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娃娃之恋图片 从和充气娃娃谈恋爱 到敢于和真实女性交朋友 钟情妄想
原创 李松蔚 前几天聊了一部老电影《充气娃娃之恋》,讲的是一个宅男的成长。今天就来说说吧。高司令饰演的男主角是一个小镇青年,生性自闭,独来独往,从不与人交际。父母去世后,唯一能勉强交往的就是哥哥和嫂子。他们都很关心弟弟的状态,想方设法地推动他多出门,多交朋友。有一天哥哥声称自己有女朋友了,比安卡,哥哥和嫂子都很激动。见面后,我很震惊。原来比安卡是充气娃娃,是我哥从网上订购的。
即使没有精神病学背景的人看到这里也应该想到类似妄想症这样的术语。哥哥嫂子第一反应是带英雄去看医生。有趣的是,故事中的医生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治疗思路。她要求哥哥和嫂子不要暴露哥哥的妄想,要以假乱真。
他们发动全镇的人,认可比安卡的「存在」,用对待真人的方式跟她说话,请她参加聚会。在这个过程中,演员的自闭症一点点好转,学会了与人交谈,去别人家做客,开始展现自己的机智和智慧。他还和一个真正的女人发展了友谊。——这让他很纠结,因为他同时对两个女人产生了感情。故事的结局似乎是一个不幸的巧合:比安卡“恰好”在这段时间“得病而死”,全镇为她举行了葬礼。在她存在期间,主人公获得了很多友谊,并获得了发展真正关系的勇气。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新的启发:有些离奇的,匪夷所思的表现,可能是自我发展的第一步。也就是说,一个从来不敢和“真人”建立关系的人,迈出的第一步,可能就是找一个“假人”建立关系。-虽然看起来有点病态。对于心理病理学来说,这算不上十分颠覆性的认识,从精神分析时代就已经有不少这样的案例记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一次次带给人颠覆的感觉。是因为我们太习惯给那些古怪的不符合认知的表现,贴上「症状」的标签了。只要是症状,当然就是有毒,有害的。我们下意识地想要改造它,否定它,完全忽视了另一种可能:它们也可以是一种自救的努力,一条独特的改变通路。好像不正常,不符合主流标准,因为是第一步。第一步总是歪歪扭扭,不规范。这是2007年的电影。电影播出的时候还没有移动互联网,那一代的宅男宅女每天花十几个小时对着电脑屏幕,乐此不疲地在QQ上聊天,在BBS上灌水。当时也是有一些专家看不惯,说年轻人整天泡在虚拟的世界里,不好,这是逃避真实的生活,还煞有介事地搞出来「网络成瘾」的诊断。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敢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打交道的人,在网上打字交朋友,发表意见,培养自信,不就是第一步吗?他们越来越舒服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自己的“比安卡”帮助他们融入现实世界。十几年过去了,年轻人没有像专家们担心的那样沉沦。很多人通过网络交到了朋友,组建了家庭,找到了工作,有的甚至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这样,精神病理学需要更广阔的视野。一时的问题,从长远的角度看,也许是在酝酿更大的改变。我在大学里教过《异常心理学》。我跟学生说,「异常」的意思就是不正常,不合标准。我们看不懂,但不一定就是问题。我们要慎重考虑,是把它看成问题,还是看成其他?比如一种特点,一种偏好,一种过渡状态,一种策略。有时候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努力。提到这个电影,是因为它在结构上跟前段时间热议的「60岁阿姨迷恋假靳东」很相似。这个新闻里的「靳东」也是一个假人。对假人的执迷不悟,也可以被看成是当事人追求幸福的努力。按照电影里的待遇,最好的办法就是关心她的努力,把她当成一个真正相爱的人。所以,真正需要改变的是老公。-他的妻子不爱他,但爱上了别人。他要做什么?离婚?还是苦苦挽留?可惜的是,我们的专家用来帮助这个家庭的方式,是给出一张「钟情妄想」的标签——没必要对妻子当真,她只是一个头脑生病的人!专家当然也看到了婚姻中的不幸,但他们做出的结论倾向于:「虽然不幸,但首先要解决她的不正常」,而不敢进一步假设:她正在用一种不那么正常的方式追求幸福——通过让自己相信一个「假人」,再从他身上感受爱。这就是她努力挣脱不幸的第一步。可惜她的努力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关心,没有第二步和第三步。她被标记为病人,垂头丧气地回家了。她本可以在追求幸福方面走得更远。这是助人者要吸取的教训。面对异常行为时不要只看到「病」,也要看到这也许是有困难的人,在用一种不符合标准的方式,成长的第一步。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迈出第一步之后会走向何方?我们同意他们想走的方向吗?-我猜这里有一些没有说出口的抵抗。毕竟在电影里,假戏是演给一个单身的年轻人看的,但真实的情况是一个结婚多年的女人。为了让前者成功脱离单身状态,大多数人都愿意送上祝福,而后者则想脱离家庭。有多少人会支持她迈出第一步?这就不是一篇心理学文章能解决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