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肠石 东汉时期碑刻隶书盛行精雕细琢 为何黄肠石隶书要“非主流”
汉朝分为两个时期:西汉和东汉。东汉建立于公元25年,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繁荣的时期。它与罗马帝国同时被称为当时最发达的文明帝国。东汉时期的书法艺术也非常辉煌,既有篆书,也有隶书和楷书。特别是这一时期的隶书成就极高,最具代表性的是隶书碑文。
主流铭文的字体是典型的东汉隶书,往往“精雕细琢”。主流碑文所展示的隶书特征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最终统一为较为规范的八股书:
一是字体比较方,规律严谨;另一种写法随性自然,具有放纵不羁的特点。如果仔细分类的话,前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端庄优美的风格,另一种是简约强烈的风格。
第二类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随意写的,字体大小参差不齐,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另一种是写在悬崖上,树枝的布局完全取决于参差不齐的石势,所以呈现出一种自然不拘的趣味。稳定的文字形式是民族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环,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
因此,随着东汉皇权的确立,对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但形式各异的隶书进行规范和整理,已成为大势所趋。八股文以规范为特征,区别于隶书的多元化书写倾向,使书写秩序趋于规范和稳定。再加上汉代仕宦文人审美观念的不断融合,隶书最终形成了规范、和谐、清静、左右手并用的风格特征。
第二,东汉黄昌石刻表现出隶书的世俗随意性
起初,黄昌石雕并不是刻在石头上的,黄昌石头最初并不是指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石头,而是由“黄昌铭文”演变而来的。
什么是“黄肠”?三国时,任伟素林在《汉霍光传》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是:柏木黄心累棺,故称黄肠;木头比较内向,所以叫话题。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并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的丧葬礼仪。黄肠是柏树的心脏,严格、坚韧、醇厚、耐腐蚀,柏树生长时间长。因此,柏树属于上等材料,是汉代帝王将相的专用葬具。但是,有些体重高的人,比如霍光、董贤,在皇帝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汉代皇帝墓中的黄肠石,用的是一整片柏木林。后来因为柏木的生长期太长,用了1200年才成为木材。长期大规模砍伐,必然会导致几个县的掩埋树木不足。
所以西汉以后,丧葬制度逐渐改革,用石头代替了柏木。后来人们把这种石头叫做黄肠石。黄肠石制成的石墙分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长约一米。在这一点上,黄昌石雕有其字面意义。石头比木头保存的时间更长,所以后人可以看到许多保存下来的黄肠石刻。
我曾经有幸看过一位大师临摹黄昌石刻的一些文字,这些字体的每一笔都让人惊喜。这位作家充分利用他的想象力给每一笔都注入了活力。总的来说,黄场石刻中的人物有点像刚学汉字的孩子写的笔,天真、朴实、自然。
黄昌石刻多由当时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匠雕刻而成。他们拿起铁,在石头上雕刻,这是随机的。有些工匠甚至不会读,但他们仍然复制没有错误。这些字体代表了东汉时期人们使用的字体,虽然与主流文人书写的隶书有很大不同。
然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代汉字的智慧和东汉的民俗文化。因此,黄昌石刻在今天经常被人们提及,它作为东汉隶书的对比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为什么黄昌石刻与主流碑文隶书如此不同
第一,两种石刻篆刻家的书法素质不同,导致字体风格差异巨大:主流碑文是由“能算账、能管政、能管民,对法律法规相当熟悉”的专业官员篆刻。官员们主修写作,并精通写作技巧。东汉时期,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分为篆书和隶书两类,官员受东汉隶书的教育和影响。
所以铭文自然表现出东汉隶书的典型特征,或者法度严谨或者随意,自然细致。黄昌石雕是工匠雕刻而成,民间工匠大多对当时文人书写的隶书知之甚少,而有些工匠还在不读书的情况下描述,但这并不代表黄昌石雕不起眼。
由于黄场石刻的字体被赋予了巧妙的造字艺术和充分的想象力,许多现代大师通过临摹黄场石刻感受到了古人在造字方面的智慧。
其次,由于用途不同,决定了它们是细致的还是细微的:东汉时期的主流石刻往往立于肃穆之地,或歌颂,或记录事件,或记录墓主人的生活故事,或记录经典。碑文不仅选材严谨,石面光滑,而且更注重选官,字里行间透着小心谨慎。
黄昌石刻多用于王侯墓,如柳岩墓、钟山简王墓、任城王墓等。但两者的使用并没有更为庄重的区分,主流铭文对使用习惯或文化习俗较为讲究。
第三,选材上的差异构成了主流铭文与黄昌石刻整体效果的差异:主流铭文的石面经过打磨和精心加工,而黄昌石刻有时纵横交错,连字迹都看不清,前者刻在《石头记》的正面和背面,后者刻在《石头记》的侧面。
第四,核心原因是主流碑刻和黄昌石刻分别代表了东汉的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主流碑刻所表达的典型隶书是普通人无法接触到的,他们忙于生计,没有机会、时间和金钱去学习典型隶书。在东汉时期,典型的隶书一般是由孩子或上过学的官员掌握的书法艺术。
东汉碑刻上的隶书也是记忆细腻的官员所写。所以可以说主流题字的隶书是文人所写,代表了文人文化。但黄昌石刻多为民间人士书写或篆刻,字体不如主流碑刻工整,典型的书法技艺鲜有展现。
不受典型隶书书写要求和技巧的限制,以黄昌石刻为代表的民间书法艺术想象力丰富,造字艺术相当高。
虽然黄昌石刻多为斧刻,有时斑驳模糊,结构错误,很少有曲笔曲笔,但也与东汉主流碑刻形成对比。这种拙美耐人寻味,所以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这四种差异的作用下,同时期的隶书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就像同一棵树上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虽然乍一看令人惊讶,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篆书、隶书、楷书等书法艺术不是相互独立发展的平行线,而是相交的。东汉时期,隶书的书法艺术由篆书发展而来。书法界有“韩立·唐凯”的说法。隶书起源于秦朝,东汉时达到顶峰。“隶书,封之杰也。
这是西晋书法家魏衡对隶书制作过程的经典描述。
书中提到,隶书篆书的变化主要是为了满足书写简单快捷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的篆书字体体系发生了结构性和书写性的变化,经过漫长的“隶书变”过程,形成了一种新的字体。
参考文献:
四体书势》,《韩曙霍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