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时装美容情感健康百科

哲学的任务 孙周兴:当代哲学的处境与任务

2021-12-28 21:25

▲ 孙周兴,着名学者,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著名学者孙周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不断进步。在20世纪80年代,它可能被称为“教科书式学习”,但在20世纪90年代,它发展成为广义上的“翻译式学习”。那时候写几本教材,翻译几本书,就有可能成名成家,但今天的年轻学者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不可否认,这两个阶段非常重要,对当代语文学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由于现代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汉语学习本身的进步,广义上的“翻译学习”时代几乎已经结束,当代哲学和人文需要重新定位和定位。

今天的哲学需要重新思考从自然人类文明向技术人类文明的过渡。当代哲学必须采取“未来哲学”的形式,完成从“历史性”到“未来性”的转变。哲学的使命是面对被技术工业深刻改造和重塑的技术生活世界,为今天和未来新的生活世界体验的重建贡献力量。

01以翻译为导向的学习时代即将结束

中国社会在过去的40年里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即融入世界主流文明、进入技术工业文明的进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自然生活世界的解体和技术生活世界的形成。自然生命世界已经解体,我们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即科技生命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当代哲学研究完成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广义“教科书式学习”到90年代后的广义“翻译式学习”的转变。作者主要从自己的学术背景,也就是所谓的“外国哲学”学科谈起。《中国哲学》的同事可能不同意。我给出两个理由:第一,我说的是主流;第二,我说的是语境。尤其是从学术语境来看,其实做“中国哲学”研究的同事也在做“外国哲学”。今天,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是否有意识,我们的语境已经是“翻译语境”,或者说“翻译语境”。如今中国人使用的词汇90%以上都是翻译出来的词汇,所以即便是研究“中国哲学”其实也是在研究“外国哲学”。我们的生活世界和语言环境已经完全改变了,尤其是在过去的40年里。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对这些变化感到敬畏和敏感。“以课本为基础的学习”和“以翻译为基础的学习”有各自的阶段特征、历史使命和连续性。对于当代中国文化来说,以上两种学术风格意义重大,贡献巨大,深深地烙印了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最终成就了现在的我们。

作者于1980年上大学,当时中国社会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当时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审美热潮”,其中尼采、弗洛伊德、萨特是最著名的人物。但当时旧的意识形态仍然很强大,思想解放运动往往伴随着所谓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所谓思想解放运动的重中之重是“拨乱反正”。无论学什么,都要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模式。所谓“立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很好,但是简化、固化、教条化之后就有些烦人了;所谓“方法”就是辩证法。辩证法变成了一种瓜,种豆子的时候会失去身份,而不是哲学;所谓“模式”,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路线斗争。哲学史被理解和描述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断斗争和唯物主义最终胜利的历史。康德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当时的哲学家似乎羞于承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害怕被唯心主义者看不起。如何摆脱路线斗争模式和旧思想、僵化理论模式的控制,成为新时期学术进步的前提任务。这时,“教科书式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谓“教科书式学习”,是作者专门用来指改革开放初期简要介绍西方思潮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科书和读物。既要满足上述“拨乱反正”的需要,也要满足当年刚恢复的高等教育教材的需要。当时高考刚恢复,大学刚恢复正常,出版的书很少,教材还没编好,师资匮乏。当时,“教科书式学习”的特点是粗糙、简单和批判。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商业化浪潮开始,知识阶层的政治热情急剧下降,学术转向“翻译式学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学术翻译在空之前就有了发展。一批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国培研究生和学者脱颖而出,推动了翻译事业的发展。翻译学习成为主流,西方理论话语大规模进入中国学习。

什么是“翻译学习”?本文指的是以西方理论话语为基础,以参考文献为参照,以学术翻译为主的学术研究。它不同于前文中讨论的“教科书式学习”,其主要特点是:旧的意识形态慢慢淡出,学术性加强,专题研究开始。这是一个明显的学术进步,也是学术环境的显著改善。“翻译学习”的另一种表现是学术热点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学术热点不断切换,而20世纪80年代的审美热降温,转向语言哲学、现象学、基督教神学、政治哲学,以及今天日益热闹的当代法国理论。每一个热点都不可能火爆几年,一般不会超过十年,所以学者往往跟不上。

