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 为何要五里一徘徊 |中国古代亭驿制度的历史演变
早在西周时期,由于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有大量的信息要传递,就产生了邮差接单制度,负责邮政投递的专职人员被称为搬运工、送信员或搬运工等。为了方便这些人休息,沿路按照里程设置了一些建筑。比如《李周·地关西图》记载:“田有路,地有里,地有粮;三十里有夜,夜有路室,路室有委;50里有房,房里有候车室,候车室是累积的。”
秦朝时,国家建立了一套风靡全国的邮政传输系统:为政府传递公文的邮政传输,为途中的政府人员传递车马吃住的邮政传输。此外,在主要交通线上每十英里设置一个亭子,供其余政府人员和路上的普通人使用。亭子里有一个亭长,著名的刘邦曾经担任过亭长。《史记》汉高祖在这一条纪律中记载:“要坚强,努力当和尚,做泗水亭长。”秦朝时,每隔十里就有一个亭子,于是驿站路上每隔十里就设一个亭子,负责为驿差提供房舍、物资等服务。
汉代基本沿袭秦代的邮传制度,并且有了更为明确、细致的规定,使驿站制风行天下。汉朝的驿站按其大小,分为邮、亭、驿、传四类,大致上五里设邮、十里设亭。汉代应劭《风俗通》中说:“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另据《汉官旧仪》记载:“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汉乐府《孔雀东南飞》诗中“孔雀东南飞,徘徊五里”,为何徘徊五里?原因是“五里”亭在当时是迎客送别的礼仪场所。是当时最明显、最短的清晰边界标志,一眼就能辨认出来;其次,五里短亭是中国古代人告别的地方。“五里”二字寓意着不情愿和徘徊,与“孔雀东南飞,五里彷徨”所表达的情感不谋而合。
此后,民间也自发在很多交通要道筑亭,基本上为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专供旅途之人在此纳凉、避雨、歇息,同时也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如《白孔六贴·馆驿》记载:“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也正因此,才使“长亭”和“短亭”成为了话别之地的代名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十分常见的、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典型意象。南北朝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唐代李白《菩萨蛮》词有“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白居易原本、孔传续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宋代杨万里《濠原路中》有“长亭短亭三复五,总是儿时行底路。” 宋代柳永在【雨霖铃】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等。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南北朝时,庾信在《伤江南赋》中说:“水毒,山高;十里五里,路边亭”,唐代李白的《菩萨蛮》中有“连林、漠、烟,寒山带悲、蓝。当颜色进入高楼时,有些人在楼上担心。玉阶空立,睡鸟急归飞。回程在哪里,长亭更短。”白居易原著与孔川《白洞六帖》卷九:长亭十里,短亭五里。在宋代,杨万里的《婺源路》中有“路侧亭五后三,小时候总是下到谷底。”宋代,刘墉在《林玉令》中写道:“天冷,长亭晚,骤雨初歇”。经过文人的吟诗吟诵,十里亭逐渐演变成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这种展馆是了解某些地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把钥匙。前几年看《浙江象山县志》的时候,注意到浙东山区这种亭制的残余。过去,每隔三五英里就有一个凉亭。这个凉亭其实只是一个正面敞开的房子,靠墙有半圈固定的石凳,供白天路过的行人、农民、搬运工休息,乞丐往往在晚上住宿。当地人叫它泗州堂。当地发音“泗州”与“书角”相同,其实是书角堂的雅称。
作为古制的遗存,在中国的南方还有一种“路廊”的设施,“路廊”的间隔则比亭要远一些,一般要走两三个凉亭才有一路廊。路廊规模要比凉亭大多了,它是一个长廊,一般有一二十米长,路廊的两边也是固定的长条凳。民国时期,李叔同写了一首词《永别》,曲调取自约翰·奥德威创作的美国歌曲《家和母亲的梦》。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抒情作家犬童球溪用《家和母亲的梦》的旋律,填了一首名为《旅行的悲哀》的抒情诗。而李叔同的《再会》改编自犬童球溪的《旅行的悲哀》。
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记录的《送别》的版本是:亭子外,古道旁,绿草如茵。晚风吹柳笛,夕阳落山外。天堂的极限,大海的角落,知心的朋友都散了。一壶脏酒会让它变得更好。今晚不要去梦寒。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其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中两次提到《送别》这首歌。她记录的《送别》歌词则是:亭子外,古道旁,绿草如茵。问你什么时候来,来了不要乱走。天堂的极限,地球的角落,知心的朋友都散了。人生难得聚在一起,却留下更多。电影《城南旧事》中的歌曲《送别》则把丰子恺版和林海音版合二为一,其词为:亭子外,古道旁,绿草如茵。晚风吹柳笛,夕阳落山外。天堂的极限,地球的角落,知心的朋友都散了。一瓢浊酒会让你快乐。今晚不要去梦寒。亭子外,古道旁,绿草如茵。问你什么时候来,来了不要乱走。天堂的极限,大海的角落,知心的朋友都散了。人生难得聚一聚,只为留下更多。不管是哪一种版本,长亭送别产生的悠远美学意境,让无数中国人动容,以致传唱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