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 贵州从江县:从“穷山恶水”到“世外桃源”
烟雨蒙蒙中,崇山峻岭,气势磅礴。高山低谷之间,平整的村村通盘山公路来回缠绕,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各个村庄连接起来。公路两旁,由青转黄的椪柑挂满树枝,金灿灿的黄金百香果浓香馥郁……从江县已经迎来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从江县是中国的上市县之一,由于贫困程度深、任务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江县集中优势资源和优势兵力攻坚深度贫困堡垒,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过去的“入荒地”变成了现在的“世外桃源”。因村选人2129名干部到村里工作在脱贫攻坚关键之时,从江县选派精兵强将尽锐出战,“用最强的部队攻打最难的堡垒”,聚焦高质量脱贫目标选贤任能,根据各村致贫原因选人组队,先后将全县70%以上的机关干部共2129名精准选派到村工作,针对性攻克难关。
从江县东朗镇古庙村辣椒基地收成很好,驻村干部下田帮农民采摘。
脚踩在翠里乡高文村田坎上,抬眼便是绿油油的槟榔芋,宽大翠绿的芋头叶密密麻麻铺在地上,望也望不到头。“这些可是我们村的宝贝,百姓致富要靠它了。”高文村第一书记梁天平说道。2019年3月,梁从县委组织部来到村。庞大的村部里,只有两个秘书和文员,仅有的两个干部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辞职。村民们也因为以前的贫困产业损失惨重而沮丧。梁天平明白,组织派他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必须是配齐班子,把我们村的干部队伍充实起来。”梁天平一边走家串户了解情况,一边物色合适人选。经过多番努力,两位致富带头人成功当选“两委”干部,其他岗位的干部也逐一上任。充满活力的团队。高雯村“两委”干部以极大的不屈力量,千方百计说服村民种植槟榔芋。如今,高雯村有65名村民参与种植,面积200亩,预计年收入86万。善于搞经济,就到产业薄弱村壮大特色产业;善于搞社会工作,就到矛盾纠纷突出村去解决矛盾……每一颗螺丝钉都精准安装在合适的地方,驻村干部们甩开膀子,尽其所能,帮助贫困村解决实际难题。巴洛村驻村干部在百香果基地查看情况。
为进一步夯实帮扶队伍,压实帮扶责任,从江县建立起“条块结合”机制,从块上构建了县、乡镇、村三级指挥体系,组建由县级干部领衔的驻乡镇督战督导队,并与所督导乡镇负连带责任;从条上构建由县级干部领衔的工作专班,分别负责面上一项工作,严格实行“地方部门双追责”,督促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成对波段培养一支“永久牌”干部队伍仅仅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不够的。从江县要求驻村工作队在履行好“指导”“参与”“帮助”职责的基础上,与村干部、富民结对,全方位带工作,手把手教方法,把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成思想政治素质好、带财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尖刀队伍。西山镇小丑村百香果基地里,村民杨老天正在将刚收获的百香果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是我们村的贫困户,多亏了我们的村干部,带着我们种起了百香果,今年一年我就能收入二十多万,贫困户的帽子我再也不用戴了。”图为小丑村百香果基地。刘雅婷
“我们村所有村干都很有战斗力,干劲非常足。”驻村第一书记孙勇刚激动地说道。2019年到村之后,孙勇刚和其他5名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学习。你帮我了解村情,我帮你了解政策,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迅速磨合提升,形成一个个强力工作单元。今年年初,小丑村的村干部带领15户贫困户种植了120亩黄金百香果,所有村干部都是基地的无偿管理者。他们白天在基地调度协调检查问题,晚上集中开会总结经验安排工作。荒山被改造成梯田,配套的产业路和引水灌溉工程也逐一完成。“路怎么修,百香果怎么包装销售,这些我全学会了,再建一个基地完全没问题。”村支书荀卫忠自信满满。小丑村干部正在帮助村民收割水稻。
一个个对子结成,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实干实战中,一支支能拼能闯的工作队伍拉起来了。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为基层治理搭建坚韧有力的“钢筋架”,从江县正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培训。抓政治素质,依托教育培训平台和贵州党建云、“铸魂行动”管理等各类教育资源,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为一线干部“提能补钙”;抓致富能力,开展农业技术咨询“订单服务”“集中咨询”活动,全面推广优秀经验和成功做法,组织35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到安龙县、西秀区等贵州以外县学习产业发展经验,有效提升特色农业发展能力。引领发展支部唱着摆脱贫困的戏剧产业扶贫,授人以渔。从江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抓牢特色,瞅准机会,发展扶贫“造血”产业,唱好稳定脱贫的长远大计。沿着南面的山路,高华村,一个建在山上的瑶族村,映入眼帘。高华村的每一栋建筑都以黑色的瓦片、白色的屋檐和闪亮的杉木墙,精致而令人惊叹。图为高华村外观。刘雅婷
这个村落早因其独特的瑶浴文化享誉世界。瑶族药浴,是从江县瑶族世代相传的独特保健方式,于2008年列入我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华村支部紧紧抓住这一优势文化资源,开发以瑶浴为中心的旅游业。2014年,成立了村支部牵头的高华瑶池专业合作社,对16户愿意带头开发瑶池的农户进行房屋改造。随后,村里的道路全部硬化,公厕、路灯等配套设施迅速完善。许多村民被派往黎平县和杭州萧山学习和研究B&B服务...图为高华村姚郁农家乐。刘雅婷
高华村支部一步不停,瑶浴旅游产业渐渐成型。在合作社的带动下,高华村已有60户村民修建和改造瑶浴间。2019年高华村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6万元。从江县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立体气候、良好生态等突出优势,成立由县级干部带队的工作专班,采取“党群共建”“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重点发展“鸡、菌、果、菜”四大主导产业,发挥江农产品特色。截至目前,从江县已完成养殖羽毛226万羽,种植食用菌1248.58亩,种植百香果苗木1.25万株,散养养鸡蔬菜2.7万亩。在亭东镇田坝村林下种植黑木耳示范基地,村民们正在给黑木耳浇水。
“我们村有劳力,没财力,我就想带着我们村的闲汉打工挣钱。”西山镇卡翁村村支书谢国光成立起劳务合作社,按照支部管理、“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引导其他村民加入。卡翁村劳务大队正式成立,从承接本村“镶边工程”到参与州县项目招标,劳务队一点点壮大,当前已有三个劳务小组共187人,分别负责工程、食用菌等不同项目,上工一天,普通组员可收入130元,技术工人甚至能拿到250元。卡翁村的劳务合作社并不孤单,而是从江县“有组织劳务用工”体系中的一个有力节点。根据从江县各村实际需要,村党委书记带头成立村级劳务合作社;各乡镇党委书记带队成立乡镇级劳务合作社,负责抓好辖区内劳动力就业工作,保障“一户一人”以上农村劳动力家庭就业;一位县委委员牵头建立了县级服务平台,为全县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政策保障。三级联动、共同努力,形成了一支以江为基地、面向全省、走向全国的劳务产业大军,规模达14.77万人。岗边乡再川坝区蔬菜基地开展春耕生产。
脱贫攻坚,久久为功。从江县各级党组织咬定既定目标不放松,埋头苦干,成效斐然,当年贵州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深度贫困县,已经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昔日掩藏在深山密林之中的一个个村庄,像一颗颗正在拂去尘土的明珠,发出璀璨的光芒,向世人一展风采。原标题:“贵州从江县:从“入荒地”到“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