广义而言,“翻译学术”贯穿了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近现代文化重建的全过程。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翻译了西方的哲学、宗教、科学、艺术、文学,甚至文物。我们已经完成了基本的翻译工作,并全面本土化了西方的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汉语显示出很强的吸收能力。虽然经历了大规模的翻译运动,但汉语中的常用词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在世界语言中似乎是独一无二的。“手机”、“电灯”、“电脑”、“冰箱”等译名都是天赋翻译。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重建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种“翻译学术文化”。

然而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人工智能翻译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翻译也叫机器翻译,或者自动翻译,而且这项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在线翻译有词典软件,如金山词霸、有道词典;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机器翻译系统,如百度翻译、谷歌翻译等。未来科学家科兹韦尔曾预测,到2029年,机器翻译的水平将达到人类翻译的水平。但按照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人工/人工翻译可能在5年左右就会被机器翻译所取代。翻译很辛苦,每个字都要翻译准确。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成熟,可以节省大量的翻译时间,学者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创作。

随着现代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学术本身的进步,“转化学术”的时代即将过去,可以说是时候走出“转化学术”了。当代哲学需要重新定位和定位。这是本文要提出的一个判断。虽然这个判断对作者来说特别具有革命性,因为作者做了很多学术翻译,而且似乎很喜欢做这个事情,他应该知道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

02轴心时代与自然人类文明体系

前面的铺垫可能没有说服力。接下来,本文试图了解“轴心时代”前后的传统文明或文化,看看人类文明在今天处于怎样的大转型之中。我把传统文明等同于自然的人类文明。自然人类文明形成了自己的精神表达体系。这一体系中有三个核心因素,即宗教、哲学和艺术,它们是在“轴心时代”建构起来的东西。

什么是“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用“轴心时代”这个术语来描述公元前500年左右几个主要文明的文化突破。关于这个提法的讨论还很多,一些心急的中国学者甚至开始讨论“新轴心时代”。关于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的起源,有地理环境、人类学、文化哲学等多种解释。地理环境决定论我们耳熟能详,说地理决定几大文明的突破。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而是不够。人类学的解释也是如此。从文明本身来看,作者更愿意采用文化哲学的后一种解释。班杰明·史华兹认为,古代文明突破的基本动力是一种超越性的“倾向”。这里所谓的“超越”是西方哲学和宗教的一个概念,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课题。它是哲学上的“先验形式”,是宗教上的“先验神性”。帕森斯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200年,几个文明古国先后完成了“哲学突破”,形成了理性的世界观。

在这方面,就其传播和影响而言,古希腊文明堪称典范,最具世界性。它的转折点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这是尼采所谓的“悲剧时代”或海德格尔所谓的“前苏格拉底时期”。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将希腊悲剧时代视为人类文明的最佳时代。他有些夸张的说法,说没有哪个文明像悲剧时代那么美好。那个时候,人是最好看的,文明是最和谐的,有最好的悲剧艺术,也产生了最伟大的哲学,即“悲剧哲学”。尼采原本打算写一本关于“悲剧哲学”的书,但他没能写完。在尼采看来,是苏格拉底造成了希腊悲剧的突然死亡,其他文学样式慢慢死亡,只有悲剧艺术突然死亡。你为什么“突然死去”?苏格拉底标志着一种新的理论文化的到来,一种哲学科学文化的到来,哲学科学的时代已经到来,所有的人都成为了“理论人”。“理论人”总是通过基于因果解释的科学解释体系来解释自己对一切和世界的看法,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即使一个“理论家”想做坏事,也要找个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真正相信,这样才能安心去做。这是我们每个人今天都无法避免的。

