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文 什么是“公文”
全文4609字|阅读需要7分钟
“公文”一词通常指办理或联系公务的文件。
本文经《新华文摘》独家授权转载
图1甲骨文和中的“公”
图2甲骨文中的“文”字
2.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复音词是中国古代汉语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意义丰富,可以指代很多事物,这是单音节词的一个特点。但是,他们缺乏表达的准确性,容易产生歧义,从而影响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单音节词可以组合成双音节词,新组合的双音节词会有一些更具体、更明确的含义,如文学文献、汉文古文、书籍和鱼鳞等。单音节词“公”和“文”属于汉语中最早的一批文化自生词,在先秦时期就已广泛使用。
由于意义上的组合性,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先秦时期长期使用的单音节词“公”、“文”组合成“公文”一词有其历史必然性。“公文”一词在汉代及以后的文学中的开始和延续,就是这一历史必然性的体现。按照这一规律,秦汉时期同时产生的同义词有“文书”、“文疏”、“文案”和“策文”。
“公文”一词直到宋、明、清时期才盛行,连续性强,频率由低到高递增。
笔者在查阅和统计大量重要文献后,发现“公文”一词的演变有以下规律:
1.连续性强。如图所示,东汉以后,除三国时期外,“公文”一词从两晋开始使用,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具有很好的延续性和传承性。在“公文”一词产生的早期,即东汉、晋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其使用频率始终很低。主要原因是当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文书”一词,单音节词“文”和“书”在当时的使用率都很高,它们的组合成为当时文书界使用频率最高的双音节词。在“公文”的组合中,单音节的“公”字在公文领域是不用的。除了“公文”之外,“公辅”、“公函”等词出现较晚,使用频繁。
2.“公文”一词出现的频率一般呈现由低到高的递增趋势。其中,宋、明、清三代使用频率较高,尤以清代为甚。这主要是由于晚清国家的现代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以曾纪泽的《访英、法、俄日记》为例,据统计,“公文”一词在书中出现了442次,类似的书籍还有《伦敦巴黎日记》、《东行第一记》等。这些书是晚清政府派遣的外国使节写的。因为它们是在出使外国期间写成的,所以它们的语言和名词都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同时,作为特使,他们是一群最了解当时外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学者,即“了解外交事务和政治制度”。他们掌握了外语,并结合自己对国内外政治、文化和词汇背景知识的了解。“公文”一词在他们的日记或笔记中被广泛使用,反映了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公文”一词的内涵变得越来越理性和科学。"
它可以更准确地定义公文,使“公文”一词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02
“公文”一词的历史渊源
结合中国知网郭雪宝典数据库,对符合要求的“公文”一词的搜索结果分别按“部门”和“朝代”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
“公文”一词出现频率高,应用范围广,出现频率普遍在增加
1.“公文”一词在中国古代2578份重要文献中出现1060次,出现频率为0.411。总的来说,“公文”一词出现频繁,使用广泛。
2.从部门分析,“公文”一词分布在这六个部门中,其中经济部最少,在明代的《大学宜颜部》中只出现过一次。“我按:有里有外的订单,就从里面分段送。”如果有文件从外面进来,就分段送进去,如果有文件从里面出来,就分段送出来。后人设置人送公文。“通俗小说出现次数最多,共442次。
3.根据朝代的分析,“公文”一词出现的频率普遍呈上升趋势,这与之前的结论一致,相互印证。此外,从时间上看,“公文”一词在这六大类中并非自始至终连续出现,而是在经部中只出现过一次;从汉代到宋代,“公文”一词在元、明、清三代史部文献中均未出现;“细分”和“季布”都是从唐代开始出现的,这个词在唐代以前没有出现过。该系列在唐代出现后,在宋元时期消失,直到明清时期才再次使用。“公文”一词直到明代才出现在通俗小说中。
“公文”一词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频率和频率
理由
1.通俗小说直到明末清初才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因此,“公文”一词直到明清才出现在通俗小说中,既符合检索条件,又符合客观史实。
