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门店谈判 板门店谈判内幕 :本来都要停战了 结果因这个问题耽搁
本文作者范国平,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社长。
板门店谈判时常陷入僵局,因为谈判双方都不让步。有些时候,大家都相信谈判桌上陷入僵局的时候,在战场上打上一仗,就可以为自己赢得主动。大家都把谈判当做了战场上的斗法,虽然大家的目标都是结束这场战争。不过,对于联合国军而言,他们受到的压力更大,尤其是作为美军代表的乔埃将军的团队,他们受到了美国国内的强大压力,美国国内的反战势力希望他能尽快在谈判桌上结束这场战争。比之美军的谈判代表,中国和北朝鲜的谈判代表并不慌张,至少在表面上看来,他们并不急于结束这场战争,相反,他们还可以把谈判用于宣传目的。中朝方面希望和美韩方面交换全部战俘。
军事停战委员会于1951年7月28日上午11时在板门店第一次会议。
可悲的是,美韩一方对于交换俘虏问题并不是十分看重,他们并不寄望于交换回来的俘虏,待他们回归后重新编入军队以建立自己在兵力上的优势。为了向中朝一方施加压力,李奇微和范佛里特决定继续打下去,以保持在谈判桌上的对中朝一方的压力。虽然这看似是个正确的决定,但是美国公众却无法接受,因为继续战争将导致更大的伤亡,因为无论对于美国政府、军方高层还是对美国公众而言,大家都没有奢望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
在战争双方交换了战俘们的名单后,联合国军方面主动提出进行一次交换战俘的活动。有些战俘可能害怕遭到惩罚,拒绝接受遣返。此时中朝乙方提出,要交换就交换全部战俘,拒绝交换与联合国军被俘战俘同等数量的战俘。双方争执不下,谈判再次陷入僵局。就在这个时候,中朝战俘在巨济岛战俘营进行了一场暴动,他们取得了胜利,暂时地控制了巨济岛集中营。他们将巨济岛战俘营控制在手里一段时间,并俘虏了美国的杜德将军。这加剧了谈判局势的复杂化。接下来,中朝一方又指控美国使用了细菌武器,美国方面予以否认。
中朝开城停战谈判代表团于1952年清明节在姚庆祥烈士墓前举行扫墓立碑典礼
1952年5月,马克 W. 克拉克中将替换了李奇微,成为美国远东司令部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56岁的克拉克是西点军校1917级的毕业生,与李奇微是同班同学。他接受了一个烫手山芋,一个糟糕透顶的任务,他要继续一场作战目标极为有限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胜利的曙光自然看不到,战争大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落下。进取心极强的克拉克倒是想发动一场巨大的地面攻势解决问题,可是对于美国高层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1953年4月10日双方联络组在板门店谈判会场达成关于遣返被俘人员的协定。
为了施加压力,克拉克改弦更张,将空中打击作为主要手段,联合国军的战机出动得更加频繁。从南朝鲜机场起飞的美国空军和海军的飞机,以及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持续不断地发动“绞杀战”,试图中断敌人的后勤补给,他们还打击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北朝鲜的目标,比如说发电厂等等。在此之前,敌人拥有了数百名驾驶米格战机的飞行员,他们经常出击,阻击F-86佩刀的攻击,并且攻击飞行速度稍慢一点的F-80流星和F-84“雷电喷气”战斗机。米格战斗机飞行员们完成任务后,会急速返回他们位于鸭绿江北岸的空军基地。尽管联合国军的飞机不能越境打击这些位于中国东北的空军基地,可是联合国军方面的飞行员恪尽职守,直到战争结束时联合国军方面还是保持了空中优势。在长期的空中对峙过程中,美军的空中打击虽然给敌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但是也时不时地给友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不管怎么说,美国方面的空中优势始终是美韩一方在谈判中的重要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