尼采开始批判苏格拉底主义。他明确表示,苏格拉底之后,人人都成了理论人,理论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希腊文明的变迁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苏格拉底只是一个象征。其实苏格拉底之前就有智者,他们是最早的“理论人”,苏格拉底只是最后一个智者。这种理论文化在《悲剧的诞生》中被称为“苏格拉底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后来成为一种“启蒙精神”。“启蒙精神”有两个基本信念:第一,自然是可知的;第二,知识是万能的。启蒙精神的这两个信念太重要了。没有这些信念,欧洲人就不会探索自然,也不会开创科技产业。尼采的批判工作在后期扩展为柏拉图主义批判。今天,中国学术界愿意接受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柏拉图主义批评——我们也称之为本质主义批评。

我们应该相应地重新解读“轴心时代”。在古希腊,所谓的“轴心时代”是文学时代向哲学/科学/理论时代的过渡。换句话说,这是从说唱文化到写作文化,或者从动词文化到名词文化的过渡。这三个表达其实是一个。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不是写下来的,而是通过歌唱流传下来的。五六十万字的长度唱歌是极其困难的。说唱文化是什么意思?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代代传唱,内容不断变化。说唱文化的特点是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简而言之就是多变和不确定性。然而,理论时代的科学和哲学应该用文字记录下来,黑白变得非常重要。

以上我们给出了三种解释:从文艺到哲学、科学和理论的过渡,从说唱文化到写作文明的过渡,从动词文化到名词文化的过渡。我想表达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轴心时代”是人类自然精神表达体系的建立。有人会说,更早的文学时代也是人类自然精神表达的建立,是的,但是还不够丰富,或者应该说还不够稳定。更重要的是,自然的人类精神表达系统及其世界体验是基于线性时间观的。尤其是在欧洲传统中,时间的线性观极其重要,而空之间的欧洲经验可以说是由时间的线性理解所带出来的,所以时间是第一位的,总是说“时间空”;中国传统可能不同。中国人的时间空经验先于空。也许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古代的时间观是由空提出来的。我们总是说“宇宙”,却从来不说“宇宙”——“宇宙”就是。

传统线性时间观有两种基本解释“假说”:一是时间是不可逆的直线;第二,时间线上的每个点都是统一的。现代哲学的时间思维和20世纪科学技术的相关进展推翻了这两个假说。时间是相对的,也是不均匀的,可以拉伸,也可以收缩。直线无限损耗的时间只是科学的理想设定和形式规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中如此重要?原因之一应该是马克思早在19世纪中叶就开始反思科技工业带来的生活世界经验的变化。他断言时间是生产的尺度,这已经把时间带入生活世界进行考察。可惜马克思在这方面的思考没有深化。

在欧洲传统中,哲学和宗教都是为了克服线性时间观而诞生的。哲学创造了一个永恒的形式/观念/抽象的领域,而宗教在另一边构建了一个永恒的世界,这两者都是为了阻挡线性时间的无限流失。西方哲学真正的核心部分是形式领域。形式思维是欧洲思维的基本特征,欧洲知识科学的理想和模式是形式科学。除了欧洲,世界上没有其他古文明创造过形式科学。什么是形式化和形式科学?简单来说,科学中的正式规定和法律与个别事物或个别经验无关。纯粹形式思维是主流哲学的理想目标,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创造一个永恒的形式抽象领域。宗教也是如此,更直接地需要一个没有时间的先验神性的领域。因为自然人类无法容忍线性时间,我们每个人在线性时间无限丧失之前,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只能在时间之河旁等待死亡。这时,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尼采在发现“同一个人的永恒轮回”之后会如此激动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终于摆脱了传统的线性时间观,发明了一种对时间的新理解,即时间不是直线,而是时间本身就是圆。如果时间是一个圆圈,我们的生活会更有意义,而不是等待死亡。

