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1950 1950年解放军来到边境 国军士兵流着泪说:终于有人来换防了
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远赴边疆作战的词语,如王昌龄的“不破楼兰,不还”,崔豪的“报国赴难,古为常”,王翰的“醉时不笑,古为战”等。,所有这些都描述了古代士兵为了保卫边疆、保卫国家而奉献的青春甚至生命的热血。为了报效祖国,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这些热血男儿站的地方荒芜,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守护着他们。
边疆,也就是在领土的边缘,所以这些地方离繁荣和世界都很远。在这些遥远的边疆,很难及时传递消息。古时候有一句话,“将在外,不受军令。”
这是因为战争的消息不能及时向远在北京的皇帝报告,所以皇帝不能根据战场的实时情况对军队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领兵的将领才能代替做出一些可能会超过时机的决策。由此可以看出,这么远的距离,这么偏僻的地方,意味着它就像与外界隔绝一样,无法接收外界的实时信息。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叫做塞拉托。塞拉托的边界在祖国的边界上。每个国家的边境线都是最容易让人觊觎的地方,因为这条线不仅是边境线,更是一个国家完整的象征,要“寸土不让”!为了保卫边疆,军队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哨所。但是,因为地方偏僻,人烟稀少,守卫在这里的士兵就像被遗忘了一样。他们只能等待下一批士兵的到来来接管和换岗,他们根本无法从远处收到任何消息。
塞拉托邮报
塞拉图实际上是维吾尔族“烈士”的名字。它古代位于西域,是地球世界屋脊的昆仑分水岭,海拔3800多米。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南方交通线,古代贸易通道中的重要区域。当时想要争夺世界霸权的英国殖民者认为,如果能够占领这个地方,不仅有利于控制印度,还可以借此机会窥视中国的内陆土地。
那是清末的一天,左平定新疆。他收到当地士兵和平民的消息,英国军队正在与塞拉托作战,打算闯入内陆平原。当时情况紧急,但塞拉图离最近的县城有400多公里,也离当时左和清军驻扎的地方很远。当地没有充足的作战准备,左和清军敢死队只能使用当地仅有的骡马骆驼等交通工具。要带粮草,又跋涉了近一个月才来到被占领的塞拉图地区。
艰巨的防御任务
左率领清兵迅速与当地百姓联手。经过与英军的多次激战,他终于成功收复了塞拉托,并在此建立了军事哨所。自收复失地后,塞拉托成为中国最西部边境的防御大本营,也是当时清政府设立的海拔最高的驻防点。当时左在此任职时,应该抱着华夏疆域世代不可分割的决心。
塞拉图哨所虽然远在偏远的新疆最西部,但也承担着800多公里的戍边任务。不仅地广人稀,还有被称为“最危险的山脉”——喀喇昆仑山的雪山,日平均气温不超过零度。这里的士兵很难吃喝,每天都在巡逻。柱子里连取暖的火都没有。直到清朝灭亡,这些士兵并没有等人来换防,而是重组为民国军队继续守护这里的和平。
塞拉托哨所实际上是南北哨所的大本营。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后勤保障,下属地区有很多子卡。根据历史记载,一名哨兵从南到北巡逻所有检查站和防线至少需要三个月。后来,为了组织起来,便于巡逻,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塞拉托正式成立了边防队,有一个团和三个骑兵连,任务是在塞拉托及其周边800里设防巡逻。
民国以后,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内战。当时整个中国一片火海,万里河山沉浸在无数先辈的血肉之中。然而,这样一场痛苦的战争并没有蔓延到西域的极地地区,塞拉托哨所的所有士兵仍然在这里过着艰苦的生活,执行着守卫任务。
钢铁岗哨
在《赛拉图》的历史记载中也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那就是中国解放后,1950年,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连驻扎在赛拉图的边防哨所时,发现了一个班的国军士兵在守卫哨所。
这些国军士兵并不知道国军已经退守台湾省,几乎与世隔绝。看到解放军后,他们流着泪说:“终于有人来改防御了。”。然后我看到他们的军装和自己的不一样,我还在纳闷,“为什么都换了?”他们与世隔绝,不知道当时中国人民已经解放,新中国已经建立,就像《桃花源记》里那些不知道有汉的人,不管魏晋。
后来,为了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塞拉托哨所被废弃,人民军在此原址以东30英里处新建了一个哨所,取名李三军营。自2010年5月起,经政府批准,在30英里军营的基础上建立了塞拉托镇,镇政府建立了30英里军营。该镇主要分为边防军工作区和生活区。直到2017年,该镇的人口已经增长到400多人,成为一个由军事站发展而来的边疆小镇。
这里平均海拔3公里以上,昼夜温差达到30°以上,含氧量低于平原的一半,可以算是高原中的高原。难怪有医学专家称之为“生命禁区”,中央军委称之为“钢铁检查站”。然而,正是因为这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战士们世世代代守护着祖国的边疆,我们才安居乐业。塞拉托哨所从清军手中收回,由国军驻守,最后移交给解放军,也是一种历史传承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