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腹式呼吸,作为一种古老的呼吸养生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越来越重视,腹式呼吸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关于腹式呼吸是否真的有助于养生,以及它对老年人的健康是否有益,仍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将从腹式呼吸的原理、作用、适宜人群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的原理
腹式呼吸是一种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方式。与胸式呼吸相比,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从而提高肺的通气量。
膈肌运动与肺通气量
膈肌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是呼吸的主要肌肉之一。当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增大,肺内压力降低,空气进入肺部;当膈肌舒张时,胸腔容积减小,肺内压力升高,空气从肺部排出。
研究表明,膈肌每下降1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300~350毫升。因此,腹式呼吸可以通过增加膈肌活动范围,提高肺的通气量,改善肺功能。
腹式呼吸的作用
改善肺功能
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肺的通气量,使中下肺叶的肺泡在换气中得到锻炼,从而延缓老化,保持良好弹性,防止肺的纤维化。对于患有老慢支、哮喘、肺气肿等老年人来说,腹式呼吸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促进血液循环
腹式呼吸可以使腹部肌肉紧张与松弛交替发生,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扩大氧气供给,加快身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
调节神经系统
腹式呼吸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增强脾胃功能
腹式呼吸可以促进胃肠运动,改善消化机能,有利于防治习惯性便秘。
腹式呼吸的适宜人群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肺功能逐渐下降,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腹式呼吸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患有老慢支、哮喘、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焦虑、失眠人群
腹式呼吸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提高睡眠质量,适合焦虑、失眠人群。
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
仰卧位
- 仰卧,薄枕,两个膝关节下面分别垫上小枕头。
- 双手分别放在胸前和上腹部,闭上嘴用鼻子缓慢吸气,吸气时腹部对抗手的压力,徐徐隆起。
- 呼气时,让腹肌收缩,使腹部下沉,放在腹部的手稍稍加压用力,以便进一步增高腹内压,使膈肌上抬。
- 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
- 呼吸的频率保持在每分钟78次左右,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
坐位或立位
- 坐位或立位,全身放松。
- 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略停一两秒后,经口呼气至腹壁下陷。
- 每分钟大约有五六次即可。
总结
腹式呼吸作为一种古老的呼吸养生方法,具有改善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等多种作用。对于老年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焦虑、失眠人群等,腹式呼吸是一种有益的养生方法。然而,在练习腹式呼吸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遵循正确的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