有了以上的铺垫,我们就可以重新理解尼采所谓的“上帝死了”。“上帝死了”当然意味着基督教宗教和道德的崩溃,意味着一个不道德的世界和一个不道德的时代的到来。这是真的,但还不够完整。我想给出一个表述:“上帝死了”相当于“人类自然精神表达系统的崩溃”。自然人文精神表达系统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哲学和宗教,当然还有艺术,哲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套形式化的规则设计和体系结构。每个系统背后都有一套哲学设计。无论是社会制度、大学制度,还是其他制度,背后都有一个哲学理念和哲学规则的制定。宗教为什么重要?因为在传统社会,人们的精神、信仰和道德都是由宗教支撑的。如果没有宗教给人以敬畏,哪里会有道德?所以尼采说他是第一个“非道德主义者”,知道没有宗教就没有道德基础。今天,像中国这样提倡和普及道德主义的国家越来越少了。然而,道德主义总是指向别人,却不忍与自己抗争。“上帝死了”意味着人类自然的精神表达系统已经崩溃。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崩溃。基督教在欧洲逐渐淡出,但其成因和真实性令人担忧。再比如传统艺术很美,而传统的音乐、绘画、文学、传统哲学等正在慢慢退出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他们是自然人类精神表达系统的一部分,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技术为主导的新生活世界,我们不再是自然人类。我们无能为力。

文明的巨变:转向影像与说唱文化

因此我们将讨论文明的巨大变化,即从自然人类文明向技术人类文明的过渡。对于这样的过渡,我们现在必须清醒地面对。19世纪中后期,德国出现了三位伟大的先知——马克思、瓦格纳和尼采。今天回过头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三个人的伟大,因为他们预见到了这种“文明的巨大变化”,而欧洲的科技工业是在1760年左右开始的,距离他们的时代只有一个世纪,很多后果还没有出现。

首先是马克思对技术工业和宗教的批判。笔者认为,欧洲文明史上有两个难题,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形式科学只起源于古希腊。希腊人创造了形式科学体系,今天是最正式的科学时代。所有人类都进入了形式科学所掌握的电子网络世界。没有基于数理逻辑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今天的文明还能建立吗?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形式科学和实验科学结合起来。对古希腊人来说,科学和技术是分离的,但在现代欧洲文明中,科学和技术是融合的,形式科学和实验科学是结合的,这导致了技术工业。19世纪中叶,在德国完成工业革命之前,马克思就开始批判技术工业。他看到了一种以技术工业为主导的新文明机制,并对这种新文明机制进行了哲学批判,论述了以大机器生产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他认为这种新的文明机制存在根本性的困难,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抛弃,人类必须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即共产主义。也就是说,要消灭私有制、主权国家和货币、异化劳动,使劳动成为必要。今天,在技术的帮助下,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基本要素正在实现,或即将实现,如人类寿命的延长、福利制度的日益普及、非主权货币的出现、人类普遍交往的可能性。

其次,瓦格纳的艺术神话。与马克思几乎同时代的瓦格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甚至是第一位当代艺术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艺术家。瓦格纳认为,工业是艺术的天敌,当技术工业开始时,艺术肯定会衰落。因为科技行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清晰、透明、有规律,失去了一点兴趣和意义。为什么现在有性冷淡?——根据最近流行的说法是“性压抑”,男人对女人不感兴趣,女人对男人不感兴趣。原因在于科技行业。瓦格纳当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艺术的任务就是重构神话。

第三,尼采的虚无主义批判与新哲学。在今天的后哲学-后宗教时代,我们必须有这样的生活信念,即"积极的虚无主义"。马克思说,在这个时代,一切固体的东西都消失了,这种状态就是虚无主义。然而,虚无主义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停止生活,而是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生活。在虚无主义的前提下,尼采想要开启一种新的生活哲学,其中积极的生活和创造性的生活是核心命题。

