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防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老年人的血管容易收缩,血压波动,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应注意保暖,多喝水,避免过早外出运动。此外,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高,血流不畅、血管堵塞,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腻、高糖、高盐食物。
预防秋季常见疾病
秋季昼热夜凉,温差较大,空气干燥,老年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患感冒、肺炎。如果老年人本身就有老慢支、肺气肿、哮喘等疾病,感冒或肺炎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甚至导致呼吸功能不可逆下降。因此,老年人如果出现感冒、咳嗽咳痰、气促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2. 监测
定期自我监测血压
老年人应定期自我监测血压,测前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憋尿。每次测量两遍,间隔1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高血压患者每天至少自测血压3次(早、中、晚各1次)。
定期监测血糖
老年人应每1~2个月监测血糖一次,不仅要监测空腹血糖,还要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当适当放宽。
3. 保健
健康生活方式
老年人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控制油脂、盐分的过量摄入,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睡眠,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
关注脑卒中早期症状
一旦发现老年人突然出现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偏盲,语言不利,眩晕伴恶心、呕吐,复视等症状,必须拨打120,紧急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
4. 营养
调节饮食,养肺生津
老年人的饮食和营养摄取需要特别照顾。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各项营养需求,营养专家归纳出以下10项适用老年人的饮食原则,可作为安排年老父母饮食的参考。
饮食原则
- 少量多餐
- 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维护心血管健康
-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
- 适量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
- 适量摄入健康脂肪
- 适量摄入水分
- 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
- 适量摄入天然食物
- 适量摄入低盐、低糖食物
5. 关爱
家庭关爱
家庭是照顾老年人的主战场,老年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成员应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社会关爱
社会各界也应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通过以上五个关键字——预防、监测、保健、营养、关爱,老年人可以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享受金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