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西林 传承中华文化 展现名家风范 纪录片《西泠印社》从篆刻出发展现一代人的不朽风采
《君子》第一集里,“西樵印社”插了一段1920年到1930年的杭州旧影和西湖风光。充满历史感的视频资料,将观众带到了故事开始时的百年前的杭州孤山,让观众仿佛一起经历了当年的大雪。见证了西樵印社在动荡时代的生存困境,给观众最直观的印象。
节目组除了直接向观众展示历史视频资料外,还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将西樵印社的老照片与百年后的西樵印社遗址进行重叠。在时间空的对比中,历史的分量不言而喻,西樵印社环境的多角度展示也让观众得以一窥篆刻世界珠穆朗玛峰
西樵印社自1904年成立至今已有116年。当时的见证人已经去世,他们的故事最被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经历过他们的一言一行,血脉相连的后人所熟知。“西泠印社”节目组邀请了“西泠创社人”的后代。一百年过去了,当时的孩子现在都成了老人。回忆起长辈,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被一代名人捧着吃饺子的年代。西泠印社创办人丁福志的孙子丁,至今还记得祖父为避战时乱来上海带他游览公园的场景,由此展现出一代大师所不知的家庭温暖。
无论是历史视频的加入,动画场景的重叠,还是后人的温馨回忆,观众都更加全面真实地描绘了一代大师的绝世风采。纪录片《西泠印社》成功帮助观众穿越空时,讲述了西泠印社的发展故事,也传播了优秀的篆刻传统文化。
用行动解释责任和职责
展现西樵人的家国情怀
在《大师》第三集里,“西樵印社”对什么是西樵印社的中国人做出了这样的回答。“聚天下,问金石,用心兴国,是印刷社会的中国人。”丁福志、王福庵、叶维明、吴士骞等以朴素的布衣开创了百年名社,并在晚清迅速崩溃的危机中逆势而上,解决了中华文明不朽的问题。他们用自己的努力继承了进士文化,最大限度地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责任和担当。
丁仁,字辅,清末民初杭州发巷丁甲丁申之孙。他从小在家里深入学习,辨识度很高,收藏丰富。丁福志的名字来源于《论语》。“古之秀才,国有之路忠而辅之,国无退路避之。”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丁福志以篆刻为救国之路的一生。1904年,丁福志、王福庵、叶维明、吴士谦决定成立西陵印社,以古人为弟子,在石头中寻找中华文明的自信。学会成立之初,丁福志就率先在寂寥的山上捐出自己的房产和土地,作为西泠印社的社址。此后,西泠印社凭借同行的力量不断加高,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国内外金石学、书法领域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1937年12月24日凌晨,日军分三路入侵杭州,一夜之间杭州从天堂变成了人间炼狱。然而,当所有人都逃往杭州避难时,远离上海的丁福志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让二儿子回到已经成为废墟的杭州家中,去解救西樵未被烧毁的八枚印章。在那个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年代,丁福志的决定清楚地表明了他作为创办西樵印社的四君子的责任和担当。
叶伟明是否在战时为自己的作品做出了不可多得的榜样,他以赚钱为第一要务,为西樵印社的日常运营筹集资金;还是王福庵生前将自己一生收藏的887件珍品捐献给西樵印社;还是叶刘久带领一家19口人在孤山守护西陵印社近十年...西泠印社的所有人,都用自己不同时期的行动,生动地向后人诠释了责任二字。
传承是文化代代相传
这也是一种国际交流和分享
西樵印社成立之初,宗旨是“研究金石学,保存印学”。甲午战争失败后,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在生死存亡的时刻,甲骨文的发现让一个濒临灭亡的民族看到了以前不为人知的辉煌。鼓山的年轻人第一次接触到了汉字最早的来源。他们在石刻和甲骨之间找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密码,从而开启了一条独特的救国之路。西泠印社的建立,使进士文化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得以保存和发扬,进士文化在西泠印社几代人的努力下走向了海外。
西泠印社赴上海采访西泠印社名誉副会长高式熊时,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桌前,教年轻人学习篆刻。70年前穿越空时,高式熊像这个年轻人一样,用心聆听王福庵先生的教诲。王福庵先生的热情教学改变了高式熊一开始的打球心态。一位长者无私的教导影响了一个年轻人的一生。作为一位著名的篆刻艺术家,他充满激情的指导无意间将篆刻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法国人龙乐恒,从十几岁开始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经过几年的研究,龙乐恒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龙乐恒最后一份工作是苏州大学客座教授。80年代开始学习书法篆刻,1998年拜西泠印社名师刘江门。龙乐恒对东方文化的研究,终于把他带到了中国杭州的孤山脚下。15年前,他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西泠印社,成为西泠印社第一位欧洲会员。西方世界不乏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西泠印社就像一扇门、一座桥,通过篆刻文化向世界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纪录片《西樵印社》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中国篆刻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0周年而制作。“西樵印社”的出现,不仅让观众感受到篆刻文化的魅力,也让观众渗透到金石学的文化传统中,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