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合机电 脱钩浙大急切“瘦身” 众合科技演绎别样“类MBO”
与浙大脱钩后,众合科技的动作可谓大刀阔斧。近日,公司披露拟剥离电力节能减排业务平台众合投资控股权,收购方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网信机电。由于债权、股东关系复杂,此次交易引发浙江证监局问询函。
众合科技此前披露,公司拟分三期将众合投资合计不低于60%的股权转让给网新机电等战略合作伙伴,并视需要实施增资。其中,王新机电有限公司以现金、资产方式增资,众合科技以现有股东债转股方式增资。未来上市公司可通过转让目标公司股权或继续引入其他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将持股比例降至20%以下。本次交易完成后,众合科技将不再拥有众合投资的控制权,电力节能减排业务由网信机电主导..
问询函显示,众合投资注册资本为1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净资产为-7887.73万元,上半年亏损1.3亿元。截至9月29日,众合投资及其子公司预计欠上市公司债务6亿元。此外,众合投资60%股权转让后,众合科技拟与网信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比例增资众合投资,其中上市公司拟通过债转股方式增资不超过4亿元。
针对上述情况,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说明本次交易及其他安排的合理性,并披露上述交易安排是否为收回贷款6亿元及偿还剩余贷款2亿元。
此前,众合科技已分阶段推进对其环保平台大康环境的一揽子交易,并计划将其控股权转让给上海申能能创。标的公司整体估值为11.6亿元。一系列“瘦身”行动的指挥棒是公司的战略调整。今年8月,众合科技明确表示,计划将业务发展战略优化升级为“智慧交通+泛半导体”的紧密型业务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半导体与智慧交通相互促进的生态圈。但在业绩方面,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7829万元,同比下滑416%。
追根溯源,中赫科技在去年与浙江大学脱钩后,进行了全方位的“转型”。2019年7月,根据高校附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中赫科技原间接控股股东王新集团多名大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关系,王新集团实际控制人由浙江大学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网信集团的两家上市公司浙江大学网信和众合科技已经“无主”。
其中,众合科技的作用更强。今年3月,众合科技同意转让原第二股东杭州尚诚所持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6.42%的股份,交易总金额2.4亿元。此次变更后,员工持股计划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持股计划覆盖员工约1700人,基本实现全员持股。随后,原第一大股东浙江大学网信分别将中赫科技5%的股份转让给朗讯信息和网信机电有限公司,几乎平仓。
备受关注的是,获得众合科技5%股份的王新机电有限公司曾是王新集团的子公司。目前,王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陈军自2012年起长期担任众合科技副董事长,同时兼任王新集团董事。从这个角度来看,中赫科技的这次资本运作,还是离不开网新集团的“文章布局”。
"中赫科技的运作更像是一个MBO式的模式."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根据高校附属企业制度改革的指引,2019年高校上市公司校企分离改革明显加快,复旦华福、盛大华尔特、蒂奇环境、博云新材料等公司相继换主。“从实施情况来看,高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已经转移到国资系统,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接手。很少选择MBO模式。”该人士表示,与高校脱钩后,相关上市公司如何与新的实际控制人实现协同还有待观察。
从改革路径来看,“浙大系”与“浙大网新”“众合科技”的脱钩模式确实有较大不同。中赫科技股权转让后,结构更加分散,员工持股计划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与网信集团彻底切割,打造共享理念,向科技转型;浙大网信第一大股东仍是网信集团,但网信集团此前将其持有的浙大网信5%股权转让给浙江另一家上市公司万里扬,浙大网信“投桃报李”,接受了万里扬近3%的股份,包括万里扬的员工持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