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事件 中国红牛迷局
从这起商标纠纷的来龙去脉来看,显然这已经超越了两个商业实体之间对商业利益的争夺。但华彬集团和中国红牛在中国市场深耕20多年以来,所有的实体投资和经销商的合作关系都涉及到数百万人的直接或间接利益,更涉及到中国消费者的民族品牌情怀。
写作/跳跃
长途驾驶、加班熬夜、户外徒步、运动,甚至休闲娱乐,人们第一直观的想法可能是:红牛时间到了!“又累又累,喝红牛”,一个小金罐,两头红牛向顶鞠躬,是几代中国人的抗疲劳神器。
现在,牛开始迷路了。
2015年以来,泰国腾讯、中国红牛和实际经营者华彬集团在中国就商标许可、股权资格、分红管理等发起了数十起诉讼。不仅如此,这场战争还波及到了舆论和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拨开错综复杂的迷雾,人们不应该只问:中国红牛是谁的?
一个
中国红牛的起源
红牛在全球有三个操作系统。奥地利红牛业务范围最广,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泰国腾讯生产的红牛业务范围主要在东南亚,而中国红牛实际上由华彬集团及其董事长严斌管理。
泰国天丝的创始人、红牛的发明者徐书标,上世纪90年代初在海南投资建厂。他试图以“红牛”的名义将“红牛”引入中国,但失败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书标主动找到严斌,希望通过与严斌先生的合作,将红牛引入中国。当时严斌回国创业,认为在中国使用“红牛”品牌会有前途,而不是简单的引进进口产品“红牛红步”。然而徐书标先生却忧心忡忡,最终他们达成了“投钱生气”的君子协定。在引进这两家国有企业之前,四方签署了一份为期50年的协议。总的意思是严斌主导投资,解决红牛中国市场的一切障碍,自己承担操作风险和收益;徐氏家族靠卖原材料和收取销售佣金赚取利润。
徐树标与严斌携手的初衷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共同的实业报国理想。两人都在泰国经历了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的阶段,也希望中国品牌能在中国扎根。
如果中国红牛是孩子,泰国天丝怀孕三年未能在中国出生。严斌和红牛人带领她生育,不仅安顿下来,还给她取了一个中文名,最终用24年把她抚养成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红牛人的努力,红牛已经成为中国的知名商标,也是伴随着消费者成长了几十年的民族品牌。
红牛刚进入中国时,国内还没有功能性饮料,这是泰国无法获得保健食品批准文件的根本原因之一。严斌引进两家国企,组织专家召开技术论证会,最终调整了红牛饮料的配方,不仅符合国家规定,而且更适合中国人的饮用习惯和口味。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市场准入身份证——保健食品批文。
在中文名上,严斌毅然放弃了之前的中文名“红牛”,认为应该改名为“红牛”才符合产品特点。因此,经过协商,花了30多万元注册了知名的“斗牛”图案商标。对于大家熟悉的“小金罐”包装,严斌不仅亲自在“红牛”商标上写上了“红”字,还基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重新设计并申请了多项罐头包装和纸箱的设计专利,与泰国天丝集团在海外经营的“红牛”明显不同。
1996年至1998年,两家国企因前期销量不及预期等原因退出投资,严斌回购股份。之后,严斌承担了中国红牛的所有经营和投资风险,直到泰国方面要求撤销商标许可,在中国开展新业务。
一位老红牛表示,红牛20多年的成长,得益于中国红牛团队的亲力亲为。尤其是早期,红牛商标引发了无数恶意抢注。无论是防御性商标的注册和多类商标的保护,还是假冒产品的举报和市场净化,都是由中国红牛人操作的。作为商标注册人,泰国腾讯只出现在法律联席会议上,发放注册材料,听取汇报。
直到2012年徐书标去世,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默契,无论是老徐先生还是徐世一家都没有对中国红牛表示不满。
2
知名商标背后的温度
有人说商标只是一个招牌,喊多了客人就多了。
经过24年的积累,中国红牛已经成为拥有数万名员工、400多万个销售网点、5000个批发零售民营企业社区、60万个核心终端的巨头,占据了功能饮料近60%的市场份额,国内品牌价值超过500亿元。2006年,红牛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驰名商标竞争背后不仅是一个法律事件,更是一个涉及各种利益的复杂社会事件,也是一个有温度的法律。
回顾事件的缘起,可能是许书标和颜斌科的信任远胜于公司治理。市场上流传着徐书标不止一次对严斌说“投钱就生气”,希望严斌做中国红牛。中国的红牛市场,尤其是徐氏家族第二代继承人上台后,受西方教育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与50年代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的学识远超前辈,但他们缺少的恰恰是温度。
毫无疑问,中国红牛对“红牛”品牌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商标“红牛”诞生于中国,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知名度,就像一片不值钱的贫瘠荒地。中国劳工开荒、种植、栽培、浇水、施肥捕虫,把红牛这个招牌从一棵零价值的小苗培育成价值500亿元的参天大树。泰国天丝毫无保留的诉讼声称这片荒地属于他,上面的一切都属于他。而且,通过声明、媒体炒作和单方面解读,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中国红牛的生产、销售和合作伙伴团队都受到了严重干扰。红牛合作的一家上市公司是国内知名供应商,股价从20多元跌到5元附近,锁定了无数中小投资者。
说到团队,就不得不提到在中国创业的泰国腾讯的合作伙伴。这是一群从中国红牛撤离的高管和老员工。这些高管离职前拿了中国红牛的高薪,大部分和严斌有10多年的交情,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2019年5月,经过三年多的准备,泰国天丝将红牛的外观和口感嫁接到一款已经退市的功能饮料上,意图直接抢夺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的忠实用户。
中国红牛200亿的年销量被中国消费者喝得酩酊大醉。混乱的包装和装饰不再是红牛饮料曾经的样子。消费者真的会买吗?
