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 许知远43岁:越过山丘
原创 夜奔 十点人物志 遇见梁启超似乎每次许知远遇到困难,他都会选择旅行,依靠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鲜感和刺激来解决或避免他真正的危机。第一次,他去了剑桥游学,第二次则来到了伯克利。在三藩市,许知远经常去哥伦布街的城市灯光书店消磨时间。一天下午,在城市之光书店,他在一本书的封面上看到了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阿富汗思想家哲马鲁丁·阿富汗尼并列的梁启超的照片。照片上的梁启超三十岁左右,在许知远的叙述中,照片上的他,“鼻正口阔,短发整洁而富有光泽,由中间清晰地分开,竖领白衫浆得笔挺,系一条领带,嘴角挂有一丝骄傲,眼神尤为坚定。”《十三邀》今年,由许知远主持的《十三张请柬》已经进入第四季。2014年,《十三邀》的出品人李伦第一次遇到许知远,那是在大理,许知远正坐在一家咖啡馆前喝咖啡。一年之后,李伦离开央视加盟腾讯,想做一档不同于以往类型的访谈节目,许知远成为了候选人。在李伦看来,许知远有着广阔的视野、良好的知识储备和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再加上他之前做过记者,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丰富的理解力。这些都很重要。作为沟通者的品质。”彼时的许知远正处在创业的烦闷中,想借此舒缓创业和写作带来的厌倦,加上对他人生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几乎没怎么思考就答应了这一邀约。“我这么一个书本上成长起来的人,特别想知道那些在天桥成长起来的人,在市民生活中,是怎么生活的。”像一个农民干活一样卡夫卡曾经说过,只有内心缺乏的人,才会通过旅行不断地了解别人,而旅行是他内心缺乏的标志。许知远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特点。在接受《新京报书评周刊》采访时,他出奇真诚地说:“我是一个生活在浅层的人,对更深、更系统的东西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许知远觉得卡夫卡说的非常有道理,“因为你自己无法体察周围的这些变化,或者看不到那种更深入的东西,所以你需要不断地变化经验来理解这些东西,我就是这么一个人。“然而,无论是外部力量还是对“成为杰出知识分子”的深切渴望,都让许知远欲罢不能。接触真实的人,与人交谈,对采访者许知远来说,是愉悦的,也是紧张的,但他一次次克服了这种紧张。在记录《十三邀》采访感受的《偏见》这本书里,许知远不止一次地描述起自己的紧张:不知道聊什么?不知道聊得怎么样?担心自己理解能力有限,进入不了对方的话语系统。在见自己喜欢的作家杰夫·戴尔的时候,最初五分钟,他尴尬的一直在擦汗。这不仅适用于那些看起来有专业背景的人,也适用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30岁之前,阅读是许知远的一种逃避。面对现实世界,许知远常常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害怕。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2004年5月,阿拉法特病危,巴勒斯坦的首都拉姆安拉陷入混乱之中,青年们打着标语游行,“历史正在眼前发生,而许知远却站在电线杆下,读一份酒店里拿出来的《纽约时报》。”2007年,许知远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离开北京游历中国,试图从书坛进入一个更为现实的世界。在深圳,他去了市郊的工厂,“下了晚班的女工们聚在工厂外的小花园,和着强烈的鼓点节奏跳广场舞。女工们身上的具体故事,承载着这个时代的种种信息。”沉默地看了很久,许知远还是拒绝了工作人员的建议,拒绝搭讪。“你为什么不能接受?我是一个非常害羞和害羞的人?如果我能做到这一点,我早就受欢迎了!”但是在更大层面上,许知远开始改变。他开始记笔记,而且笔记里出现了具体的人事物。▲ 许知远在2018年接受十点采访“他过去常常自己打车去新闻现场,在天津爆炸后,在北京的雾霾中,在拆除招牌的街道上。很多时候,在当前政治和社会记者放弃报道的地方,仍然可以看到许知远。”在《十三邀》中努力与人交谈,理解人、理解真实世界,写作《梁启超》的过程中,尝试用更多细节和故事。就在这个过程中,许知远的第二次精神困境似乎得到了解决。他的写作生涯进入了一个比较顺利的状态,青年改革家梁启超的第一卷已经完成。“我认为这本书帮助我找到了某种召唤。我有一个更长的计划,这是一本九卷本的书。它只写了我想写的1/9。我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确定,或者说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当被问到是否会有中年危机的时候,许知远回答说,感到自己从精神到身体状态都更加成熟, “我觉得我刚刚进入开始起飞的年纪,刚刚开始要进入一个更艰苦的思想训练的过程。”目标在和西川的交流中,许知远问了西川一个问题“如果认识到自己的局限,那怎么面对成为伟大的欲望呢?“西川给出的答案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才华让你接近伟大,那么不妨面对现实,去尝试其他的道路。40多岁的许知远显然有自己的答案。他在采访中也被问到这个问题。他说:对我来说是做很多具体的事情,我希望这个书店可以存活一百年,成为传奇。我希望我写出还算了不起的作品,在能力范畴之内做到最好。包括《十三邀》,我希望它是个有意思的五年之后仍然可以观看的节目。这些东西都不一定通向伟大,我不太想那个问题了,就想把眼前的事做好。许知远说,在未来的20年里,他将准备像农民一样工作,“去田里,种土地,每天种一点。这就是我现在的态度。”图片来源:除署名外,均为单向空间团队提供参考文献:1.人物《许知远:活着没什么用,死了就不行》2.南方人物周刊“我害怕在许知远陷入特别大的孤立”3.南方周末《许知远 我觉得他们找错了靶子》4.剥洋葱的人“许知远:我当然是知识分子”5. Flipboard 红板报《许知远:被所有人喜欢是多么可怕》6.新京报书评周刊《许知远我是一个生活在浅层的人》7. 单读《许知远:我为什么要写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