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健脾第一中药 健脾=补脾吗
▲作者:潘一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协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健脾”这个词似乎很容易被误解。说到健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补脾。
健脾虽是常见的健脾方式,但健脾的意义并不等于健脾,健脾的内涵远大于健脾。
我们知道脾是主运化,“运”是运行和运化;“化”就是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精微,即脾具有化水谷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移到全身的生理功能;一、运化水湿,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维持水液代谢平衡。
健脾是指补益脾气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治疗方法是脾失健。
脾失健运是中医病机之名,指脾胃长期因饮食不良、燥湿痰湿、情志失调或疾病而受损,导致脾运化功能失调。
脾失健运的常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满、大便稀稀,或有湿痰壅盛、舌苔油腻等症状。
导致脾失健运的病机有虚有实。
虚,多因脾阳虚或脾阳虚,不能运化。
固:多为肉眼可见的病理产物所阻滞,如水湿、痰饮,阻碍脾的运化。
所以健脾的方法可以是补脾,也可以是祛湿化痰,利水消食,行气。
从补虚的角度来看,脾因脾虚而不健,常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脾阳虚致脾失健,多以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加减。
从去实的角度来看,脾失健运多由湿阻所致,常用魏萍散、藿香正气丸、凌薇汤加减;二陈汤和桂苓疏肝汤常用于改善痰湿或痰饮引起的脾不健运。食脾胃积滞者,用保和丸;对于气滞所致的脾失健运,常加疏肝和胃丸加减。
虚虚实实的病机也有虚实夹杂,如脾虚湿盛,多用沈凌白术散;脾虚为痰,多用六君子丸;脾虚有痰、气滞,多用香砂刘军丸;肝气侵脾,用逍遥散;因脾虚气滞食积,常用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