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会战 “武汉大会战”成果辉煌 到底消灭多少日寇 日皇要求停止大会战
1938年,在蒋介石决定炸黄河大堤之前,一件大事让他恶心。5月20日,他的专机负责人徐焕生驾驶轰炸机飞往日本长崎、福岛等城市空,投下“纸弹”,令日本天皇日夜恐慌。
花园口决堤,一度挡住了日寇的步伐。
然而,日本天皇却变成了一场被激怒而发狂的“斗牛”。他怎么能放弃呢?
因此,他再次指示日寇从长江下游逆流而上,进犯武汉,赶走蒋介石,目的是把“蒋政权变成地方政府”。
可惜人不如天。
就在日寇准备再次从关东军集结部队南下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叫做“蝴蝶效应”的小事。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再次改变了日本的命运,那就是日苏之间的“张鼓峰事件”。
1938年7月7日,也就是去年侵华的同一天,日本军队以苏联占领了日本军队占领的中国领土为由,对苏联发动了力所不及的进攻。无需猜测,我们都知道日寇肯定是输了,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日本关东军继续在原地驻扎,而日本再次坚定了南下的决心。
这两件事促使日本天皇和统帅部决心消灭华中华北沦陷区,企图利用这个基地调拨军队配合海军发动东南亚战争,彻底赶走美英联军。
然而在此之前,日本天皇不得不赶走轻视他的蒋介石,这样他才能安心掠夺财富和战争资源。
在“张鼓峰战役”中,苏联人也意识到了日军的巨大危害。表面上,他们与日军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为了不再次受到日军的骚扰,苏联决定用一些武器弹药来协助蒋介石,这样蒋政权才能长久。
1938年6月,冈村宁次正式就任侵华第11军团长,共4个师,总兵力10万余人。
1932年任关东军参谋长的冈村宁次,1935年调任日本陆军总参谋部第二部长,1937年任第二师师长。他的破格提拔,让寺里的寿和颜极为不满,后来吃了不少苦头。
1938年7月,冈村宁次率领第11军占领九江。这时,司内寿和颜的部队被他留了下来。傲慢的日寇认为国军只是1937年侵略的一个弱例。他们一路行军,誓要成为第一个进犯武汉的人。
冈村宁次没想到的是,一直在打最后一个“口袋战术”从土肥原逃出来的薛岳,这次准备了一个更大的“锅”等着他!
为了应付日军对武汉的入侵,蒋介石重新调整了军团。
任命陈诚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负责长江以南地区;程潜仍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负责长江以北地区;仍然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继续休息,看到“战斗机”进入战场。
此时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是薛岳将军。此时他已经在德安、庐山的山地丛林地区伏击了包括第4、25军在内的7个军的部队,摆了一个反八字阵势,伺机而动。
蒋介石对薛岳的战争非常感兴趣,问他制定这条法律的目的。薛岳说:“我的反八字姿势,就像抓袋子里的老鼠,飞剪刀。如果敌人犯了右,中间和左边应该回应。如果你向左,你应该是对的。敌人进了,就难逃了。”
原来是“一字长蛇阵”的升级版,不过改动比较多,效果似乎更好。
后来日军在此阵下伤亡十万余人,后人给此阵起了一个著名的名字:“天路八卦阵”。
1938年7月底,冈村宁次第11兵团第106师率先突入武汉外围庐山山麓,薛岳将军率领的两军趁机切断了后路,将该师重重压在山腰,动弹不得。
日军第101师紧跟其后,强行开赴鄱阳湖救援,再次被其三军咬住,陷入重围。
冈村宁次见不妙,赶紧命令剩余的日军第9师团和第27师团占领瑞昌城,并以此为驻地,意图营救陷入重围的两个师团。
此时,第五战区李宗仁部已经恢复了部分作战力量,唐伯恩的半机械部队率先进入战场,挡住了庐山外的日军。陈诚又一次派出自己的第54军去帮忙。每个人只有一个目的:慢慢吃掉冈村宁次的十万日寇。
8月底,日军第9师团、第27师团补充兵力,企图再次进攻,再次被唐伯恩、薛岳、俞济时等七军抓住。三方合力,终于把冈村宁次最后两个师纳入包围圈。
