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榄核 小小乌榄核能造大千世界 方寸之间显精美
中学课文《核船》这样描述能工巧匠王淑媛:“它可以当宫殿,可以当器皿,可以当人物,甚至可以当鸟,可以当野兽,可以当木石,不管什么情况,各有各的情态。”
▲周花钱租下增城古驿道旁的百年老宅李和珍故居并修缮,将其打造成广州橄榄雕刻的传承基地。
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曾经在20世纪中后期辉煌一时的民间艺术,如今几乎没落,作品鲜为人知,技艺濒临失传。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橄榄雕刻,他们会定期组织活动,让社会上的粉丝和一些中小学生来参观。“让更多的人去触摸橄榄雕,橄榄雕才会生存。”周目前有很多学徒,这些学徒正在逐渐成为老师,可以独立工作。
▲周与徒弟合影。
开启橄榄雕刻复兴之路
谈到橄榄雕的复兴,周说,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都有很大的需求。将橄榄雕刻制作成具有增城特色的旅游商品,可以激发橄榄雕刻艺术家的创作欲望。
▲元素芯很硬,雕刻前需要磨刀。
传统增城橄榄雕刻作品主题缺乏新鲜感,难以激发顾客购买欲望。因此,周将增城的历史题材、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作为橄榄雕刻的创作题材,解决了橄榄雕刻作品题材的单调性问题。如《何仙姑系列故事》《宾公佛系列故事》《李湘乡愁系列故事》等,这些作品不仅有历史文化内涵,而且题材新颖、构图多样,连续两届在增城市旅游商品创意大赛中获奖。
▲周始终坚持橄榄雕刻的创作和推广。虽然可能不能振兴橄榄雕刻,但至少可以保留这种当地的传统技艺。
"
“接下来,我们用一些手段将橄榄雕刻文化大规模地传播到社会上,让大家对橄榄雕刻艺术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开启橄榄雕刻复兴之路。”周对说道。
"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