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盐 中国古代的官盐和私盐
程文静子
中国人长期遭受国有企业的弊端,这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管仲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能干的朝臣。他帮助齐桓公称霸春秋,受到孔子的称赞。在经济政策上,管仲是最早的国企发明者,盐业也是最早被政府垄断的行业。
汉代刘向编撰的《管子》被认为是一部记录管仲言行的著作。齐桓公和管仲讨论了富庶强兵的策略,而齐桓公则主张加强税收,对树木和牲畜征税。管仲说:“只闻官山海”。所谓官山河,“关山海”。
铁和盐是古代人们生活必需而又难以同时获得的两种商品。以前,盐和铁都是人民开发的,政府收税。由于税收征收成本高,税收痛感强,容易引起抵制。
管仲主张政府以盐、铁为己有,垄断买卖,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人们发现这种剥削并不容易。所谓“民不益傅,天下用饶,利不必竭,民不知”就是这个意思。
管仲向齐桓公建议“口卖盐”:“男子五升盐不到一半,女子三升盐不到一半,儿子二升盐不到一半”,其他盐则卖给不产盐的赵亮魏松等内陆诸侯。
这笔巨大的财富成为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的资本。盐的垄断也被作为逐利大国的后代统治者所学习。商鞅变法时,还设置盐官,实行官盐制度,目的是要通过强秦消灭库那努克。
我第二次看到历史上记载的食盐专卖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筹集军费对抗匈奴,或许同时为了对抗地方诸侯的强大势力,汉朝实行盐铁专卖。
汉武帝死后,盐铁专卖受到贤良文人的质疑。经过一场大的经济辩论,官盐制度被废除了。从此,直到唐代安史之乱,盐专卖偶有实行,但盐税仍是主流。究其原因,大概在于隋唐以前的中国社会皇权并不那么强大,地方诸侯势力强大,贵族门阀仍有一定的影响力。盐是当地的一大块肥肉,朝廷想搞独家垄断,自然障碍重重。
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受到极大破坏,朝廷赋税逐渐耗尽,食盐专卖得以恢复。在此之前的100多年里,盐几乎是免税自由出售的。黄金时代过去后,盐业再次落入官家之手,成为朝廷重要的财源。当时甚至有一种说法是“天下之礼,盐益占一半,故宫、俸禄、百官俸禄皆尊”。
食盐被政府垄断后,长期供不应求,价格暴涨,甚至比大米还贵十几倍。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盐价长期保持在十元一桶的水平。官盐制度实施后,价格翻了一番,30年涨到每升300多元,让人苦不堪言。。历史记载中关于走私者的记载开始增多。《新唐书·食货志》中有大量私盐、私盐冒充官员贩卖的案例。
政府打击越猛,盐的利润越高,卖盐的全是胆大包天、走投无路的人。这些人都是匪帮和武装,唐朝最终被高仙芝和黄巢两个盐商所灭。
此后,官盐制度在宋、元、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除了官方食盐,还有私盐走私者。陆地上有绿林帮,海上有海盗。宋朝和辽西敌国边境的盐贩,夏天把从海上或井里辛辛苦苦熬出来的盐卖给外国人,屡禁不止。
明清时期,政府特许的盐商聚集了大量财富。负海盐益沟通南北徽商、淮商,运城盐贩出长城的晋商,以及“使川盐益楚”的自贡盐商,都非常繁荣。
这些商人的崛起不仅有区域利益,也有政府特许经营权。在远离产盐区的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内陆,有大量走私者在逃亡。
考察四川、云南、贵州等内陆省份的民歌,会发现有许多“载盐之歌”和“载盐之歌”,生动地描述了古代卖盐人的艰苦生活。在浙江、江西农村,曾经有过“运私盐”的旧戏,多是对盐贩事迹的解读。
如今,人们很少听到“走私者”这个词,因为盐产量巨大,价格低廉,盐利润也没有古代那么丰厚。然而,政府仍然控制着盐的生产和销售。与古代统治者利用盐利口无遮拦的言辞相比,政府目前的说辞非常混乱。“保盐稳价,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是一个普遍的道理。
经济学最基本的知识足以说明,需求越基本,就越应该给予市场。根据古代的经验,在中国古代盐价最便宜的时候,是隋唐时期盐业放开的时候。
提倡食盐专卖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食盐专卖可以保证人们的碘摄入量”。事实上,碘的添加对于现代食品工业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政府不顾地区团结的“补碘”只能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中国的盐专卖制度伴随着铁、茶、酒、醋的专卖,后者大多已经衰落。然而,很少有人关注盐的垄断,并呼吁取消盐的垄断。可见“信任政府”还是有市场的。我们每天遭受的垄断和监管的危害都是基于此,改变我们的观念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