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泗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威震中外 闻名寰宇 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共产党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空前与吴北洋军进行了一场激战,打败了北洋军,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一页。
为了阻止北伐军北进,直军在汀泗桥集中了2万兵力,包括从湖南汨罗、岳阳逃跑的残部,从平江、桐城逃跑的直军,以及从武汉来的敌人。据史料记载,吴亲自指挥汀泗桥之战的说法是不真实的。大量史料证明,汀泗桥战役期间,吴当时在武汉,并未到达汀泗桥。
国民革命军以第十师为右翼,从古塘角向张兴国进攻敌人;以第12师为左翼,从张兴国向铁路线进攻敌人。叶挺的独立团是总预备队。独立团在攻打汀泗桥前,于8月25日在蒲阴中火铺拦截了撤退到汀泗桥的敌人孙建业部第二团,俘虏团长以下官兵400余人,立下了第一战功。26日上午,北伐军第12师以35团为先锋,在独立团、炮兵营、师部的陪同下,从中火铺出发进攻汀泗桥。与此同时,北伐军第10师以第30团为先锋,第29团为中路,第28团炮兵营和预备队,从峡谷出发,向汀泗桥西南的赤岗亭进发,第36团则从石坑渡出发,以第一营为前锋,向汀泗桥右翼进发。
26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北伐军第12师35团挺进直军前哨高竹山,双方交火,汀泗桥战役正式打响。这时直军想撤退到铁路桥以东,第35团被敌人机枪封锁,无法越过铁路。两军隔江相望。中午,36团从上游渡过汀泗河,到达汀泗桥东南高地附近的梅冬地区。由于直军正在指挥和大力射击,前进不容易,所以编队被疏散,敌人阵地被侦察。当援军到达时,他们可以再次齐头并进。第10师到罗家湾附近时,听到汀泗桥方向有枪声。已知第12师已与直军交战,部队迅速向前推进,与第28、29团一起延伸到第36团右翼,直抵思茅地区。第30团部署到第36团左翼。与此同时,独立团第一营部署在张兴国三十六团后面,以便协调各方。北伐军对敌军阵地形成半月形包围圈后,开始进攻,炮兵也开始进攻正面敌人。经过一番激战,北伐军毫无进展,两军形成了胶着状态。
27日凌晨4时,左翼北伐军第12师隔着铁路桥面对敌人,实施抄击敌后的计划。独立团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于27日上午7时经彭北、尖山到达古塘点附近的铁路,恰逢敌人有序撤退。独立团突然进攻后,突然变成溃败,部分敌军被解除武装。应该说,叶挺独立团绕过古塘点进攻敌人后方的军事行动,只是起到了加速敌人有序撤退成大溃败的作用。汀泗桥战役中,北伐军共俘虏敌军官兵157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26日上午10时30分起,35团在高竹山与敌会合,27日上午9时,汀泗桥东南高地战役胜利结束,前后仅22个半小时。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条件下的一场正义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北伐军官兵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革命的献身精神,共产党人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由共产党直接领导、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发扬了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作风,是一支特别有战斗力的队伍。他们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汀泗桥战役是北伐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也是最关键的一场战役,为合生桥战役和武昌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为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在北伐战争中,特别是汀泗桥战役中,全国人民特别是咸宁人民的大力支持,也是那场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咸宁人民长期处于反动军阀的统治之下。军阀吴的军队和当地反动政权长期向咸宁人民勒索钱财,咸宁人民早就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