2.除通俗小说外,“公文”一词相对集中在历史类、分类类、集藏类三大类中,而在经典类、丛书类图书中则很少出现,这也符合“公文”一词的内涵和适用范围。虽然“公文”一词的内涵有所演变和发展,但它仍然主要是指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公文,与“公文”、“档案”、“副本”等公文用语有本质区别,既可以指正式的官方公文,也可以指私人公文。
另一方面,“公文”一词的含义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这就限制了“公文”一词通常指的是公文和材料,具有明确的行政属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在儒家经典和小学以及大量描写普通人生活的书籍中很少使用;但《尚书》、《子》、《纪》等书的作者或编纂者主要是政府官员或文人。在古代,文人和官员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他们学习是为了成名。由于经常参加官方活动和长期形成的语言习惯,“公文”一词经常出现在他们编辑或撰写的书籍和文件中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历史部的《金淑》:“朝时多违宪,不循规蹈矩;或者是公文御案,躺在家里;或者没有错,希望空擦肩而过。”又如《典藏部庐陵文钞》:“至于起始注,与各部门所呈公文并无二致。审校官只是以此为依据,它是以月和日为依据的,这就叫日历。”前者出自方,后者出自欧阳修。他们都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和作家。
03
“公文”一词的内涵
虽然古代文字的含义不像今天这样明确,但“公文”一词并不像学者所说的古人“没有明确其含义”。比如“公文”就出现在“唐律疏议”“宋兴通”中,意为公文。有这种情况,事情是直来直去的,只有照行”。应该说,“公文”一词的用法在古代是普遍明确的,即“公文”一词是指“办理或联系公务的文件”。然而,具体到众多多样的文献中的每一个独特的说法,在基本含义不变的前提下,其含义是不同的。
特别是在古代,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水平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对各种事物的界限和定义也远没有今天这样清晰明了。就“公文”一词而言,其内涵与当代最大的区别在于,古代“公文”中的“公”字指的是“朝廷和官员”,与今天的“国家和社会”的含义有质的区别,如“为公领妻,出力种桑,灌溉园林管理生产”。具体来说,古代“公文”一词有两种基本用法:泛指和专指。
常用名词类的用法。一般是指与政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包括上、下文本。
比如“第一部拙见:私书公印,非法。虽然有印章,但没有证明。在你去部队之前,有一家公司印刷私人书籍。有东西就有公文,你也不敢欺负。其实是可以接受的。”Upwriting,比如“直到下一个,它的系统有六个。上帝的儿子在他的手表上说话,他的亲密牧师也在状态。上皇太子说话了,开始他漫长的官方文件都死了,庶人的话也说了。”下面的文字,如“各州县尽一切努力利用好它,劝导播种繁殖,养蚕麻,尽力而为,但不只是追求公文。”作为一般名词,可以用在很多领域,在特定领域有特定的含义。比如“公文”一词,在某些特定场合可以指通关文件和身份证件。如“水陆过关,两地有出入管制,行人有公文,即遗诏考券,传输照交不死,军事防御,丁府有总历,自其余各请。如果没有正式文件,将私下关闭一年。”
现代社会,一般名词前加修饰语,如财务文件、会计档案等,形成特殊名词。
这种情况在古代“公文”一词的使用中也有出现,比如《清远篇法事》一书中多次出现“用钱方便的公文”的使用。比如:“如果委托人和官员专门负责销毁和丢失钞票,交出文件,支付官方文件,如果他们谈论“严重损坏文件”的法律,他们仍然会停止,那些有感情和缺点的人永远不会接受叙述。”据考证,“省钱公文”是汇票的一种,类似于现在的汇票。
总的来说,自东汉末年“公文”一词产生以来,已经使用了近两千年。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其含义虽然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但总体上是稳定的,在“官方政务文件”这一基本范畴中具有一致的特征;其次,它经历了从低频词到高频词的发展过程,其意义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古代汉语在现代的典型例证之一。
原文来源于《北京档案》2015年第11期;《新华文摘》2016年第三期再版。原标题“公文解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有一种爱叫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