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特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向长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甲骨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协调各部门、各学科对甲骨文的研究和应用,培养了一批复合型人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形势下,必须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完成和传承。希望研究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家国情怀和老一辈学者的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商朝皇室为了占卜而写在龟甲骨上的文字。与两河楔形文字、古埃及神圣文字、古印度河印章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不同,甲骨文一直在流传,并逐渐演变为今天流行的汉字。甲骨文虽然不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但却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成熟的文字体系,也被视为汉字的源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2017年,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不仅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和尊重,也为推动世界骨科研究放置了不一样的“视野”。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随着“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展开,这一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文字再次成为文化焦点。殷墟甲骨文的溯源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古董商售卖的骨头上,发现了一种神秘符号,这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今天的人们,对这段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却很难从寥寥几句叙述中体会到,一片甲骨如何震惊天下。“今天山河有效,已经泄露了3000年,适合我的生活。因此,寻求循环和距离是我的责任。”一个多世纪前,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甲骨文创始人罗振宇对《甲骨文》中的恒空的诞生进行了评论,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声。在民族运动式微、西学东渐之际,一些学者甚至开始怀疑中华文明,“废汉字”的呼声甚嚣尘上。甲骨文的发现让漂泊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一丝曙光。
从多次主持殷墟发掘的董作宾,到考证出商王世系的王国维,再到集甲骨文研究之大成的《甲骨文合集》编撰者胡厚宣……一代代学者前赴后继,以解开古老的文明密码为毕生使命。“殷墟出土的文物极其丰富,但甲骨文是最重的一类。因为它是人类思想的反映,是历史的直接记录,让我们了解了商朝的很多事件和人物,也让我们直接面对商朝的文明高度。”主持殷墟考古发掘20余年的唐继根说,甲骨文和殷墟完全证实了传说中的商朝,中国的文字史前进了一千年。在甲骨文出土之前,商代的存在是一个未解之谜。中国从哪里来,中国历史可信的开端在哪里?这个关乎文明起源和民族认同的问题,因甲骨文的丰富记载而初露端倪。战争的胜利,奴隶的逃亡,国王的梦想,流星雨的爆发...甲骨文还原了一个热闹的商代世界。
“甲骨文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的重要素材。”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表示,甲骨文不仅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20世纪的百年荣耀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是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王懿荣之后,甲骨文研究代代相承,与敦煌学、红学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史“三大显学”。学者们始终守护和传承着甲骨文研究,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问世,使这门古老的“新”学问绝学不绝。《甲骨文集》《甲骨文集补遗》《殷墟字甲编》《殷墟字乙编》等。由大成收藏,总结了从公开和私人发掘中获得的甲骨文。《殷墟书约考释》的出版,解决了甲骨文“读字断句”的难题。《甲骨文字集释》、《甲骨文字释考》、《甲骨文字书》等集成著作汇集了国内外对汉字的考释成果。甲骨文的石林和甲骨文的石闻代表和反映了当代学者考证和解释的最新水平。总结甲骨文自身规律探索与创造的著作时有发表。在狭义的骨伤科研究中,有“破鸿蒙系统”的五个时期,也有长期争论的“两个系统论”。在广泛的骨科研究中,有出版的《骨学五十年》、《甲骨文概述》、《甲骨文与骨学》、《骨学通论》等,此外,有学者以上图的形式收集和追溯了浩如烟海的甲骨文资料和成千上万的研究目录,他检索了《青空》、《下图》、《黄泉》,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整理, 如《殷墟甲骨文综集》《殷墟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商史目录》《百年甲骨文论项》等。 这些著作不仅为甲骨文学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其他学科的学者利用甲骨文材料探索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00年以后,甲骨文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学者们取得了一批深入的、突破性的成果。学者们集中对各单位收集到的甲骨进行提炼和整理,出版了一批“三位一体”的照片、拓片和复制品以及较为完善的甲骨记录。据不完全统计,已出版甲骨文类图书约280种,发表论文3万余篇。甲骨文学者为甲骨文的收集、研究、解释、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文字的解释成为甲骨文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入发展的障碍,这也为一系列研究课题的确立提供了契机。
