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都市圈 跨珠三角都市圈规划将出台:打造五大都市圈 或对标东京纽约
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浮出水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将添新动能。继大上海、大武汉之后,大广州、大深圳已呼之欲出。5月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公布《关于建立健全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其中,“命名”广东五大都市圈——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界、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其中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都在珠三角。相比传统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都市圈划分,三大都市圈不仅名称、范围、目标都迎来全新升级,也迎来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全新机遇。借助五大都市圈规划,广东将形成两大三小的发展引擎。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命名,更有对标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的意味。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石玉龙表示,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核心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必然会持续增强,从而促进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
进入都市圈时代,“大广州”“大深圳”是否会像大东京、大纽约等都市圈一样逐步实现同城、融城?三大都市地区各不相同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的培育上升到国家层面。此次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纳入规划,呼应了国家培育都市圈的发展理念,凸显广州、深圳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强化。可以发现,在过去的经济圈时代,更加强调产业和经济合作。都市圈强调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生态、环保一体化。它具有将原有经济圈升级为“都市圈”的深远意义,预示着区域协调发展有望进入新阶段。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认为,如果以北上广三座城市中心为圆心画圆,延伸2000平方公里面积,北京上海仍在中心城市范畴,而广州都市圈已经囊括了佛山市中心。广州都市圈是一个特殊形式的存在。广佛都是GDP总量超过万亿元的城市,广州都市圈将成为全球都市圈发展新范式。深圳都市圈不再局限于“深关晖”,而是进一步将河源、汕尾纳入“势力范围”,GDP约占广东省的40%。2019年末常住人口3290.39万人,经济总量42746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不容小觑。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这种规划之下,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带动能力更强,与周边城市在轨道交通、通信网络、户籍管理、教育医疗资源分布等方面统一规划将更加高效,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更大。珠江口西岸虽然没有明确的中心城市,但产业融合程度高,人口和经济密度高于武汉等国内大都市圈。胡刚认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紧邻澳门,高度国际化,与葡语国家交往广泛。如果澳门能够发挥作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其发展值得期待。区域一体化再次升级
都市圈全新规划,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新升级。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个城市。深圳、东莞、惠州位于珠三角,汕尾、河源位于粤东。广州都市圈虽还没有明确范围,但按照深圳都市圈源于“3+2”深莞惠+河汕经济圈范式,广州都市圈很有可能包括一组珠三角城市和一组非珠三角城市。根据广州土地空总体规划,围绕广州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打造广州都市圈,推动广佛肇邵云经济圈协同发展。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没有遵循“珠江江都城市圈”的传统理念,使得粤西的阳江、阳春等城市纳入其中成为可能,协调感更强。珠江江阳都市圈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与广州、深圳都市圈的不同之处在于,属于由规模相近的城市组成的都市圈发展模式。
与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相比,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圈需发挥与海外联系更广的特点,更加注重从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协调方面促进都市圈内城市抱团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编制都市圈发展细则时,要更加注重区域特色产业与周边都市圈的融合协调。当区域内多个都市圈呈现协同发展的共振效应时,协同发展将成为都市圈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选择。在都市圈“变大”的过程中,原本城市边缘地区,都市圈价值将凸显。例如深圳龙岗区,在深圳都市圈框架内,将成为深圳都市圈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枢纽。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表示,在深圳“东进战略”之下,深圳都市圈内城市可以互通有无,形成城市协同发展效应。但研究发现,非珠三角城市也可以利用都市圈规划实现中心城市品牌赋能,形成新的投资吸引力。2018年12月16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在深圳全面领导、汕尾积极配合的原则下,将深圳的人口、资金、技术提升到汕尾。2019年深汕特别合作区GDP增长23.0%,居全市第一。
从全省经济发展格局来看,粤东与粤西都属于沿海地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三大新都市圈的规划,可以说是对“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全新演绎。增加大湾区的发展势头日前,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经济展望与一体化进程2020报告》预测称,亚洲经济世界占比今年将首超50%,全球将迎来亚洲世纪。从全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亚欧大陆东端的核心区域,太平洋西岸的中部,亚欧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的交汇处。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特色,为其建设成为世界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要实现经济体量占全球一半以上的超越,亚洲需要寻找新的增量空间。作为当今全球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一举一动都牵涉到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打开深圳-东莞-惠州的经济地图,可以发现都市圈的产业联动无处不在。
以明星企业华为为例,其总部在深圳,手机终端基地在东莞,电池、天线、屏幕等领域的供应商在惠州。知名车企比亚迪的总部在深圳,比亚迪电子、比亚迪电池生产基地则设在惠州大亚湾……一大批企业在深莞惠区域实现跨城布局,这种紧密产业合作成就了广东经济总量最大的都市圈。根据初步规划,三大都市圈将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东西部城市的交汇地带。三大都市圈在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深港、珠澳带动的同时,将协同发展的触角延伸到粤东粤西,深刻改变了原有广佛肇、深湾汇、珠中江都都市圈的内涵和外延。有望在新都市圈内形成产业重组和资源流动,在都市圈外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品牌标识,甚至带来都市圈内不同城市间体制机制和优惠政策的复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关于建立健全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的文件名称可以看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是三大都市圈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过去都市圈的发展,更加强调的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规划,更多涉及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动,在内涵和形式上都与原来都市圈的意义发生显着变化。三大跨珠三角都市圈的协同联动,将打破曾经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城市的单一的牵引聚集模式,更强调都市圈之间平衡性和协调性。胡刚认为,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三大都市圈的规划,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土地资源、农产品资源、人力资源等。在都市圈的周边城市,尤其是行政交界处的中心村,可以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重新发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在新都市圈框架下,汕尾、河源等都市圈城市将首先享受中心城市的辐射,获得更多连接资源的机会。中心城市也可以通过都市圈的框架,对河流治理、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产业规划、农产品销售等进行统筹规划,变“大城市病”为“大城市效益”,从而为大湾区塑造新的区域比较优势,增加新的发展动能。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跨珠三角都市圈规划,更加注重“非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辩证统一。马晓鹤认为,对于珠三角城市群来说,广东省及时启动三大都市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来看,三大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将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更高层次的市民化社会结构,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以中等收入人群为主体的巨大橄榄型社会。原标题:《重磅!跨珠三角都市圈规划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