希望培养出来的人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在课题组的研讨会上,金国范要求全体同学在PPT上做演讲,鼓励大家用英语交流,锻炼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他仔细记录并评论了每个学生的报告。
这种互动讨论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晋国范的学生王文禄说:“金先生对我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
半个多世纪以来,金国范培养了我国第一位光学仪器专业博士生,多名研究生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学位论文荣誉。2篇博士论文入选“中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金国范院士
在担任机械学院院长期间,金国范努力为师生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条件。凭借自己的威望,他从外国公司筹集资金,支持教师的学术交流和学生的科技活动。
如今,已经进入壮年的金国范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依然活跃在科学前沿,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培养人才,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发展的专项项目发愁。
他说:“在我还能跑的时候,我还是想多做点事情,为部门争取更多的项目,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条件。”
曾国藩进
光学工程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精密仪器和机械系教授
参考文献:
1.张等人炫耀王冠,庆祝金国范院士八十大寿。
2.傅德华。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索引。第四部分。上海词典出版社. 2010-4。
3.文。金国范:捧光登峰。《中国风格》文化报,1997-12-5。
4.谢牧羊。一个与光同行的绍兴人——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仪器专家金国范。绍兴院士录。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