“新”学问绝学不绝甲骨文作为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虽然深埋地下几千年,但一出土就能部分读懂。在过去的120年里,出土了约16万件甲骨文和4500多字的甲骨文,其中约三分之一得到了认可。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名字和地点,很难解读。学者们敏锐地意识到,甲骨文解释的成果远远不适应不断发现的新词的生长。甲骨缀合已有近百年历史,早在1917年,王国维就开创了甲骨缀合的先河,有些零散的看似无用的旧材料,一经缀合,就可能成为新材料,让一些问题迎刃而解。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出土的完整甲骨极少,绝大部分是破碎的,重新缀合难度极高。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黄天舒教授带领的团队是一支从事“拼图”的团队。1985年,黄教授在北京大学开始博士生涯,师从邱锡贵先生,开始从事甲骨文研究。出版有《殷墟甲骨文的分类与年代》、《甲骨金文论集》、《黄天书古文字集》、《甲骨燮和集》等一系列学术专著。“一直以来,甲骨文研究属于基础研究,一直沿用至今。事实上,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来源于甲骨文。材料数量多,内容丰富。它是研究古代语言和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研究是一门绝学,但绝学不可能是真的。”黄教授认为,这种组合有点像一个人面对元、明、清时期的考古陶器碎片或瓷器碎片。如果你想把它们放在一起,你必须首先确定每一块的年龄。相同字体的甲骨文字符可能来自同一个人或他的继承者。“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甲骨文90%都断了。只有当它们被正确地拼凑在一起时,它们才能显示出完整的意义。”
从已经发现的16万片甲骨中拼合残片,仿若大海捞针。“就像学习音乐要有乐感、学习绘画要对色彩敏感,拼缀也得对甲骨有感觉,这并不是简单的拼图游戏。”黄教授说,有时候从早到晚看一天,一片也拼不出来,大家吃饭时讨论几句,可能就会突然来了灵感。目前甲骨文缀合的主要机构有两个,一个是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另一个是第一师范大学黄天舒先生领导的甲骨文研究中心。从2010年至今,团队拼凑的成果《甲骨》已经出版了5集,包括《甲骨》、《甲骨续集》、《甲骨三集》、《甲骨四集》、《甲骨五集》。到目前为止,总共修补了1206个甲骨文。
本系列图书由“缀板”、“解说考证”和“附录”三部分组成。“缀板”中既有甲骨拓片,也有甲骨复制品,力图保持文献原貌。《解释与考证》源于已发表的共轭文章。在“附录”部分,编制了“甲骨汇编系列索引表”和“甲骨新编号表”,供读者参考。
从“沉睡地下”到“跃动云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和冷门学科的发展”,“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要重视这些学科,保证有人能做,有人能继承”。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正式实施,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组织的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工作启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坚持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破解文字释读瓶颈,这标志着甲骨文研究进入了政府推动下的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的新阶段。2018年公布了第一批甲骨文释文优秀成果获得者,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奖金分别为10万元和5万元,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奖励甲骨文在释读方面的突出成就,不仅有助于鼓励致力于学术的人才,也雄辩地说明了破译甲骨文文字的可能性和空间仍然存在,也证明了甲骨文学者在破译文字方面的潜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甲骨文字的解释研究永无止境。象牙塔与世隔绝
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人们从一个个被释译的静态汉字中步入动态的历史文化圈,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看似不可思议,却正是汉字的独特之处。“中国历史记忆的独特出现,东亚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的形成,都与甲骨文及其发展而来的汉字体系密切相关。”在近日于安阳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翔发表的演讲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许多周边国家,形成了“汉字文化圈”。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曾用汉字书写历史,各自的文字、文化和习俗也多受中华文明影响。近年来,甲骨文书法和甲骨文的研究成果,以及“数字甲骨文”、表情包、字库、共享平台等生动的甲骨文文化产品,让“藏在闺阁里”的古文字逐渐走近大众,走向全球。2011年春节,中国邮政正式发行“甲骨文吉祥成语”系列新年明信片,分别为“与大象相安、载歌载舞、跃龙门、风调雨顺”。图片中的图形元素都是由甲骨文组成的。
2012年4月,国家图书馆举办“殷琦复照——国家图书馆藏甲骨展”,共收藏甲骨60版、著名甲骨书法30种,近距离与观众见面,受到各界热烈欢迎。2015年10月,“甲骨文记忆展”在国家经典博物馆再次开幕。本次展览仍以收藏精美甲骨为中心,并附有放大的甲骨拓片。背景展板上陈列着记录甲骨文百余年发展历史的文字和定格历史瞬间的珍贵照片,使整个展览简洁明快。展览入选当年全国博物馆十大展览项目,历时三年多,至2018年底。在国家古典博物馆,这样长时间的展览是罕见的。
时至今日,汉字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研究发现,近120年来,甲骨文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国际性学科,研究者遍布中国、美国、日本等数十个国家,成为了解中国早期历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工具。
2019年10月18日,“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标志着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这个对全世界免费开放的甲骨文资源共享平台计划收录全部甲骨文着录和文献,目前已录入2万多篇论文,后期将收录246种以上的甲骨着录,任何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查询使用。从甲骨文至今,一脉相承的汉字使中华文明传承没有中断,而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使汉字更加具备生命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表示:“汉字既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志,也是记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更是追溯中华文明源流的根脉和纽带。”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几千年来汉字的结构没有改变,人们得以突破时间空的限制性传播思想,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基因。它写下了王上的梦想,写下了孔子的思想,写下了司马迁的史书,记录了唐诗宋词的魅力,记录了中华文明的苦难与辉煌,并将在新时代续写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