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 一度占领长安的吐蕃人 为什么无法入主中原
文本/王凯蒂
安史之乱后,唐朝抽调了大量驻扎在西北的军队进行反叛乱,导致陇右西部的整个土地空崩溃。戴宗光德元年,吐蕃人东进大地震关,夺取兰州、河、陕、陶等州,故“死于陇右”。同年10月,吐蕃大军挺进长安。唐代宗仓皇逃往陕西,吐蕃进入长安,立唐高宗金城公主的侄子李承弘为帝。都城的陷落是唐朝300年历史中最黑暗的时刻,吐蕃的兴盛也可见一斑。但是,为什么吐蕃人不能像北方游牧民族一样进入中原呢?
01.气候的双刃剑
唐朝前期和吐蕃时期,吐蕃人曾在大费川之战中重创唐军主力,让四海为家的大唐第一次遭遇惨败。唐远征军在青海失利的原因是吐蕃军队强大,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高海拔防守吐蕃腹地,残酷的高原病使唐军长期无法深入,使其从未受到唐军的威胁,但这种地形特点是一把双刃剑,对双方都会产生影响。
吐蕃得益于高原海拔,却被高海拔地区居民特有的怕热体质特征所困,使得其军事优势往往在大陆炎热季节消失。青藏高原以严寒为特点,塑造了吐蕃人独特的体质:“皮肤厚密,毛孔稀少,皮下脂肪发达,寒冷干燥,但不适合在湿热之地生活。”
图/藏文
比如公元970年左右,开创藏传佛教新咒的伟大藏语翻译家仁钦三宝和其他20个藏族孩子一起去印度学习。结果这些孩子受不了印度炎热的气候,19人相继死亡。由此可见,热是吐蕃人的“头号天敌”。
02.尴尬的战斗循环
《旧唐书·吐蕃传》卷196记载:“吐蕃秋冬侵国。春天,它经常撤退,以防疾病和流行病。吐蕃人对热体质的恐惧,决定了他们进入低海拔的中原汉地只能选择秋冬作战。一旦他们与中原军队形成犬牙交错的对峙,把战斗拖到春天,他们就只能等待吐蕃军队因为非战斗减员而引发的大规模疾病。这种气候条件决定了吐蕃人很难长期占据和发展中原城市,所以只能选择利用秋冬季掠夺粮食人口再返回高原。
图/吐蕃军
从敦煌出土的吐蕃语编年史中可以看出,高宗皇帝四年庆典的地理优势也使吐蕃失去了军队。《新唐书》卷一五八《魏高传》云:“高治蜀二十一年,师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总督、侯爷、关官等五千五百人,斩首五万余人,获牛羊二十五万,获器械六百三十万。他的功勋是西南戏曲。”
因此,吐蕃向四川的发展受到四川盆地西缘和滇西北丽江县向东南的限制。向东北,即向川甘边区、河西走廊、黄河中上游等。,是其发展的重点。但是兵力雄厚的吐蕃却很难走得更远,这并不是力所能及,实际上是天气的原因。
参考文献:1。新唐书
2.于赓哲:《疾病与唐蕃战争》《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