尼采于1900年去世。为回应尼采的虚无主义主张,欧洲知识分子努力重构新的欧洲知识与文明思想,即20世纪初欧洲的一个哲学高峰。但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欧洲梦。两次世界大战是技术工业的战争,实际上是自然人类文明和技术人类文明的战争。1945年8月6日,美国制造的最致命的武器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最终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就是技术统治时代。现在有地质学家提出,1945年应该是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的开始,这是基于地球表面沉积物的巨大变化,如放射性元素、杀虫剂、塑料、水泥混凝土等。,这是人类世的确凿证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文明进入加速期,人们开始在废墟上重建世界。这是什么“废墟”?它基本上是被科技工业摧毁的自然人类世界。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图像文化的兴起。影像文化以摄影、电影、电视、电脑等媒体技术为基础,成为科技时代的主流文化样式。近几十年来,中国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新媒体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主流文化的载体。20世纪80年代,哲学书的印刷量是几万本,现在已经降到几千本,有的甚至只能印几百本。其次,随着说唱文化的到来,电视、网络、音频和自媒体再次让说唱表演成为最常见的文化活动。不难看出,中国人的言语水平越来越高。二三十年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所谓嘉宾,大多不太会说话,但现在人们的语言可以大大提高,幽默感大大增强。在新媒体时代,唱歌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后是人类教育体系的重建。如今,国内超星视频课程、道德、喜马拉雅、思想食堂等音频课程等视频+音频课程成为传播公民教育的有力途径,大学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无论如何,当代哲学已经进入动词世界。20世纪哲学基本词汇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点是动词,如“真实存在”、“这里在”、“存在”、“直观”、“理解”、“发挥”、“解构”和“话语”。它们当然可以被认为是名词,但它们的意思是动词。第二个特点是离心,即基本词不是向心的,而是离心的词,如“差异”、“多样性”、“对抗”、“歧义”、“不确定性”、“相对性”、“多元性”、“碎片化”、“异质性”、“怀疑主义”和“解构主义”等。所有这些词语并不指向一个中心,也不遵循同一原则,而是离散的、离散的,这是20世纪基本哲学词语的特点,表现出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04当代哲学或未来哲学的任务

前面我们讨论了文明的大变革,即从自然的人类文明向以技术为主导的新文明的转变,也表述为从文字文明向影像和说唱文化的转变。这一巨变对当代哲学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本文的主题:当代哲学或未来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等现代哲学家看到了一个后哲学、后宗教时代的到来,他们的哲学可以称为“后哲学哲学”。传统哲学的退出是人类自然精神表达的衰落,但可能是哲学重启的契机。如何重启哲学?哲学未来的使命是什么?我想说,当代哲学必须采取“未来哲学”的形式,首先完成从“历史性”到“未来性”的方向性转变。长期以来,哲学和人文主要是追忆过去,反思和批判是传统哲学的任务。传统人文主义者善于通过发明一个美好的过去时代,来贬低和鄙视现实,忽视和担忧未来。因此,人文越来越空中心化和被抛弃。今天,科技和人文之间的裂痕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和人文需要重新审视自己。

在哲学史上,费尔巴哈首先提出了“未来哲学”的概念;马克思是第一个指向未来讨论现实生活世界问题的人;尼采晚年不断探索和想象“未来哲学”的可能性;海德格尔的后哲学新思想实验。这些思想家,游刃有余,都在哲学和文明史上,但他们意识到,一个新文明的到来需要一种新的哲学。他们当然知道哲学和人文的历史性,但对于新文明来说,这种历史性需要被未来性重新赋予和引导和展开。简而言之,历史性是哲学和人文的优势。我们知道历史,但我们应该预见未来。今天的自然科学家内心也是焦虑的,因为知识更新速度太快,自然科学知识的淘汰期据说只有2年;历史等人文学科如此稳定,以至于要读2500年世界文明史的书。

