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日报 今日 包头日报整版报道包头法院执行工作
12月18日,《包头日报》以“刀剑难执,铁拳难执”为题,深度报道了包头市两级法院的执行工作,引起广泛关注。
报告全文如下:
亮剑很难出剑
——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总结
执行难是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也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关注的焦点。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打破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这一庄严承诺吹响了向执行困难宣战的“信号”。
时间不等人。
近年来,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的决策部署。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坚强指导和包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后,努力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
凝聚力形成了一个大的裂缝模式
解决执行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打赢这场“硬仗”,必须凝聚力量,形成合力。
近年来,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我市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赞助、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凝聚了强大的合力,为解决执行难创造了良好环境。
在推进过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点案件,全力解决执行难问题。
——突出“一把手”,压实责任。中院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范德安俊峰为首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定期分析情况,确保工作稳步推进。中院院长与基层法院院长签订“基本解决执行难”责任书,班子成员与基层法院开展联合督导,加强执行工作中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制定时间表,划定路线图,加大推进力度。
——持续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决战2016》《鹿城维权》《草原惊雷》《铁拳2017》《草原风暴》《投掷竞技,提质增效》《化解积案》《列日风暴》等一系列专项执行行动,成功执行了一大批钉案、骨案。
——加强实施联动与合作。《关于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关于将支持、协助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的通知》等政策,进一步形成了打击拒不执行犯罪的整体合力,确保执行难问题如期得到解决。
领导干部的自我加压和勇往直前,干警攻坚克难的大无畏精神,将执行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44628件,其中结案42649件,结案率95.57%,金额302.18亿元。全市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实际办结率为96.68%,2018年底该案合格率为98.46%,信访办结率为100%。
促进质量和效率改进的创新方法
我市重点国有企业北奔重汽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执行一系列案件,涉案金额约8.4亿元,涉案财产分布在全国12个省份,执行难度可想而知。法院创新举措,查询了全国854家银行350余名执行人的账户余额,以及其名下的股票、证券、股权、网银等,最终促使执行人自动、被动履行债务近2.4亿元。
第一大问题是人和事都难找,尤其是北本重卡集团有限公司的案件,涉及省份多、人数多,犹如大海捞针。一起案件中,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庆乡亲自带队,向天津市北辰区法院申请协助执行。被执行人马被羁押在天津市看守所,对下一步执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信息化为实施插上“翅膀”。近年来,全市所有法院均建设了与四级法院相连的扁平化、可视化执行网络查控室,办案法官与最高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数据库单机联网,实现了全国联网查控系统,并与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16个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实现了“扫清执行人全部主要财产形态”,有效提高了执行效率。
在解决执行难的过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深化执行制度改革创新,推动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建立立审执协调机制,通过畅通“执行到破”的方式,发挥破产制度在应对“僵尸企业”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执行应急处置能力。
在民营企业包头东河宏伟日化公司系列执行案件中,中院协调四家法院,既保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使被执行企业进入良性循环;执行价值9000万元的股票案,中院协调多方出售执行标的对应的股票,并将款项转回法院账户...行刑方式的创新和探索,使行刑工作日益高效便捷。
在实施管理、实施规范化建设的道路上,市中级人民法院也迈出了坚实的“足迹”——
通过“司法阳光网”、中院政务网和电子显示屏等媒体,信息公开实施全面落实。
严格的办案程序,尤其是终结本次执行的案件,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必须包含相关材料。
中院加强对基层法院的监督指导,坚决纠正基层法院执行中的违法执行和消极懈怠执行。
与此同时,地方法院正在全面探索改革创新措施。
昆明地区法院围绕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执行队伍,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机制保障;青山区法院推行法官主导的团队办案模式,完善“人员分类、事务密集、权责明确、协作顺畅”的执行力运行机制,推动执行工作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东河区法院适应案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简单案件办理效率,提高疑难复杂案件办理质量...
都尽力打破执行难的汹涌势头,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加强团队规划长期战略
目前,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有中央政法编辑42人,岗位法官23人。
长期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把队伍建设作为解决执行难的关键。教育引导广大执行干警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脚踏实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解决执行难的工作实践中体现党性、纪律性、奉献性。
围绕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市中级人民法院健全常态化检查机制,定期检查突出问题,督促整改完善。并充分发挥实施面试制度的作用。对工作部署落实不到位、监督事项被动处理的,要及时通过约谈督促相关法院、部门限期改正。落实信访调查机制,对案件和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监督。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充分发挥综合考核导向作用,推动落实解决实施困难长效机制。
为提高干警业务能力,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全市法院执行业务骨干到国家法官学院进行集中培训,并邀请著名教授授课,切实提高执行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同时,要加强执行人力资源匹配,丰富执行办案力量,防止执行队伍薄弱、结构老化、执行工作发展不适应等问题反弹。
随着人民群众对执法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市中级人民法院进一步提高了公正、规范、文明的执行水平。完善行政权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扎紧“制度笼子”“数据笼子”,以规范严谨的制度机制、完善的闭环信息系统、全方位的管理监督制约行政权运行。既高度重视办社会广泛关注的大案要案,又认真落实每一件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小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坚持强制执行与规范执行相结合,依法处罚与司法关怀相结合,牢固树立公正、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审慎依法适用强制措施,禁止超标准、超范围查封扣押涉案冻结财产,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不断进取。站在新起点的包头中院,准备重新出发。“我们将围绕重点任务,集中力量精准施策,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工作,增添动力,以必胜的精神和敢赢的信心决心,切实解决实施困难。”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范俊峰以奋斗的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激励全市法院干警勇往直前“切实解决执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