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车押金怎么不见啦 共享浪潮消退 小黄车用户的押金去哪了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ofo是曾经风靡一时的企业,但它已经消失了。
Ofo一夜之间消失了,App、微信官方账号、官网等所有公共渠道都找不到ofo,还有1500万用户的保证金。
Ofo的押金退得越来越差,小黄车的处境尤为艰难。很多人好奇,ofo之前融了那么多钱,用户交了那么多定金。钱都去哪了?
首先,ofo完全失去了联系
对于还拖欠存贷款的用户来说,ofo的去向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许多人想尽办法要回押金。但不仅ofo的客服机器人会反复回复“请耐心等待”,ofo的人工客服电话也无法接通。
我在ofo的公众频道搜索了所有的联系方式,但是没有回应。最后发现自己在1000多万的退款队列中。按照这个退费率,你可能要500年才能转,也就是说,基本上不可能退押金。
退还保证金的原时间为7个工作日至10个工作日,再至15个工作日。退费时间不时延长,以至于很多人到现在都没有追回押金,ofo押金退费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无论是将App上的押金退款按钮设置为灰色,使其无法点击,使客服失去咨询功能,成为只能回复“限期退款”的机器,还是将押金升级为P2P平台的理财资金,都说明了一个问题。ofo想尽一切办法拖延公司的现金流。
除了用户,拖欠的供应商也无法承受。他们不止一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都得到“没有办法”的答复。
曾经,在共享经济的风口浪尖上,几经市场洗牌,ofo共享单车终于脱颖而出,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霸主。
其创始人戴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行车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我坚信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我希望通过ofo为全世界的人服务。我希望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当有一公里到两公里的出行需求时,可以获得ofo的服务。”
这句话当时被很多人称赞,但现在看来很讽刺。
二、什么是存款?
很多用户关心的可能不是99-199元的押金,而是他们的钱无故消失。
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ofo资金链断裂、挪用用户存款的消息就开始传出。戴伟在2018年3月对此事件的回应是“纯属谣言”。
谁曾想,不仅质疑没有平息,卖身体广告的行为也被外界解读为紧急自救,8个月后的融资节奏被视为资金放弃的信号。
传统存款是实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的金融工具,逻辑是一物一抵押。
在单车共享中,一人一注,一车多注,这与我们在其他场合理解的保证金明显不同。
据了解,在单车共享最热的时候,收到的押金数量是车辆数量的8倍。按照99元的押金来算,一辆自行车相当于收了用户近800元的押金,远远超过了车辆本身的价值。
严格来说,这不是真正的存款,而是非法集资。
曾经,很多企业经不起巨额资金的诱惑,把用户的存款当成投资来管理自己。当用户的押金要退的时候,因为亏损没有钱退。
押金是一种债务,属于用户而非企业,任何企业都无权使用。这笔钱入账后,应该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而不是资产,这笔钱是欠用户的。
即使ofo用这笔钱投资成功,用户也不会得到一毛钱的分红,所以这笔存款不能算作股权。作为债务,用户不应该承担任何风险,因为ofo不给用户利息,收益为0,用户的风险应该为0。
但在ofo的存款制度下,用户的利益不断受到冲击,承担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对等。
第三,生病的不是分享的概念
2017年,自行车共享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现在没有消息了。Mobike被卖给美团,ofo已经失去了联系,而两大巨头的落幕说明原本的自行车商业模式已经过时。
事实上,并不是分享的概念不起作用。关键是在共享经济中,企业能够与用户实现和谐稳定的关系。
比如目前还在流行的Hellobike,近几年有成为行业龙头的趋势。最重要的原因是一开始没有参与ofo和mobike主导的价格战,自然是在价格战造成的巨大损失之外。
当ofo和mobike陷入烧钱的困境时,Hellobike悄悄在二三线城市发力,适时进入一线城市,与ofo和mobike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的发展路线背道而驰。
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为Hellobike赢得了用户。再加上阿里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即使共享经济已经脱离市场,Hellobike依然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Hellobike估值350亿元,用户超过3亿,可以说是行业第一,成为市场份额最高的单车共享产品。
有一次,mobike收了199元定金,ofo试图和阿里合作,用芝麻信用免费骑自行车。
以个人信用为担保,不还车扣信用分。在那段时间里,ofo真的很想成为自行车共享者,并且心中还有理想。
然而,理想终究逃不过现实。2018年7月12日,ofo宣布取消免押金制度,开始再次要求用户支付押金或预付款,可见这家企业确实缺钱。
从那以后,ofo的每一步都在为生存而奋斗。
四.结论
无论是出于财力物力还是面对诱惑,当一个企业用不属于自己的资金赚热钱时,得到冷的是所有用户的心。用户没有任何收入,却要承担失去存款的风险。不管你怎么看,都没有意义。
“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效运维,持续引领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的口号,与企业的实际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戴伟曾经说过的话,现在是变相的争取用户的说辞,直接导致ofo被推到风口浪尖。
所以“一分钱都不欠”只是一个噱头,戴巍曾经说过“我一定会还清所有欠款,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ofo会越走越错”。谁能想到ofo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