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枪 日本造的堑壕送死枪 枪托弯曲角度贼大 日军士兵使劲抬头才能瞄准
众所周知,MP18是世界上第一把成功的冲锋枪。它的诞生不仅是德国武器进步的象征,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冲锋枪的实力。所以一战之后,冲锋枪的研发浪潮开始了,包括日本。
日本是一个特殊的国家。是近代亚洲最早的发达国家,工业水平居亚洲第一,但在全球范围内还不算太强。特别是军工行业存在诸多不足,研制的武器总是存在各种问题。以冲锋枪为例。1920年,日军成立了“轻武器委员会”,当时制定的方向之一就是研究冲锋枪。但是,日本没有研究冲锋枪的先例。如果允许他们单独铺设,他们将无法建造它们,所以他们决定在MP18冲锋枪的基础上开发它们。
这项开发任务由东京兵工厂承担。它于1923年正式成立,1927年制造了一把原型枪,然后交给陆军进行测试。如果按照正常流程,军方测试一两年,期间提出建议,兵工厂就按照建议修改,然后就可以批量生产冲锋枪了。但问题是东京兵工厂研发的冲锋枪完全没有消息。显然,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没有必要继续开发军事任务,因此项目直接终止。
这款冲锋枪因为武器发展到一半还没有正式命名。姑且称之为“M1927冲锋枪”。
M1927的长度为690毫米,枪管长度为230毫米,重量为3.2公斤空,这在当时的冲锋枪中是相当小的。虽然是在MP18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M1927的变化还是挺大的。一是子弹改为日军主流的8×22毫米南方手枪子弹;其次,取消机筒冷却夹套;第三供弹口由左侧改为下侧;第四,增加手枪握把;第五,修改对接的弯曲角度。
然而,结构没有改变。它继承了MP18的自由式枪机和开膛待打的原理。理论最大射速为每分钟1200发,战斗射速为每分钟500发。在弹药供应方面,MP18使用32个螺旋鼓,8毫米南向弹更小,装弹量超过9mm Pa弹。因此,M1927冲锋枪配备了30发弹匣和50个弹鼓,火力连续性更强。但缺点是9mm南向弹装药不足,射程、威力、突防明显下降。
此外,M1927的枪托设计被公认为最大的败笔。东京兵工厂设计了一种弯曲角度很大的枪托,像鱼尾一样,不仅降低了冲锋枪的价值,还提高了瞄准基线。
图为MP18,其对接设计合理。相比之下,M1927由于瞄准基线太高,士兵们不得不抬起头来瞄准。特别是在战壕环境中,头部抬得太高,非常容易暴露在战壕外,给敌人一个被击毙的机会,堪称“战壕死枪”。
如果只是枪托问题,M1927也不会被淘汰,因为几把日本冲锋枪的枪托弯曲角度已经恢复正常。M1927的淘汰其实是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散热能力差,几分钟后就会失效;比如零件劣质,针容易折断,壳钩已经变形;比如鼓的设计存在问题,经常导致炸弹卡壳事故。
有几个问题与冲锋枪的核心结构直接相关,与日本军事技术差有关。因此,即使东京兵工厂知道这些问题,也无法改变。不难理解为什么陆军淘汰了M1927冲锋枪。
不仅是M1927,日本研发的1型、2型、100型等,其实都或多或少被军工水平拖累,问题也很多,导致日本始终没有研发出合格的冲锋枪,不得不把步枪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