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位 王莽篡位时西汉有6300万人 东汉接盘后还剩多少 说出来不敢相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公元前788年。据郭宇介绍,周宣王“期望人在太原”,而“期望人”是一项人口调查。秦末,刘邦入咸阳、萧何入宫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秦朝的户籍地图,使刘邦“知天下而知户籍之数”,为夺取楚汉争霸奠定了基础。这说明秦朝有一部比较完整的户籍统计书。到了班固,写了韩曙,上面记载了元朝前两年,也就是公元二年西汉平帝的户口号码。历史记载“有12233062户,59594978户。”这时,距离王莽篡位只剩下6年了。那么,从王莽篡汉到汉光武帝拨乱反正建立东汉,当时中国的人口是如何变化的呢?后来,南北朝的历史学家叶凡写了《后汉书》,明确记载“有9,688,630户,49,150,220户”。需要注意的是,韩曙的户籍统计时间是138年以后,也就是汉顺帝时期。157年,东汉人口刚刚接近西汉巅峰,即户口1067.796万,人口5648.6856万。由此可见,西汉末年的十七年战争给社会造成了惨痛的创伤。当然,看完之后,我们就能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要把占有荆、益二州作为实现隆中对的基础,为什么袁绍在控制了河北、幽州、青州、河州之后,成为汉末最强大的军阀。
李思肖伟布
西汉时期,荆统治着12个郡。公元2年,户口195720人,人口682468人。
西汉左凤仪,治二十四郡。公元2年,户口为235110人,人口为917822人。
西汉时期,下辖21个县。公元2年,有户口216377人,人口836070人。
西汉弘农县辖11县。公元2年,有户口118091人,人口475954人。
西汉河东县辖24县。公元2年,户口为236,896,人口为962,912。
西汉河南郡辖22县。公元2年,户籍为276444人,人口为1740279人。
西汉河内县辖18县。公元2年,有户口241246人,人口1607097人。
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此时,他有效控制的地区是河内县和河南县的大部分地区。因此,该地区人口相对丰富,分别为1,100,827人和801,558人,相比之下,京赵胤为285,574,000人,左凤仪为145,195人,尤福峰为93,091人,弘农县为190,913人,河东县为570,830人。
十三个秘书处部门和西部地区
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除了上面提到的首都七县之外,还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在每个地区,法院都派出了一个秘书处,专门负责检查该地区的官方管理,并报告非法县官员和羌族宗昊的权利。这个地区被称为秘书处。十三个刺史部中,有十一个采用了《尚书·龚宇》和《周立·什邡》中传说的州名,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禹州、永州、凉州、幽州、并州,将凉州改为益州,将永州改为凉州。此外,朔方、交趾两县仍沿用其名称,即朔方刺史、交趾刺史,称十三刺史司,简称“十三司”,或“十三州”。
冀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下辖魏县、巨鹿县、常山县、清河县、赵县、广平县、镇定县、中山县、新都县和河间县,总人口526.7462万。东汉时期,原属冀州的常山、河间地区略有增加,原属幽州的渤海县也划入冀州,总人口5300789人。
幽州词史补
幽州秘书史司:下辖渤海县、上谷县、榆阳县、幽北平县、辽东县、辽西县、卓君县、乐浪县、宣图县、杨光州,总人口3,643,998人。东汉时,代县划归幽州,但其管辖范围仍略有缩小,主要是因为鲜卑和高句丽的崛起挤压了来自东方和北方的汉人的生存空。根据《后汉书》,人口统计为2044838人。
宜州刺史部
宜州刺史:汉中县、武都县、广汉县、蜀县、犍为县、齐悦县、巴县、宜州县、怒县,总人口4784259人。东汉时武都县划归凉州。此外,哀牢隶属于中国,分为哀牢县和博南县,宜州县西部的六个县被分离合并为永昌县。因此,东汉时期益州的管辖范围比西汉时期更大,人口为629.2000人。难怪刘备的前任刘章之父柳岩在平定益州的乱兵后会有坏主意。
荆州刺史部
荆州刺史:南阳县、南县、江夏县、武陵县、零陵县、长沙县、桂阳县,总人口4852258人。需要注意的是,西汉时期荆州的人口分布多于北方的益州,这说明西汉时期的江南地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然而到了东汉,就明显不同了。除了多山的武陵和水网密布的江夏,其余五县人口均超过50万,南北人口比例处于均衡状态。《后汉书》人口626.6015万。
扬州刺史署
扬州刺史:九江县、庐江县、丹阳县、张羽县、会稽县、潞安州,总人口320.625万。东汉时,六安置庐江县,武县与会稽县分离,总人口283.6528人,南北分布相对均衡。
跨趾秘书处
交趾刺史:南海县、玉林县、苍梧县、交趾县、合浦县、九镇县、日南县,总人口129.331万人。东汉时改为胶州,疆域变化不大,人口1114444人。注:《后汉书》未记载交趾县、玉林县人口。
凉州刺史部
凉州刺史部:辖安定县、天水县、陇西县、金城县、张掖县、酒泉县、敦煌县,总人口834537人。东汉时,武都县和北地县划归凉州,《后汉书》人口259493人。
朔方秘书处
朔方刺史:北地县、商山县、西河县、朔方县、婺源县人口分别为210,688,606,658,698,836,136,628,231,328。东汉时,朔方分离。除了北帝郡划归凉州外,其他四郡均划归并州。根据汉代的记载,这五个县在140年的人口分别为18637、28599、20838、7843和22957。
并州刺史部
省秘书处部门:太原县、上党县、云中县、定襄县、雁门县、代县,人口分别为680,488、337,766、173,270、163,144、293,454、278,754人。东汉时,北刺史被分析,尚军、西河县、朔方县和婺源县被置于国家控制之下。此外,戴军被列为幽州。韩曙人口为681,652人。其中,上党县12万,太原县20万,雁门县24万。
禹州刺史部
禹州刺史司:汝南县、颍川县、沛县、郭亮,人口分别为259.6148万、221.0973万、203.048万、106.752万。东汉时期,禹州的管辖范围变化不大,只增加了和陆。据《后汉书》统计,汝南县、颍川县、郭培县、郭亮县、陈国和鲁国的人口分别为2100788、1436513251393431283、1547572411590。
兖州刺史部
兖州刺史部:淮阳县、陈留县、尹姬县、董军县,人口分别为98142.3万、1509050、1386278、1659028人。东汉时期,兖州的管辖范围扩大到包括陈留县、董军县、尹姬县、山阳县、任城县、东平县、济北国县和泰山县。《后汉书》的统计人口分别为869,433,603,393,657,554,606,091,194,156,448,270,235,897,437,317。
徐州刺史署
徐州刺史:琅琊县、东海县、临淮县、楚国、广陵州、泗水州、鲁国,总人口524.1278万。东汉时期,徐州的管辖范围变化不大,《后汉书》统计的人数为2791683人。
青州刺史布
青州刺史:东莱县、北海县、淇县、济南县、黔城县、平远县、淄川州、高密州、胶东州,总人口3426579人。东汉时期,青州的辖区与西汉相似,人口为32255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