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老洞 为何许多人不在乎老人的死活
豆瓣电影
利维坦按:利维坦之前的文章已经详细介绍了日本弃旧的习俗。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普遍认为没有这种可怕的传统。然而,在2009年第九期《中国国家地理》上,黄绍坚的文章《难以置信,中国发现大量废弃旧遗迹》却发表了。文章指出,湖北郧县境内存在大量“废弃老窑洞”,这无疑是对中华民族“尊老”传统的挑战和挑战。功利主义者通常认为,在一个社会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老人“自死”之所以成为传统得以延续,也是为了其族群能够继续繁衍下去的必要手段之一:省出口粮,留给下一代。不过,在如今社会,很多国家的社会资源并不匮乏,即便是在重大事件出现时也是如此,那么,又是什么导致很多文化在对待老年人的问题上答案趋同呢?本周,一名美国人独自死在医院的病床上。新冠肺炎侵入她的肺部,导致肺部粘液分泌过多,这使她呼吸困难。她的免疫系统进行了反击,但它引发了一种被称为细胞因子风暴的过度反应,破坏了健康组织。医生们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没能挽救她,她成为了第20万名被新冠肺炎带走的美国人——至少官方是这么说的。事实上,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数可能早在此前就超过了20万。然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灾难的社会学家洛里·皮克说,“尸袋的照片在这场疫情中产生的效果要弱于其他大规模伤亡事件。我们的国人是否真不在意、不爱、不关心身边的人,以至于我们从骨子里、从心底、从灵魂深处都无法意识到这场疫情的严重性?”任何人都很难理解大规模死亡的恐怖。正如我在4月份写的那样,当受害者不再是个人,而是统计数据时,“同情心消退”就会出现。很少有美国人目睹过如此规模的事件。缺乏同情心还有另一种解释:这个主要由白人和非老年人组成的国家对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数如此漠不关心,部分原因是死者主要是黑人和老年人。在美国,每10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有8例年龄在65岁以上;而在其余死者中,黑人比例过高。白人会从心理上将少数族裔划分为“外族群体”,因而难生同情。种族隔离的社区也让美国白人免受美国黑人面临的恐惧,因为救护车的警笛声和拥挤的医院病房通常远离他们的社区。西北大学研究社会等级制度的管理学教授努尔·克泰利说:"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隔离,就不会以同样的方式看待这些死亡。"年龄歧视也削弱了人类的关爱能力。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并不像重视年轻人那样重视老年人的生命。当涉及到谁生谁死的问题时,人们对老人是不关心的,甚至连老人自己也不关心自己。年龄歧视也削弱了人类的关爱能力。研究表明,人们不像关注世界上的年轻人那样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说到谁生谁死的问题,人们不关心老人,甚至老人都不关心自己。
《赫芬顿邮报》
对老年人的歧视令人费解,因为我们所有人最终都会衰老。虽然没有白人会成为黑人,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每个人都会变老。然而,几项让人们想象生死抉择的研究表明:社会对老年人的重视程度非常低。2018年,针对这一现象,一项名为“道德机器实验”的研究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这项研究邀请参与者决定如何设计自动驾驶汽车。参加这个“道德机器”实验的人会看到一系列选择题,每组两张图片,都有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向不同的人群。这个实验可能会告诉参与者,如果你让汽车前进,它会杀死三个小女孩和两个成年男性。如果你向右急转弯,你会杀死两个老人,两个老妇人和一个年轻的女人。你会转身还是继续走?你会选择杀谁?自2016年推出后,"道德机器 "实验在网上疯狂传播,这意味着23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人都参与了这个实验。实验者能借此收集相关数据,进而研究不同国家的人民会选择拯救或牺牲哪些人。研究中心
