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县 闫广勤:“老官台”漫话
谈“旧官台”
作者闫光勤
“老关台”是关中东部的一个不起眼的村庄,位于化州市以西几英里处。虽然是一个小村庄,但附近却发掘出了距今8000年的古文化遗址;在唐代,与大诗人杜甫有过一次偶然的交集,使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老关台村俯瞰作者供给
位于关中平原南缘黄土台地上的“老关台”,是史前先民的聚居地。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这里挖掘,清理灰坑,出土了陶器、石凿、骨铲和骨锥。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七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物,是仰韶文化的源头。由于这种文化遗存最早是在老关台村发现的,所以渭水流域同样的文化遗存在中国考古界被称为“老关台文化”。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老关台文化时期,先民们建造村落,建造简易房屋,从事农耕、狩猎、牲畜饲养和采集等生产活动,过着全面的经济生活。生产工具主要是磨制石器,包括铁锹、斧子、钳子、凿子、半月形石刀等。,而且还有一定比例的石器。陶器主要为壶形或壶形,表面大多覆盖有规则的网状交叉绳纹。盆栽陶器只有壶形或壶形三足,口边外绘有深红色宽带图案。这里是一个高坡平坦的黄土台地,土壤肥沃。村东被南山山谷的水淹没,切割平台,向北流动,而河水清澈,不断流动。当时的祖先在这里定居。当时人类社会是母系氏族阶段,先民以氏族村落的形式定居生活。老官台氏族村建在河边,河床上面的梯田上,既能从河里取水,又能避洪水。此外,它适合农业、畜牧业、狩猎和捕鱼活动。
历史发展到唐、宋、元、明、清时期,老关台村东部的溪流蜿蜒向北,称为西溪。水很大,风景美丽而独特。明代《化州志》称西溪为“千人风烟居之地,游人可胜之地”。古代和现代的人,木渎,有一个美丽的风格,他们被命名为小曲姜云。“杜思恭是美丽的,也就是诗人杜甫。唐肃宗元年六月,杜甫从军,任化州刺史。司公参军是为了掌握当地的祭祀、仪式和音乐、学校、选举、医疗、考试等。诗人杜甫参军时经常去化州。当时,溪边有一个西溪游泉亭,或正仙亭。杜甫在此多花时间,在亭中吟诵,即兴作诗一首,名为《正仙亭》:“正仙亭之滨,胡夫兴高采烈。云破连岳,面朝马路,长春晴黑。野鸟在巢边欺负燕,而蜜蜂在花底占别人便宜。想写满青竹的诗,怕来晚了伤了神。“杜甫也登上这里的高台,观赏西溪附近百亩荷塘和无边稻田。相传,杜甫经常看着农民在这里种水稻种荷花,听着农民在田里唱的歌。当地人尊敬杜甫,称他为“杜老官”。后来,杜甫离开华州,漂泊西南。这里的人们怀念诗人。杜甫离开华州后,登上的高台被称为“旧官台”。在他经常出没的西溪岸边,杜甫庙就建在这个村子的东北角。庙址十亩,历代已定为公田。杜甫,曾经是校对部门的一员,被称为杜工部。这座杜甫庙也叫工布寺。至于寺庙是哪一代人建的,什么时候毁的,当地老人说不清。
杜甫征仙阁之旅张琦绘画
唐朝末年,唐昭宗在这里观看了划船比赛。诗人吴荣适逢全盛时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一片水遮一座桥,薄雾为云。花店宴阔,灯光闪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西溪的辽阔和壮丽。
宋代有许多关于西溪的诗歌。诗人陆游在《诗经》中,想象着从晋人统治中恢复过来的华州:“关中父老看,要看满路的锅浆。在寂寥的西溪颓草里,在残破的碑里,仍有少陵诗。”以“云破月明花生影”著称的宋代诗人张喜安,曾在《西州·化州》一诗中描述道:“积水自上而下空清,数屋前岸平。西溪的美景,初夜见浮萍,小舟归来闻芳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岸边老关台村“平岸痕”的景象。
明代著名文人,如吕绍、康海、王维桢等,都曾来此游览并作诗。到了清代,老关台的郑县亭消失了,西溪的水势也没有唐宋时期那么浩大。然而,翠花到处都是红色的稻田和荷塘,所以没有兴趣。
西溪遗址宋朝峰照片
民国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官台工布寺倒塌了,西溪河更是萎缩了,只剩下一条小溪,近几十年甚至干涸了,没有了往日壮观的景色。但是,老官台的荷塘、稻田点缀其间,依然有一种恬静的田园风光。当地农耕时不时出土先民的陶片,流传着一些关于“杜甫老臣”的传说,隐约荡漾着历史的回声。
2020/9/1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作者:颜广勤
整理编辑:化州文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