哲学和人文学科的重新定位极其重要。面对当今以技术为主导的新生活世界,哲学和人文应该完成从“历史性”到“未来性”的目标转换。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明确指出,人是指向可能性的动物,以未来和未来为指向。这就是海德格尔超越尼采的地方。尼采说,我们应该关注当下/当下,从而重建我们的生活世界。海德格尔说这还不够。我们要以“未来”作为存在的基本维度为取向,开启新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变化,尤其是时间体验的变化,是哲学和人文学科要完成上述转向的原因。随着科技产业的转型,基于传统人文的线性时间观被解构,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失败。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今天也需要一个线性的时间观,即一个自然的、可测量的时钟时间;但是对于新的哲学和艺术,对于技术生活世界中的新生活,这种时间观已经不够了,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时间体验。

当代哲学或未来哲学的使命是重构生活世界体验,规划未来的生活形态。这是本文最关键的一句话。哲学今天还能做什么?这个科技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无法忍受。自然人类精神的表达体系已经崩溃,自然人类生活世界的体验也慢慢失效,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如何应对动荡的世界?重建技术人类生活世界的体验是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我们需要面向未来的人生哲学。尼采为什么重要?因为尼采开始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尼采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自然人技术化的限度。我们每个人都被技术化了。有限制吗?尼采提出了两个概念:“最后一个人”和“超人”。简单来说,“最后一个人”是最后一个被技术化的人,而“超人”是保持和恢复自然的人。在我看来,尼采的思想目标是人的自然性和技术性之间的可能平衡,这是未来哲学可以期待和设想的人性。未来的艺术和未来的哲学必须面对这个理想目标,并为之做出贡献,这样才有意义。另一方面,在技术工业的状态下,人类的寿命已经大大延长,并将进一步延长。因此,人类未来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方式需要重新规划。无论是性关系与婚姻,代际关系与家庭,还是职业与人事等等。,有必要重新制定规则和计划。

哲学如何介入今天的技术世界,抵御技术的无节制发展?对技术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我们每个人今天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今天,所有的高校都是计量的,无论是新升的,还是绩效考核的。在这个体系中,哲学和人文学科受到的伤害最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测量/量化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势所趋,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中国可能是最重要的,个人无法抗拒。在这样一个普遍技术化和量化的情况下,哲学和人文如何抵抗?这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你不能反抗,但你不能反抗。

生活世界体验重构的核心话题是时间和空体验。今天的哲学和人文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即超越传统的线性时间观和空技术物理观,发现或寻求“圆时间”和“实空”的经验,这是一种不科学的、非技术的物理时间和空经验,这是人类在技术生活世界中经验的基本要素

还涉及当代哲学/未来哲学的方法论。这个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为什么近代以来哲学和人文越来越被动?根本原因之一是哲学和人文学科没有自己的方法和套路。没有套路怎么和别人打?我不能在这里处理这个难题。我暂时只愿意提出三个不成熟的想法:

第一,支离破碎的现实和支离破碎的哲学。尼采之后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并不完整和系统。在我看来,现代哲学最重要的三本书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说》,这是一部以文学方式写成的碎片化作品;当然重要的海德格尔的《哲学随笔》只有大多数人知道,但它是另一本书,即1936年至1938年的《哲学随笔》,也是碎片化写作。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也写在读书笔记里。这三部名著不是严格的系统哲学,而是碎片化哲学。强论证、强推理的传统哲学时代已经过去,因为现实和世界已经支离破碎,系统哲学无法建立。哲学已经进入弱论证、弱推理的哲学阶段,或者更准确地说,哲学必须向多元思想文化的可能性敞开大门。

第二,当代哲学/未来哲学如何表达多样?生活世界完全变了,物质性的变化导致精神和词性的变化。哲学应该摒弃传统的名词概念化的哲学固化习惯,更开放、更艺术地思考和言说。在这方面,以上三部现代哲学名著都有成功的实践。

第三,哲学和人文学科的方法自主性。20世纪哲学与人文学科争论中最持久的问题是持续了一个世纪的解释与阐释之争。它的核心命题是哲学和人文学科能否像数学和自然科学一样被研究。哲学和人文学科有各自的方法吗?如果没有,那么它就没有独立性或自主性。解释学/解释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方法论被提出,旨在抵制技术,寻求哲学和人文学科的自主性。

