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符号 奈曼文化符号 奈曼王府
歌词:谭昌龙高志强
见惯了城市的喧嚣,你是否也在寻找一处静谧?那里神秘而美好,有着你不曾了解的历史印记;那里安静而惬意,一时间,激起你的别样情怀。奈曼宫,位于奈曼旗大秦塔拉镇中心,气势恢宏,多年来一直被视为奈曼宫的天宫。它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座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清代宫廷式建筑。造型庄重、做工精致的回廊式四合一建筑,具有清代风格。柱、梁、枋、谭连接,无一钉一栓,门与榫连为一体。青砖灰瓦,前廊后宅,滴水树叶,雕梁画栋,颇具蒙古族特色。数百年来,矗立在付正门外的一对大石狮守护着这座古城。奈曼宫是奈曼旗第十一个扎萨克多洛丹县王德穆楚扎布的住所。德穆楚扎布是成吉思汗的第28代孙子,曾在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任职。同治二年,即1863年,由于成绩突出,朝廷拨专款为德穆楚扎布修建了这座宏伟的宫殿,成为150多年前清朝奈曼旗最高行政机构所在地。
奈曼宫总面积3.1万平方米,包括中轴线区域和东西双向跨院,前后各有5个院落。中轴线区域为宫殿正殿和寝宫区域,西路跨院为宫殿政务区域。家庙和后花园、东路十字院是王宓内府区和亲戚们的生活区。
在奈曼宫的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位于整个院落中心的“四合院”。
推开垂花门,青砖青瓦滚龙脊,青筋淋漓,面向猛兽。由52根外露柱子组成的回廊保存完好。有三个西厅,三个东厅,五个正厅叫银根厅。整个正殿曾经是王业家族的皇宫,是一个礼仪性的大厅,如欢迎诏令、欢迎上峰官员、颁布重要的旗帜政策、各种庆典和仪式。
面对古香古色的大殿,望着红柱上升然欲腾的龙头,不难想象王府的沧桑经历。日本侵略和十年浩劫期间,奈曼宫满目疮痍。粉碎“四人帮”后,大旗人民政府保护了这座古建筑,决定恢复绘画。1982年复工时,蒙古族著名工艺美术家包世柱主动承担了王宓的绘画纹样和寺庙的修复工程,雕刻出了王宓的千余幅纹样和壁画。
目前,包世柱先生的部分绘画、雕塑收藏在奈曼宫护卫队西厅,最重要的一级作品——泥塑收租院也在其中展出。据《人民画报》连载的四川美术学院师生在四川省大邑县地主庄园创作的一套114人泥塑,内蒙古唯一的泥塑作品是包世柱先生三年临摹的。有108位不同阶层、不同职位的人,外表各异,表情各异,形象生动逼真。整套作品按照交租、查租、打架、算账、逼租、夺权等连续八个故事情节,再现了旧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
自1985年修复奈曼宫博物馆以来,历经数次修复,特别是2015年修复后,基本恢复原貌。除了泥塑出租屋,还有专门展示奈曼历史文化的展厅,如奈曼地域史、奈曼旗史、草原药王占布拉-多吉蒙医药博物馆、塔塔古蒙古文字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宝石柱书画博物馆等,还有国子监、政务院、活宫、皇家学会、马厩、客栈、佛寺等的作品。目前,整个博物馆共呈现12套房,211间房屋。展厅共46个,展出2000件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元代金冠摆件、辽代镀金青铜面具、元代双龙纹镀金银项圈、清代手持团体手印香薰等。,正在展出。
1986年奈曼宫博物馆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景区和三级博物馆,2013年5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8月重新开放。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AAAA风景名胜区。
如今,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清代郡王府,已从古代奈曼旗的最高行政机构演变为当代人了解蒙古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奈曼旗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来源:奈曼旗融媒体中心制作:宋杨原标题:《【探寻】奈曼文化符号丨奈曼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