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首 河北海盐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你知道几个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那么你对我们身边的博物馆——河北海盐博物馆了解多少呢?今天,边肖带你了解河北省海盐博物馆十大珍品。过来看看。
一.唐 圈带壶类型:高28厘米,宽21厘米,厚6厘米。整体造型为环形,上部有开口,底部有稳定的喇叭形底座。形状相当奇怪。
历史背景:这件带有浓郁草原游牧文化的器物,是怎么出现在唐代滨海盐区的黄骅呢?这里面有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当时,黄骅地区丰富的盐资源使人们趋之若鹜,兴盛的煮盐业和富庶的地方经济,引来不同的民族来此煮盐谋生。这个造型独特的唐代圈带陶壶,在展现了高度成熟的中原制陶技艺的同时,也折射出黄骅以及唐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情况,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二.金官窑釉盘形态:直径19.5,直径7,高4.2cm,这块黑釉瓷板釉色似漆,摸起来光滑湿润。釉面可以区分。盘子满是釉,但外层釉不如底部。轮胎的原色暴露无遗,强烈的色彩对比为物件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文物价值:这件保存完好,色如墨玉的定窑黑釉盘,出土于金代海丰镇遗址,可能为掌管盐务的官员所拥有。历经近千年潮起潮落沧海桑田,最后在考古工作者手下又重见天日,成为了黄骅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3.韩双辅的第一个圆形铜壶形制铭文:高35.2厘米,径15.5厘米,底径16.9厘米。开颈鼓肚满圈铜锅。肩部有一对对称的辅助一位环,环为活口,由穿入系统形成。铜壶铭文:“宫中铜壶高1尺5寸,重20斤,82元,延用两年。工人们经常练武,这让历史大师明白了“右潍县省”,共34个字。
历史背景:铜壶是古代盛酒的高级器皿,考铜壶铭文,为汉代宫中器物。这尊做工精美的双辅首铜圆壶出在盐官所在的黄骅,应该是某位盐官的受赏之物,这体现西汉统治者对盐务官员褒奖的同时,也反映出封建时代国家对盐业的特殊重视。4.东魏王淼创造了太子思维菩萨像形态:高45厘米,白色大理石。雕塑制作是东魏白石造像的经典杰作,集浅浮雕、高浮雕、线雕、透雕、圆雕、彩画等多种技法于一体。
历史背景:北朝统治者推行佛教,民间兴礼佛、造像之风。善男信女造像礼佛趋之若鹜,于是就有了这尊造型优美、人物饱满、线条流畅的“王妙造太子思维菩萨像”。动词 元体控制印刷形式:印章铸青铜,方体,边长6.5厘米,扁长方钮,印面篆“举控印”。
历史背景:“提控”一职,在元代为掌管、管理某项事务的“参佐”官员,全称“提控案牍”,官阶有从八品和从九品两种。元朝时,为了管理盐的生产和收入,国家专门设立了“运盐司”。在隶属于衙门的官员中,有九品“带案”的职位。所以这个“提控印”应该是在杜转运盐公司衙门任职的官员。这枚深埋地下近千年的铜印,见证了当年黄骅地区盐业的兴旺繁荣。不及物动词玉佛手形态:长10厘米,宽4.5厘米。整个作品是一个用枝叶雕刻的圆形佛手。佛手柑的手指从大约三分之一的高度分开,每个手指都雕刻得丰满自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石仿生作品。
历史背景:佛手形体独特,形似“佛祖之手”。“佛”与“福”音近,迎合了人们祈望吉祥的心理;佛手多指,“指”与“子”谐音,也有多子多孙的吉祥寓意。因此,佛手在明清成为玉雕中常常表现的题材之一。这件制作精美的清代玉佛手,可能就出自清宫造办处玉作或朝廷指定摊派的名工巧匠之手。七.清代乌云岗铁权铭文型号:高27厘米,直径24厘米,重25公斤。它有一个圆形的主体,一个平底,顶部有一个半环按钮,按钮上有一个铁环。
权体两侧各有铸造的铭文,一侧为“昭武云帮较准针秤法码重伍拾斤”,另一侧为“道光十五年二月造”。历史背景:砝码,俗称砝码、砝码、砝码、砝码等。,包括铜、铁、陶、瓷、石等。它们是挂在秤上的可移动重物,用于称量物体。目前发现最早的权为战国时期的秦权和楚权,历朝历代的权在出土文物中都有发现,但体量这样大的权却十分少见。这枚大铁权出土于清代的盐场遗址,又铭以“较准针秤”的字样,应该是当年盐场专门用于称盐而特别制造的标准衡器。根据铁权上的铭文,得知铁权由一个“昭武云帮”铸于清代道光年间。这个“昭武云帮”是一个运销长芦盐的商帮名号还是其他?这留下了待解之谜,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八.除盐许可证规格和材质:规格:68×68cm,采用桑纸或麻纸制作。它由两部分组成:清朝主页和民国附页。纸张完好无损,清晰,保存完好。
基本信息:这份保存完好的《执照》是一件重要的盐业文物,是研究清代盐业的重要参考,是清代食盐专营制度的见证。主页名为“许可证”,颁发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是清政府“两淮盐务管理局”颁发的从事盐贩业务的资格证书。附页题为《盐票检验证书》,颁发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八年,由当时的“淮北市盐运局”颁发检验。《清代执照》所附的这种所谓“证书”,是对前朝《执照》经营资格的合法延续。九. 金 使司铭文束腰银铤形态:长15,两端宽9,腰6,厚2.2厘米,分别重2010克和2005克。形状为圆腰重,两头宽中间窄,形似猪肾,故俗称“猪腰银”。
历史背景:金代使司铭文束腰银铤 黄骅市东25公里海丰镇金代煮盐遗址出土。银铤是后世银锭、银元宝的前身,是一种具有独特形制的中国古代贵金属铸币。金代盐税缴纳,是通过国家实行盐业专卖进行的。海丰镇出土金代银铤,铤面铭有“使司”、“行人”、“伍拾两七分”等文字和各种形状的押印,应该是金代盐商向海丰盐使司购买钞引的入纳银铤。这些盐使司银铤属于国家专卖收入的官银,而非一般的商税或常赋收入。这在研究金代黄骅地区盐业生产、盐课税制、客商制度等方面提供了一手实物资料,是黄骅海盐博物馆具有文献意义的、十分重要的馆藏文物。古代盐业公司监管盐业销售的场景
十.石莲子出土地点:这是一颗古老的莲子,出土于黄骅海丰镇金代煮盐遗址,埋藏了几千年。这种莲子被称为“石莲子”,是“甜石莲”的成熟果实。
中国古代晒盐场景
历史背景:这可不是一枚普普通通的古莲子,它出土在煮盐的遗址中大有名堂,是与古代煎煮制盐生产工艺有着重要关系。卤水能不能煎煮成盐,浓度是决定性的因素。古代盐民在长期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测试卤水浓度的规律和方法,当时的石莲子就在测试卤水浓度的工艺流程上担负着特殊使命。来源:精彩黄骅
猜你喜欢◆◆◆原标题:《【5.18国际博物馆日】河北海盐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