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狭窄 肺动脉狭窄治疗的革新
2021年1月1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刘志红教授团队为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肺动脉狭窄、右肺动脉闭塞、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成功实施肺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即刻,患者肺动脉压基本降至正常。这种植入左肺动脉的支架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被批准用于肺动脉狭窄的支架。为此,记者特意邀请刘志红教授及其团队赵志辉教授对专属肺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情况进行逐一介绍。
刘志红教授访谈录
肺动脉狭窄的危害及治疗
刘志红教授表示,继发性肺动脉狭窄的临床原因很多,包括血管内、血管外和血管壁疾病。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肺动脉狭窄,都会不同程度的阻断肺动脉血流,从而阻断右心室引流,引起右心室扩张、肥大甚至右心衰竭,威胁生命。
肺动脉狭窄的治疗需要根据肺动脉狭窄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干预和药物治疗。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恢复血管通畅是最重要的。只有解决肺动脉狭窄,恢复肺动脉通畅,才能改善右心功能,恢复患者的活动耐力。
肺血管相关疾病介入治疗的异同
如上所述,许多疾病都会引起肺动脉狭窄。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刘志红教授介绍,静脉血栓栓塞是第三大心血管疾病,肺栓塞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血栓形成会导致肺动脉狭窄。经过积极的抗凝和溶栓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明显改善甚至完全恢复。然而,肺栓塞在现实世界中经常被漏诊和误诊。如果不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手术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作为CTEPH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当患者因各种不可抗力无法通过手术治疗时,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术近年来成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可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CTEPH的治疗还包括长期抗凝治疗,不能手术且持续或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服用靶向药物Liausi。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其中头臂动脉受累最多。近年来发现肺动脉受累并不少见。部分患者因肺动脉狭窄而出现中重度肺动脉高压。一旦并发肺动脉高压,其临床预后更差。在肺部炎症活动期,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主要的抗炎药物,而在慢性期,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植入术主要用于血管狭窄。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单纯的球囊扩张容易发生再狭窄,而经皮支架植入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可见,不同原因引起的肺动脉狭窄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制定更“针对疾病”的治疗方案。
“领跑者”——肺动脉专用支架的应用
事实上,我们团队对肺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已经进行了20多年。过去,肺动脉没有专门的支架。我们多采用自膨胀支架或球囊扩张支架,由于支架模型不完整,支架顺应性差,常常受到限制,导致很多患者没有合适的支架可用。因此,有限的治疗选择使得许多大动脉炎引起的肺动脉狭窄患者得不到最有效的治疗。
Pul-Stent系列支架是一种专门针对肺动脉狭窄设计的支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肺动脉狭窄的支架。它具有以下特点:由钴基合金材料经激光雕刻制成,具有高强度支撑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设计为半开环结构和S型连接,既保留了支撑的高强度,又增加了支架的灵活性;对于分叉病变,优势明显;该系列轴向缩短率小于17%,弹性回缩率约2.5%,有利于术中定位和释放,支架不易滑脱和脱出;Pul-Stent有S、M、L三个系列设计,每个系列有六种长度类型,可以满足各种肺动脉狭窄疾病的治疗需求。
参与整个介入治疗过程的赵志辉教授表示,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重要前提,团队在术前对患者的病理变化进行了全面评估。脉冲支架的操作性和灵活性非常适合肺动脉。因此,支架植入整个过程简单,围手术期无相关并发症。术后近期效果确切,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总之,Pul-Stent新型肺动脉支架植入术为成人肺血管狭窄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更广泛的选择。
赵志辉教授的经历
案例审查
这个病人是一个40岁的女性。三年前她开始感到胸闷气短。去年她感到呼吸急促。2020年11月第一次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她被诊断为大动脉炎、右肺远段干次全闭塞、左肺近段干狭窄、右颈总动脉狭窄、左锁骨下动脉闭塞、重度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心病,并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和纠正3个月后,患者的肺动脉压力没有明显变化。经过讨论,刘志红教授的团队决定采取进一步的治疗。
2021年1月12日,一枚Pul-Stent成功植入左肺动脉主干。复查后左肺动脉狭窄明显改善,肺动脉压由103/17/47 mmHg降至52/12/25 mmHg。术中无不适,无围手术期并发症。
图1肺动脉CT和肺动脉造影显示左肺动脉干近端狭窄,
右肺远侧干次全闭塞
图2复查左肺动脉狭窄明显改善
图3左肺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有明显的压力差
支架植入术后肺动脉压力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