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卫连 警卫连里出好兵
空军事审判训练基地警卫连的官兵。孙林/照片
位于西北戈壁沙漠的军事试验训练基地警卫连的营地并不起眼。在连队里,有大量的90后和00后士兵。年轻官兵往返于分散的岗哨和低矮整洁的营房之间,每天值班、站岗、训练。
与同龄人相比,这里的生活似乎略显单调,但当00后战士杨接受新的训练后第一次踏进军营大门时,他感到幸运,因为他终于成为了警卫连的一名战士。
“警卫连”是戈壁滩上的“名衔”。在基地很多兄弟眼里,“警卫连战士”军事素质过硬,做事坚决。“敢做敢为,都是好军人。”
“没有错。我们只是尽力去做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情。”警卫连连长高说,连续27年保持先进性,是督促连队官兵追求卓越的原因之一。"警卫连的士兵必须努力成为标杆。"
荣耀
杨是去年12月来到警卫连的。在此之前,他曾从新训练营的老班长口中听说过这家公司。
“很苦,很累,却培养出优秀的军人。”这是老班长的评价,杨和听后都感到不安。他担心自己的身体素质跟不上,但又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标杆公司”的风采。
12月一个普通的冬日,一辆载着新兵的大客车穿越荒凉的戈壁,把杨和10多名同年的新兵送到警卫连门口。下车后,杨先感受到了身上“极好的压力”,然后才感受到“苦”和“累”。
“这里的一切都异常有序、严格、严谨。”杨说,他走进宿舍,看到每个班的内务一尘不染,走廊里没有纸屑。他不自觉地小心翼翼地提放行李,生怕放错。安置妥当后,班长开始安排工作。他说话干净利落,没有一句废话。“大家觉得门卫公司真的是名副其实。”
老连长甘庭贤,在警卫连服役五年。他早就习惯了这种“画风”,但刚进公司时的震撼至今让他印象深刻。
2014年7月,从甘廷贤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警卫连。公司上班第一天,他参观了公司的荣誉室,被满墙满柜的荣誉证书“惊得说不出话来”。
连续20多年被评为先进,两次被空军评为先进基层单位模范,党支部三次被空军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两次荣获集体二等功、三等功...甘庭贤数着这些荣誉,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没有什么能打破我手中的荣誉。”
在这种荣誉感和使命感下,许多优良的风格代代相传。在警卫连,每天晚上睡觉前,点名和点评从不落下。每两周组织一次全面内部检查,每三周全体官兵统一剪头发。
00后的新战士听不懂,老兵们耐心地解释,“军人一定要有军人的样子,从军人的样子到军人的作风和纪律,这样才能当好军人。”
下士史以另一种方式进入集体。2015年12月,石贤进入下一家公司时,遇到大雪,他的车停下来上路,直到半夜1点才到达公司。本来他以为战友们已经睡着了,但一下车就看到连队所有干部都站在院子里等着迎接新战士,炊事班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为新兵们做热气腾腾的饭菜。
“那一刻,你觉得自己一下子融入了这个群体。”石在“严”下感受到了警卫连的温暖。这位广西人在西北的戈壁滩上找到了回家的感觉。“了解了公司前辈的光辉历史,你自然会想为这个集体买单。会要求自己变得更好,让公司变得更好。”
当兵
要达到警卫连的“优秀标准”并不容易。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石每天晚上训练结束回到宿舍,他“颜面尽失,精疲力尽”。
老兵李志辉曾用一句玩笑话总结警卫连的生活:“我早上练下午,晚上练下午,中间插空站岗。”
“不要看我们的日常任务:值班、吹口哨和训练。其实一点都不容易。”高说,警卫连的职责是保护辖区安全。虽然很少参加冲锋前线的紧张任务,但为了在遇到危险情况时第一时间“冲上去,赢得战斗”,警卫连的战士们必须时刻保持严密的备战状态。
为此,警卫连有一个特殊的“培训”:值班值班表以外的岗位调岗不提前通知,无论新兵还是老兵,接到临时通知后必须立即到位。高说,这是为了培养官兵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李志辉被告知他在各种情况下的职责。“我正在吃饭,午休,训练一天后就要睡觉了...电话随时会打过来。”
当他第一次收到临时通知时,李志辉还是个新兵。半天的高强度训练让他中午回到宿舍就睡着了。入睡后不久,电话铃响了,公司通知李志辉去他哥哥的办公室出差。出发时间是五分钟后。
“我当时是醒着的,甚至没有下床。我开始匆忙收拾东西。”李志辉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刻的“崩溃情绪”。路上,他心里还在抱怨,“这么急,至于吗?”
