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福建省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积极探索养老健康新模式,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本文将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养老、农村养老等多个方面,对福建省的养老健康新探索进行深入剖析。
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 完善养老服务网络
福建省通过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 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示范性长者食堂等,提升养老服务设施供给能力。
- 优化养老服务布局:统筹考虑人口密度、老年人分布状况等因素,合理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 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2. 社会福利保障
福建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完善相关政策和服务机制。具体措施包括:
- 提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补助标准: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出台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办法。
二、智慧养老
1. 养老服务数字化
福建省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数字化,实现养老服务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具体措施包括:
- 开发智慧养老平台:接入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居家上门服务和社区站点等场景,为辖区老人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 推广智能设备应用:为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配备智能音箱、紧急呼叫器等设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2. 智慧社区建设
福建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打造15分钟养老生活圈。具体措施包括:
- 引入多元化业态:在社区周边布点中医馆、体能馆、书画馆、心疗馆等,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上门服务。
三、农村养老
1. 农村互助养老
福建省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破解山区农村养老服务难题。具体措施包括:
- 依托幸福院平台:成立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引导留守老人融入幸福院,形成生活互助化、娱乐本土化、服务专业化、习俗文明化的“四化”模式。
- 开展互助活动:组织老人共同开辟互助菜园、参加文艺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2.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
福建省加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 构建智慧平台:纳入经营主体与孝老员队伍,平台智能调度,就近提供助老服务。
- 开展护理培训:提高孝老员服务水平,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四、长者食堂建设
1. 完善长者食堂服务供给体系
福建省推动长者食堂从“有”到“优”,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有效供给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 优化长者食堂布局:因地制宜确定长者食堂布局,统筹考虑区域内人口密度、老年人分布状况、用餐需求等因素。
- 引进知名餐饮品牌:由社区提供场地和部分资源,餐饮企业负责运营管理,提升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
2. 拓宽长者食堂运营资金来源
福建省健全完善配套服务政策体系,推动长者食堂从“有”到“优”。具体措施包括:
- 出台老年人用餐补助标准和方式:支持具备资质的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老年助餐服务。
- 鼓励社会捐赠: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吸引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长者食堂捐款捐物。
结语
福建省在养老健康新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养老服务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福建省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养老健康新模式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