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建 民建上海市委发布一号课题报告 十条建议聚焦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
原创 上海民建 上海民建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港区的设立,是党中央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一直关注自贸区的发展。今年确定“推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为年度第一课题,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指导伙伴全程参与了这一课题,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也一同参与,为调查提供便利。
民建上海市委在1月1日发布了一号课题“招贤榜”,短短三周时间,394同志踊跃报名,课题组通过2个月时间的群策群力,共形成1个总报告,10个分报告。在10月26日举行的上海市民主建国会浦江论坛上,上海市民主建国会市委发布了《2020年第一期工程报告》,就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十点建议。1、深入推进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完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制防火墙功能,争取服务业核心领域开放实质性落地,建立数字产业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清理并创新“边境内”措施。2.稳步完善智慧海关监管体系,积极发展数字、离岸、服务贸易等国际贸易新模式。打造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参与跨境数字贸易产业标准制定。加快建设全球奢侈品配送基地,试点使用人民币结算。放宽保税燃料加注、保税航运工具融资租赁、国际航行船舶价值评估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贸易限制,实现物联网对移动要素的精细化监管。3、大力促进高能级金融要素集聚辐射,率先打造全国金融开放先行区。按照优先级对临港新片区财资中心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培育“财资+平台”。鼓励新片区内和境外主体在新片区离岸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试点设立综合性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搭建以银行信贷资产作为交易标的物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以高规格设立统一的金融行政监管机构。4.强化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功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软环境。允许部分外资控股航运企业从事沿海捎带业务,先行尝试外贸集装箱沿海运输业务,争取第五航权开放试点,先行建设完善洋山陆路公共集结平台和中转集结信息平台运营。5、对标国际化创新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模式,建设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试行“临港新片区特别签证”,建立临港企业直聘外籍中层骨干人才制度,打造国际顶尖科学家社区。6.探索便利数据跨境流动的制度保障,抢占全球数字治理主战场。建立“白名单”制度和事后监管制度,放宽跨境商务、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等跨境数据流动管控,对一般政府和行业数据跨境流动采取审批、登记、备案等措施,允许临港新区跨国企业在安全评估或申报审批后进行跨境数据转移。配合国家层面参与多边和双边谈判,积极推动中国加入APEC跨境隐私规则体系。7、提升自贸试验区立法位阶,通过综合授权制度保障临港新片区大胆试、自主改的权利空间。单独制定新片区地方性法规,加快构建分领域、分类别的自贸区专项法律法规,尤其是《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评估办法》、《临港新片区数据资源安全共享管理办法》,跨境证券、期货和融资方面的专项规定,电子合同推广立法等。探索在新片区设立较高层级的法院或法庭,提升涉外司法能力。8.通过对标最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的税收制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优化税种,简化税目,降低税率,完善税收立法。尝试创新进出口环节的税收机制、国内制造、贸易和服务领域的增值税机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机制。9、优化基于开放创新的风险防控体系,实现风险压力测试的真正破题。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组建自贸试验区地方金融管理局,成立金融风险防控中心、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中心等依托金融监管部门的专门机构,常设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委员会,统一负责外国投资审查制度建设,促进临港新片区与国际机构的“监管互认机制”。10、发挥长三角辐射带动效应,实现新港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高效联动。强化新区金融辐射服务功能,共同推进贸易平台共建互通,推动长三角港口互联互通,依托新区打造长三角经贸服务中心,引领推动长三角产业创新协同,发挥新区开放产业创新高地效应。上海民建上海闽建原标题:《民建上海市委发布一号课题报告,十条建议聚焦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