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少年 鬼谷子:为人处世有1条简单的基本道理 若违背了会事倍功半
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经历过,你真的很想做好一件事,你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最终还是会徒劳无功。
你重新来过,想了想,还是找不到问题的症结,于是陷入懊恼。
其实,我们可以从先秦典籍中找到处理一些复杂问题的简单道理。
一、现代人的烦恼,古人为什么能解决?
古人为什么能解决现代人的烦恼?可能有人认为作者故弄玄虚:现代社会远比古代复杂,现代人比古人文明。依靠古人的旧思想如何解决现在遇到的新问题?
让我们以修理汽车为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部分司机都能开车修车,这至少解决了汽车的一些共性问题。
但是,大部分近十年才学会开车的人,只会开车,一旦车出了问题,就束手无策,更不用说判断车况了。
由于技术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容易驾驶,但是为什么现在人们对汽车越来越陌生呢?
汽车有很大的变化吗?我不这么认为。从卡尔·本茨发明汽车到埃隆·马斯克制造特斯拉,汽车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
什么改变了?它已经成为各种驾驶辅助工具。汽车越来越先进,但我们离汽车本身越来越远。这些工具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司机直接接触汽车的机会越来越少。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在先秦时期,先贤们就已经明白了世间的基本道理。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手中的工具越来越多,但却失去了掌握这些基本原理的能力。
第二,《鬼谷子》的开篇讲了一个基本道理
现在,言归正传,我们在鬼谷子寻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探讨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的著作。
“人不能知之事,智可以用之”,这是《鬼谷子》最大的特点。
在他的第一本书《书》中,书中最重要的概念——“书”是鬼谷子描述的。
“一”表示打开,“和”表示关闭。就像“阴阳”、“刚柔”、“开合”、“张弛”一样,“和”代表着自然界无尽的变化。虽然它们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世界上最基本的法律之一。
因此,在“变”中:
“故圣人在天下,而自古及今,其道也一。”
翻译过来,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世界兴亡之道。
“兴亡之道”古今相同,是做事要考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理解了这个基本的“道”,才能思考“艺术”。
三、如何找到“兴衰之道”?
掌握“兴亡之道”,即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我们正确做事的关键和前提。那么,如何找到这个“道”呢?
在我看来,关键是掌握这八个字:顺势而为,成事。下面,我们通过两个小例子来解释这些话。
1.黄帝与牧马少年
传说黄帝在拜访一位名叫大尉的仙女时迷了路,碰巧遇到一个正在放马的男孩,就问大尉在哪里。
令黄帝惊讶的是,这个不起眼的年轻骑手竟然知道大尉的住处。于是,黄帝接着问少年:“你知道治理天下的方法吗?”
年轻人无奈地回答:“治理世界不是我的事。但我不认为这和放马有什么不同。只是为了除掉害群之马。”
黄帝听后,给年轻人送了一份大礼。
这个故事要传达的道理是,即使是治理世界这样的大事件,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把违背事物发展方向的元素去掉,让它们按照自己的规律健康发展。这是顺应潮流。
2.曹刿辩论
春秋时期,齐和鲁之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长勺之战。
齐国和鲁国是两个相邻的诸侯国,国力相差很大。鲁的疆域和实力都不如齐。
此战之前,鲁国也数次败给齐。因此,当齐国的士兵处于强大的力量时,整个鲁国处于恐慌状态。
“弱肉强食”是众所周知的弱肉强食,齐、战败可能是正常的结果。
但知道了这条规律,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正确理解和应用它。
所谓“人造之物”,就是在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规律。
在普通人眼里,齐是弱者,但在一个人眼里,情况恰恰相反。这个人就是曹刿。
战前问鲁庄公,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你靠什么攻打齐国?”
鲁庄公给出了三个理由,但只有最后一个给曹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鲁庄公尽到君主的职责,秉公办理各种案件,守约公正。
据说,鲁智深虽弱,但鲁壮赢得了人民的心,通过在战场上的努力,形势可以逆转。
所谓人为,就是鲁有取胜的潜力,但这要看他们怎么做。
最后,在长韶之战中,曹刿依靠自己出色的战略,帮助鲁庄公保持了势头,打败了十倍于自己的敌人,赢得了整个胜利。
所以,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前提是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也就是顺势而为,把事物人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