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这座位于青藏高原的美丽城市,正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描绘着老年健康产业的新蓝图。近年来,西宁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西宁市以“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聚焦老年人群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以下是西宁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
1. 居家养老为基础
西宁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老年人家庭安装烟感器、监控等电子设备,提供人性化、亲情化、家庭化的服务。例如,83岁的何奶奶通过这种方式,享受到了子女般的关怀。
2. 社区养老为依托
西宁市在城西区建立了240户家庭床位照护工作,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社区养老服务。同时,新建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中央厨房、爱老幸福食堂等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
3. 机构养老为补充
西宁市推进城东区、城中区两个养老服务示范基地建设,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中央厨房、爱老幸福食堂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二、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西宁市在养老服务模式上不断创新,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1. “政府+社会”共建模式
西宁市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模式,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成为现实。
2. 智慧养老服务
西宁市建立了智慧民政信息平台,运用手机办、掌上办等方式,及时为老年人推送线上线下服务,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有效对接、管理精准高效。
3. 家庭照护床位建设
西宁市实施家庭照护床位建设,通过养老机构24小时监测和专业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打通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壁垒。
三、养老服务成效
西宁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些具体数据:
- 截至2023年,西宁市已有60岁以上老年人41.67万,养老机构25家,中央厨房及幸福食堂148家,日间照料服务中心138个,农村老年之家439个。
- 西宁市累计投入资金12.85亿元,共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764个。
- 西宁市在青海率先建立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率先开展幸福食堂助餐工作,率先建成上下贯通的养老信息平台。
四、未来展望
西宁市将继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养老生活。以下是西宁市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几个方向:
1.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
西宁市将继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推动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
2. 优化养老服务布局
西宁市将优化养老服务布局,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网络。
3.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西宁市将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西宁市在老年健康产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西宁市将成为全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典范,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养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