此时,野心勃勃的冈村宁次不仅在庙里得罪了守和刘彦君,还把他新获得的十多万军队送到薛岳的包围圈里,欲哭无泪。
这时,华北侵略军仍沿合芜前进,进展缓慢,没有解救冈村宁次的迹象。
除了陈诚部队的抵抗,还有一个原因:寺庙在中国战场上的寿命不长。徐州一战,日军用了30万人,连一根鸡毛都没抓到。日本天皇恼羞成怒,正在和最高统帅部谈判,将寺庙生活转移回日本。
试想一下,此时的天后宫生活怎么会去营救冈村宁次这个“菜鸟”呢?估计,他巴不得冈村宁次被蒋介石杀死,这样他才能东山再起。
刘彦君也持有同样的想法,并一直与陈诚的“海军”在长江沿岸作战,誓要摧毁海军。
事实上,他做到了,结果是:冈村宁次被薛岳将军的《天炉八卦图》单独抓住,被熊熊大火烧死。
直到九月初,住在庙里的四个师才到达大别山北麓。
此时李宗仁所在的第五战区已经休整,他们与第一战区的程潜合作,坚决阻击这部分日军。
9月初至10月中旬,张自忠、胡宗南、孙连仲、宋希濂领兵四路,与住寺的十万兵马交战。战斗情况极其惨烈,但阵亡的敌人却多达3万人,造成2万多人受伤。
其间,胡宗南的部队被打得节节败退,慢慢退出了战场。剩下的三支部队也逐渐撤到大别山南麓,撤退到武汉。
而沿着长江,刘彦君似乎与这座寺庙有约。这两个师和日本海军互相掩护着长江,最终以2万多日寇为代价,于10月下旬到达武汉外围。
此时,日寇从华北和华中派兵,终于与冈村宁次残部会合。
10月21日,日军空陆海军联合突袭广州,广州沦陷。
10月24日深夜,全体人员撤退到武汉后,蒋介石最后一个撤退出武汉,武汉沦陷。
在这场长达4个月的“武汉保卫战”中,蒋介石和陈诚沿袭了原来的打法,主要消耗日寇的有生力量,以“焦土”对抗日寇,以江南水网威胁泽国敌人,基本达到了战略目的。
然而,这一战的牺牲是巨大的!
当黄河决堤时,1000多万人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新改良的海军被日寇打得一败涂地,广州、武汉沦陷。蒋介石共投入兵力110万,伤亡35万余人。
然而,与日军的伤亡相比,蒋介石听了陈诚的归来后还是相当欣慰的。
在这场战役中,日军提前将30万兵力投入战场,之后又在冈村宁次增加了10万兵力,期间进行了数次补充。最终日军伤亡人数超过20万,实现了二比一甚至更低的交换。
“武汉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黑暗的时期,但也是日军侵略的极限。
战争初期,日本天皇和他的统帅部乐观地认为,侵华战争可以在三年内取得胜利,并在三个月内完全占领华北和华中。
但实际上,在北平、上海相继失守后,“台儿庄之大胜利”才算是真正打出了军队的血性。之后的徐州大突破、蓝峰战役、武汉保卫战,都像铁锤一样敲打着这支军队的杂质,逐渐把一块密铁变成了细钢。
在淞沪战场上,国军与日军的交换比例高达7:1。台儿庄战役中,兑换比例仍高达5:1。武汉会战中,正面战场的换防比例基本达到1:1,而外围战场的换防比例在3:1左右。
根据日本军队的统计,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达到14万,而国军应该超过50万。研究过这段历史的人,基本上都比较喜欢20万日军和30万国军的数据。
有许多因素取得了这样的结果。除了国军素质、武器装备的提升,国军主要依靠依靠地形来限制日军的机械化作战效率,以至于拥有如此大的杀伤比。当然,薛岳将军的“天炉八卦图”更重要!
感觉武汉国会战日军伤亡惨重,侵华形势陷入困境。
当日本天皇得知有两个团被直接消灭后,他隐隐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几天后,他沮丧地指示统帅部:“停止大规模战斗,尽一切可能巩固成果,继续扩军。”
通过这些战斗,日本天皇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能低估蒋介石,开始放低对蒋介石的轻蔑语气。现在,他迫切需要支持一个傀儡政权来对抗蒋介石的影响。
与此同时,“持久战论”和“游击战论”正式摆在蒋介石的办公桌上,中国的抗战即将迎来曙光!
然而,黎明前总有最黑暗的时刻。1939年,蒋介石又一次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汪精卫、陈诚、薛岳、四川将领纷纷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