实验证明:人们更愿意挽救更多的生命,挽救人类的生命,当然,也更愿意挽救年轻的生命。在这些模拟车祸中,最有可能被拯救的人是婴儿、儿童、孕妇、男医生和女医生。与此同时,流浪人士和超重的男性很可能会被牺牲。总之,老年人最难生存,其次是狗、罪犯和猫。这个排名顺序令人不安。【这项研究的发布者之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阿泽姆·谢里夫说:“人们喜欢狗。”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当监狱里有大量新冠肺炎案件时,当权者只是打个哈欠,什么都不做。】有趣的是,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在该“杀”谁的问题上意见一致。年长的玩家比年轻的玩家更可能保全年长的行人,但这种可能性不是百分之百的。正如德克萨斯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所说,“作为一名老人,你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换取子孙后代的热爱吗?如果这种交换不可避免,我完全接受。” 而他自己也已经到了古稀之年。谢里夫说:“在所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愿意优先牺牲一个老人来拯救一个年轻人。”各国、各地区都有这种牺牲老人拯救年轻人的做法。只有东亚的国家与地区,如日本和中国台湾,以及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如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才没有那么“乐意”牺牲老人,但他们仍然倾向于拯救年轻人。最愿意牺牲老人的两个国家是法国和意大利。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这个问题成为了意大利人的现实。意大利重灾区的医生将80岁甚至65岁视为使用稀缺呼吸器的“截止年龄”。沙里夫和他的团队并没有问人们为什么更喜欢牺牲老人。但是根据某些信息源,如与观众一起玩这个游戏的Youtube博主,人们似乎会非常冷静地认为老年人本就时日无多。事实上,医生遵循类似的逻辑。在5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一组来自不同国家的医生建议,如果医院不得不分配呼吸机,年轻患者应该优先考虑。他们写道:“为了利益最大化,我们必须考虑预后,即如果接受治疗,患者可能活多久。这可能意味着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年轻患者和共存疾病较少的患者。”也许,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已经内化了年轻人比老年人更重要的观念。今村昌平电影《奈良山歌》剧照:作品主题是流传于日本民间的“弃老”习俗,讲述了70岁的母亲在隆冬时节被人用木凳送到绵山祭拜山神的故事。豆瓣电影
“道德机器实验”并非没有遭到批评。一些心理学家说,更广为人知的类似道德困境——“电车难题”,太愚蠢,太不现实了,并不能反映人类真实的伦理情况。作为对“道德机器实验”的回应,另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发现如果有选择,人们实际上更愿意平等对待每个人。换句话说,人们不想杀死老人,但他们在压力下选择了杀死老人。谢里夫说,这些发现只能说明人们不喜欢这种困境。如果可以选择,每个人都会“一视同仁”,所以他们不用做决定。于近期发表的另一篇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显示,人们更倾向于给年轻的新冠肺炎患者而非年长者提供所需的呼吸机。即使被告知要把自己想象成可能因此而牺牲的老年病人,他们也依然会这么做。这些参与者被隐藏在所谓的无知之幕后面,他们被告知“你有50%的机会成为一个65岁的老人,可以再活15年,也有50%的机会在25岁时死去”。这个提示让参与者更青睐拯救年轻患者。当被告知要客观地看待这种情况时,拯救年轻的生命似乎更好。对谢里夫来说,他和其他人的研究支持了一个事实,即许多人有疑问——一些死亡比其他人更困扰我们。他说:“如果一个讨人喜欢的15岁会踢足球的金发男孩死了,我们会更难过。”研究年龄歧视和其他偏见的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苏珊·菲斯克说:“老年人并不太关心如何保护老年人,因为他们通常认为自己不是需要保护的人。”“老人”永远只比我们大一点点。对另一些人来说,年龄歧视背后可能有更险恶的本能冲动。菲斯克说,大多数人都认识一些老人,不管他们是年迈的父母还是祖父母。这些关系让我们下意识地渴望控制老年人的行为。潜意识里,年轻人希望保证老人不占用太多时间和资源。她告诉我:“老人应该让位。”菲斯克在调查中发现,在美国文化中,对老年人始终持积极态度的,只有非裔美国人和美国原住民。她不清楚原因,但推测这些社区所面临的逆境让他们更重视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同样,一些专家反驳了年轻的新冠肺炎患者比老年人更值得挽救的观点。例如,50岁的人可能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因为他们拥有20岁的人所没有的技能和经验。功利主义者会说,政策制定者应该单纯以最大化剩余寿命为目标。年轻人的剩余寿命当然更长,但大多数老年人都在死去的事实让本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化了。它让决策者在应该采取行动时袖手旁观。文字/奥尔加·卡赞译/Sue校对/安图森原文/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20/09/covid-death-toll-us-empathy-elderly/616379/这篇文章是苏在《利维坦》上发表的,基于创造性的相互认同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原标题:《为何许多人不在乎老人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