三
中国红牛会消失吗?
2019年11月2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书面判决,让中国红牛走到了命运和位置的十字路口。这份长达47页的一审判决书驳回了中国红牛37.53亿元广告费的诉讼请求和确认商标所有权归原告所有或双方共同所有的请求。
被告泰国Tencel及其代理律师迫不及待宣布大获全胜,而红牛中国发表声明称,判决回避焦点,未能体现公平原则,我公司坚决不予认可。将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什么是红牛之争?
事实上,根据红牛提交的诉讼材料,早在中国红牛成立之初,合资公司的条款就白纸黑字约定红牛商标是合资公司资产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泰国方面承认中国红牛中国商标的所有权属于中国红牛公司。
中国红牛绝对不会想到,辛苦种植的果实会全部被泰国天丝抢走。那些为中国红牛努力了20多年的老员工,都相当困惑,觉得委屈:“努力了半辈子的红牛,怎么突然变成外国人了?”
红牛纠纷也引起了法律界和律师界的高度关注和讨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指出,商标权作为一种民事财产权,是否不适用民法中的附加规则,仍值得进一步思考。“查封引发的权属问题主要涉及两个要点,即是否产生新财产以及哪一方对新财产的贡献更大。”熊对说道。他分析指出,商标是表明特定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这里的特定商品或服务来源是特定商誉。商标标识本身没有商标意义上的价值,商标的整体价值来源于它所指的商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虽然商标标识一直保持不变,但其价值可能发生巨大变化。不仅“数量”会增加或减少,其“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即在相关公众眼中,商标不再指原注册人或许可人的商誉,而是指实际使用人或被许可人的商誉。因此,在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许可人作为原商标所有人,必须履行具体的监督管理义务,否则商标权可能丧失。
“不难理解,一个商标的价值一旦发生质的变化,与其说是原许可注册商标的价值增加了,不如说是出现了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显著性的新的未注册商标,而这个未注册商标显然属于一种新的财产。”
基于上述分析,熊认为,红牛维生素之所以要求泰国天丝承担其长期经营投资的广告费,是要求法院确认新物业中谁出资更多。而且,新物业的市场价值明显高于其广告费,因此不能因为广告费已经计入营业成本并在审计中扣除而否定新物业的价值。
对于红牛商标,中国红牛的贡献值得肯定。起初,从泰国天丝获得的红牛商标只是一个普通商标。然而,经过多年的投资和广告投入,红牛商标从一般商标转变为驰名商标。中国红牛现阶段做出的贡献不可否认。
从这起商标纠纷的来龙去脉来看,显然已经超越了两个商业实体之间对商业利益的争夺。但华彬集团和中国红牛在中国市场深耕20多年以来,所有的实体投资和经销商的合作关系都涉及到数百万人的直接或间接利益,更涉及到中国消费者的民族品牌情怀。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研究争议的历史渊源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简单地得出结论,中国红牛案涉及的群体利益可能得不到公平公正的对待,中国消费者所熟悉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奥地利红牛、安乃基和进口红牛风味饮料,这将使鉴定更加混乱。“消费者再也看不到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了。中国红牛将不得不停留在两代中国人成长的记忆里,就像过去健力宝的处境一样,让人唏嘘。”
不少法学界人士和律师指出,要解决中国红牛商标纠纷,需要综合考虑“法、理、情”的融合,而不是在法庭上或生意场上一时的快感。有专家指出,商业实践中签订的合同文件实际上是不完整的合同。双方没有办法把所有的商业意图都写进合同,一些隐含条款和默示条款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逐渐浮现和深化;信息一开始是模糊的,业务合作是持续的、动态的、变化的。透彻理解商业合作的真实过程是企业家和法学家面临的首要问题,这要求中国企业在商业实践中以更大的智慧面对这些挑战。
从企业服务社会经济大局的底层逻辑来看,谁来守望消费者的利益和信仰,将考验司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