后来的任务证明了这种训练的必要性。2008年,连队营地附近戈壁滩起火,执勤士兵发现白烟后立即拉响警报。听到哨声,全连官兵本能地放下手中拿着的东西,提起装备立即冲了出去。3公里多的土路上,警卫连官兵背着沉重的装备徒步奔跑,从发现险情到事发地不到10分钟。
2015年冬天,在距离公司30多公里的执勤检查站附近发生一起车祸。已经是深夜了。值班班长发现情况后,立即叫醒熟睡的战友,几个人合力撬开变形的门,救出受伤人员。就在他们转身撤离几秒钟后,汽车突然爆炸,现场燃烧成一片火海。
“如果他们晚几秒钟,结果会很惨。”甘庭贤回想起来一直心有余悸,“所以一定要加强训练!军人首先要有自己的素质,这样才不怕任何危险。”
如今,公司除了正常的执勤岗哨执勤和每周两次的教育班外,还投入大量时间对警卫进行射击、刺杀、5公里武装越野跑、手榴弹投掷等专业训练。
石也紧随其后。这个南方男孩体质弱,经常在业余时间多练习,一直保持到今天。
其实这是警卫连官兵的“常规操作”。每天10: 30熄灯后,官兵们会自发“摸黑出门”,在空练习一个小时。司务长、炊事班班长等非战斗队员,通常会在早上提前一个小时起床,组织长跑来保持体能。午休时间,训练场总是“人满为患”,“什么都有练。”
李志辉从警卫连调了4年,甘庭贤是去年调过来的。他们依然保持着在警卫连养成的刚毅作风。“当你是一名士兵时,你必须看起来像一名士兵。警卫连的士兵走到哪里,哪里就有警卫连的牌子。”李志辉说:“习惯已经刻在骨头里了。”
成长
在半年的时间里,杨学会了如何在警卫连当一名好士兵,也学会了努力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他从小沉默寡言,参军前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来到警卫连后不久,一天后,在“士兵讲堂”里,杨奉命上台演讲。“说什么都行。”
面对台下十几个同志,杨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他想谈谈他的个人情况。刚蹦出两句话,班长突然喊了一声“好”,带头鼓掌。
“我太感动了,瞬间就有了勇气。”看到同志们热烈鼓掌,杨很激动。他大胆地谈起了自己的家乡四川阿坝。出道后,他获得了自信。从那以后,杨就喜欢上了聊天,表达能力也突飞猛进。
石能理解杨的喜悦。过去,他总是因为个子不高而感到自卑。他从不打球,也不喜欢运动。有一年,上级在区里组织运动会时,石的班长、排长催他报名参加,还特意抽出时间陪他练习。经过刻苦训练,石在几周后的比赛中“还获得了几枚金牌和银牌”。
之后,石开始尝试接触篮球和足球。他学会了敞开自己,和战友一起玩游戏,努力融入这个“大家庭”。
教官许立群认为,连队不仅要培养军事素质过硬的士兵,更要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新兵是第一个到警卫连的,我们要系上他们军旅生涯的‘第一颗扣子’。”
没事的时候,许立群喜欢走出办公室,去训练场“看”士兵们训练。通过仔细观察,他可以从每个人的表情中读出他们的情绪。“最近的训练并不累,心里也没有尴尬。即使我昨天吃得好,睡得好,我也能看出来。”
如果发现谁的状态不对,许立群会联系他的班长和排长,让他们主动了解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清理和劝导。许立群说,这也是公司传承下来的传统之一。“你不能等,你必须主动关心连队的战士。”
一旦发现“好苗子”,警卫连就“绝不放过”。李志辉是老连长匡海滨挖掘出来的“种子选手”。2011年新兵入职前,匡海滨找到李志辉,问他愿不愿意当代理排长,挑战他带新兵。看到李志辉的犹豫和缺乏自信,匡海滨鼓励他试一试。
李志辉担任代理排长后,匡海滨经常与他交谈,交流带兵经验。在有了丰富的集训经验后,匡海滨为一批新任命的骨干安排了“值班表”,请他手把手地给新班长传授带兵经验。
“在警卫连,你不能跟风。公司将推动人们前进,挖掘每个人的潜力。”李志辉感谢在警卫连带兵的经历。那段时间,他养成了“不退缩,随时挑战”的习惯,这让他在其他单位工作后受益匪浅。
10年来,警卫连7名士兵直接晋升,20多名士官被基地、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选派。每当你第一次进入军营时,看到年轻害羞的“小兄弟”成长为“争抢预定的热门蛋糕”,许立群就“充满成就感”。
“连队是家,连长指导员就像家长。我们看着我们的兄弟成长为人才,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了。”许立群说。
每年年初,他都会制定新一年的工作计划。2020年初,他的新年愿望是“继续努力,培养一批新的‘警卫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