最后,我想指出,当代哲学/未来哲学的根本目标是捍卫个人自由。存在主义哲学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之后的历史语境中产生?正是因为传统哲学提供的普遍主义体系越来越固化,而现代科技产业强化了这种固化,个人越来越压抑,文明成为了个人的痛苦。存在主义哲学是对本质主义哲学的主流传统及其认同体系的反抗。是战后日益强大的当代艺术的思想前提,我认为也是当代哲学和未来哲学的背景。

文章来源:《探索与争论》2020年第6期

相关阅读
刷酸对皮肤的危害 壬二酸对皮肤的伤害 刷酸需谨慎
现在刷酸很流行,比如果酸,水杨酸等。壬二酸也是刷酸的常见成分,经常作为刷酸的产物使用,类似于杜鹃花酸。那么,对皮肤会有什么影响呢?壬二酸对皮肤的伤害俗称杜鹃花酸,是因为英文名和杜鹃花很像,所以不要误会这个产品是从杜鹃花中提取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作用是杀菌溶解旧废角质,防止毛囊堆积角质化。哈哈哈哈痘痘皮肤看到这里应该很兴奋。是的,简单来说就是祛痘,保持沉默。这种配料非常有效。基本上第一次用痘痘肌会很0在看 04-23
cd粉底液 dior迪奥和香奈儿粉底液哪个好?
这是大牌和大牌的较量。迪奥和香奈儿的粉底液都有不错的口碑,没有假白的感觉。整天保持妆容没问题。我们来看看pk里的两个粉底液。香奈儿粉底液比迪奥粉底液更滋润雕刻用的是凝脂。比较潮湿。我感觉到我的手在动,我的上脸感觉一般。美白挺白,但是明度,遮瑕,妆容一般。尤其是化妆。反正综合评价一般。香奈儿的很好用,精华和面霜都很滋润。圣诞节出去玩,脸都炸了。后来在机场免税买了应急用,两天就修好了,很喜欢。香奈儿粉0在看 04-23
天然海绵 德国ebelin天然海绵洗脸扑好用吗 纯植物天然
洗脸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洗脸好像很简单,皮肤干净是关键。洗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清洁工具。那么德国ebelin的天然海绵洗衣机好用吗?纯植物是天然的。德国ebelin天然海绵洗脸扑好用吗德国伊贝林天然海绵毛巾2包天然无刺激~天然海绵是大海自然孕育出来的。发现产品颜色有点暗沉,或者空缝隙有小黑点是很正常的。第一次用的时候用肥皂洗,因为外面有一层油脂保护膜!洗完之后很清爽。大概要2个0在看 04-23
孕妇能用隔离霜吗 孕妇隔离霜可以用吗?准妈妈用物理隔离霜最安全
隔离霜是很多女生的必需品。隔离霜其实也能很好的保护皮肤,但是孕期能否使用是个大问题,关系到宝宝的安全。我们来看看孕妇隔离霜能不能用。准妈妈用物理隔离霜最安全。孕妇隔离霜可以用吗通常面霜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加防晒,里面只加防晒成分;除了防晒功能外,另一类还具有美白修复肤色的功能,所以还添加了抗氧化成分、美白成分或维生素成分。不是所有的面霜都适合孕妇。比如美白祛斑霜,孕妇是没有的,只有孕妇才有。孕妇0在看 04-23
眉笔怎么用 眉笔怎么用?眉笔正确的打开方式
如果一个人不画眉毛,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外貌,还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画眉给人整洁的感觉。我们来看看眉笔的用法眉笔画一字眉第一步:画眉毛之前,一定要确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眉毛,然后用修眉刀修。第二步:接下来用眉笔勾勒出大致的眉形,注意整体的自然曲度,尤其是眉尾的位置。第三步:然后用浅棕色眉粉画出眉毛的前半部分。眉毛颜色要浅一点。第四步:用深棕色填充眉毛的后半部分。眉毛的颜色要比眉毛深,两个部位的颜色要画0在看 04-22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