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达西 “照片背后的故事”长相很西域 语言很北京
在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援疆干部,要想与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必须克服语言障碍。
我曾经在《南疆洪飞》一书中整理过一篇文章,是新疆和田的《先过四关》,第四关是语言关。2008年援疆时,和田地区辖7县1市,总人口190多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6.4%,汉族占3.38%,其他民族占0.21%。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土家族、乌兹别克族等22个民族,构成了边疆民族大家庭。其中,西域的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走在街上,高鼻梁、高颧骨、深眼窝、卷发的各族人比比皆是。我是北京人,但我是“少数民族”。当地人对汉语了解不多,有时候觉得没有翻译走不了路。一方面,我们深刻认识到普通话教育的极端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更广泛、更持久的普通话教育,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有必要先学几个维吾尔语单词。
在兵团工作的同志与各族人民朝夕相处,很多人学会了一些日常用语。用维吾尔语和当地人交流可以让人感到被尊重,情感交流也会更加和谐。
然而,维吾尔语真的很难学。在日常工作中,我主动和民族干部交朋友,学会了几句口吃的话。说到实际使用,我只是用维吾尔语打招呼表示尊重。真正的深度对话需要翻译。
十四师一牧场位于策勒县,昆仑山脚下,是典型的民族农场,总人口21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8%。我心想,如果去牧场考察考察,我怕不会说维吾尔语也不行。
有了这个认识,我第一次去牧场就出丑了。
上坡道路崎岖不平,有些路口没有标志。有一次我来到一个岔路口,老司机迷了路。
我看到一个维吾尔族牧民在很远的地方放羊,就主动跟他打招呼:雅达西、姆塞兹、贾西。用半生不熟的维吾尔语问路。老乡咧嘴一笑,看起来很西方,但口音很北京:“有话要说,你去哪儿?”我羞愧得满脸通红。
我惊讶地发现,在牧场与少数民族工人打交道时,几乎没有语言障碍。原来一直以来都有非常重视双语教育的传统。
第一牧场小学是维汉双语教学的五所学校之一,教学质量相当高。多年来,他们按照“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管理提高教育管理质量,特色突出亮点”的思路,参加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培训;以新课程为目标,以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口语培训为突破口,以计算机培训为手段,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开展各种讲座、公开课、竞赛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我们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在师生中开展反分裂再教育活动,反对民族分裂势力通过宗教渗透学校,“三股势力”破坏学校。
此外,学校还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学生的伙食。学生食堂的蔬菜全部由学校免费提供,包括购买蛋鸡,由后勤人员在业余时间喂养,实现了学生吃“一天一个鸡蛋”的目标。
一个牧场小学办得好,名气大,当地领导还要通过各种关系让孩子上兵团学校。孩子从小就打下了语言基础,长大后自然没有语言障碍,民族团结基础更好。由于特殊原因,当地维吾尔族和汉族很少通婚。汉族大学生和维吾尔族女孩“私奔”多年后带着孩子回家的故事,成了牧场上轰动一时的新闻。
远离南疆边境的维吾尔族孩子也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表现。有一次去牧场学校检查作业,走进教室。我只是打了声招呼:“同学们好。”维吾尔族孩子居然用非常标准的中文回答:“好领导!”彼此见面和交流是令人惊奇和愉快的!
十年过去了,现在一片牧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回到一个牧场,无论是团部,还是校园连队,还是社会大家庭,变化都很喜人。唯一熟悉的就是巍峨的昆仑山,雪山牧场,还有对十四师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