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景延 钩沉|上海最后一位健在的政协专员王申甫的故事
1961年,一部由刘琼执导,梁波罗、孙道临、李纬、顾也鲁等主演的电影《51号兵站》红遍大江南北。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党运送军需物资支援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故事。6月20日,主角“小老板”原型之一的王慎夫迎来百岁生日。他是上海唯一在世的CPPCC专员,他的人生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王慎夫
跟苏北“做生意”开辟“地下航线”王慎甫,1920年生于上海浦东高桥杨园村。他从小聪明好学,足智多谋。20世纪40年代,他和哥哥王斗夫在上海浦西蓬莱路开了一家照相馆,因为也从事摄影器材和化工材料,结交了不少朋友。我的一个朋友是陈永福。起初,王慎夫以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后来,他得知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新四军驻上海联络处负责人。他的真名是张维庆。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的《浦东版“51号兵站”》记载,王申甫弟兄俩的爱国抗日思想,给张渭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由于日伪特务发现了张渭清的真实身份,要逮捕他,张渭清听到风声,立即潜回新四军苏北根据地。不久,张渭清从苏北给王斗甫寄来一封信,邀请他们去苏北“看看”,并询问是否可以跟苏北“做生意”。在苏北新四军根据地,王慎夫兄弟受到了新四军政委卢炳奎、海防司令唐景炎的热情接待,向他们讲革命道理,希望他们为抗日救国作出一些贡献。在了解到苏北抗日根据地军用物资短缺的情况后,王慎夫表示愿意为新四军争取一些物资。几位领导立即任命王慎夫为新四军“海外贸易公司”的地下收购人,别名“王杰”,并任命他接受张维庆的领导。从此,王申甫开始了千方百计从上海购买汽油、西药、军用电线、五金器材等重要物资的一段“冒险传奇”。他雇用船只运往苏北根据地,沿途要通过道道关卡,时时都有生命危险。王申甫设法冲破重重难关,一次又一次胜利完成任务,建立起了一条从上海浦西→浦东高桥→经吴淞口→长江→苏北根据地的“地下航线”。据浦东版《五一军事站》记载,有一次,王慎夫购买了一批西药、双筒望远镜等军用物资,随船前往苏北根据地。半夜,我去了长江,天又黑又黑。突然,一股巨大的风吹到了河上。船在强风中摇晃,失去了控制。船的帆也被大风刮破了。在巨大的危险中,船上的老板急哭着说:“王老板,桅杆要被砍断,不然船就要翻了!”一条帆船,最重要、最值钱的就是主桅杆。王申甫果断地说:“马上砍,损失我负责!”船工们把主桅杆砍下来,等风小一些后,靠着两只小帆篷勉强将船开到苏北根据地。在根据地,王慎甫受到新四军团长的接见。在他们的教导和鼓励下,王慎夫决心为抗日斗争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小老大”施妙计购军火200箱子弹送解放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1949年,王慎夫奉命得到一批当时最先进的“79式”步枪子弹。子弹是军火,严禁私购偷运,如果被抓住是要枪毙的。但是王申甫再三考虑:这是解放军前方作战的急需物资,困难再多,危险再大,也要设法完成任务!据王老口述,当时他住在浦东徐路镇岳父家。通过镇上的一个杂货店老板,他认识了国民党青年军202师连长王国夫,他经常来杂货店购物和打麻将。他每天都故意让王国夫赢钱,到处和他聊天。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热烈,谈话也非常投机。待时机成熟时,王申甫向汪连长提出了“搞一批79子弹”的要求。汪连长一听说要搞子弹,立即神色凝重地问:“79子弹我有的是,但是你要来干什么?”又说:“你千万不能搞到共产党那里去,如果那样做,我们两个人的脑袋都得搬家!”王慎夫听了,心里很紧张,却故作镇定说:“这个我当然知道。你放心吧。我去了小洋山余康琪。”汪国孚说:“我相信你,给你弄一批‘79子弹’。”双方谈妥后,王申甫付给汪国孚10两黄金作为“货款”,回家后做好各种准备,叫了一辆大卡车,由汪连长押车,开到江湾国民党上海军火仓库,以“领用军械”为名,装上200箱“79子弹”,迅速运回浦东码头,立即装上一艘事先雇好的“夹底船”,把子弹箱藏在下面的夹层内,上面杂七杂八地装了许多普通货物。王慎甫由船护送,一路高度戒备。他在各个“检查站”小心翼翼地处理,最终成功地将200箱子弹运送到苏北根据地。在张维庆的陪同下,苏羽将军和张爱萍将军接见了王慎夫,给予特别的表扬和鼓励,称他为“革命功臣”。控制“五号沟码头”打通“地下交通线”随着蒋介石军队在前线节节败退,对其统治地区的控制变得更加严密,向苏北运送物资变得异常困难。经过深思熟虑,王慎夫认为最好有一个自己控制的码头,不经过吴淞关,直接将船驶往苏北解放区。据《浦东版“51号兵站”》记载,王申甫的老家徐路乡靠近长江口,就有这样一个“五号沟码头”,但当时控制在土匪司令张阿六的手中。当时,徐路乡的匪乡长马金山与王申甫很熟悉,曾经要王申甫当副乡长,王未答应。王申甫想到亲戚赵树华的哥哥是张阿六的部下,在五号沟码头当差。王申甫向党组织请示,经组织同意,让赵树华出任徐路乡副乡长,就这样,通过赵树华兄弟俩,掌握了五号沟码头的实际控制权。之后,不经过吴淞口,把物资运到苏北更安全、更方便。王慎夫还利用这条“地下交通线”,秘密地、安全地护送许多在上海工作的党员干部离开苏北根据地,护送一些进步青年从上海到苏北根据地参加革命。当年王申甫为新四军在上海采购物资和雇船的费用,都是由他自己先行垫付,而且由于国民党印发的“法币”“金圆券”日益贬值,购买这些紧俏物资绝大多数要用黄金或银圆付款,待物资运到苏北后,新四军领导再跟他结算。一九四八年,解放区的经济还很困难。王老回忆说,有一次,他把大量货物运到苏北后,张雨晴等领导与他交涉说:“如果拿不到黄金结算,可以用苏北产的棉花来结算货款吗?”王慎夫了解解放区的困难,慷慨答应算出580包棉花。但是棉花的体积太大,必须租用好几条大船才能运回上海。王申甫又赶回上海,与张渭清的侄子卢桂发商量,雇船前往苏北装运棉花,王申甫因上海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无法分身去苏北,就委托卢桂发押船赴苏北。不料,半路上发生了一件事!卢桂发护送棉船到如皋,被国民党军拦截。所有的船只和人员都被扣留了。在严刑拷打下,卢桂发供认王慎夫是给新四军运送物资的头目,并放弃了兄弟俩在上海的住所。于是,上海警备司令部立即部署抓捕王申甫弟兄。王斗甫在上海家中被捕,被判刑5年;王申甫当时住在朋友京剧演员尚凌云家中,国民党军警那天晚上来抓他时,正巧有朋友请他吃晚饭,不在家,特务在尚家留下许多人“张网以待”。王慎夫在酒店跟尚凌云打了招呼,因为他晚点回来。聪明的汤凌云听到电话响,估计是王慎夫先抢过电话,胡乱说了几句,然后说了声“再见”就挂了。王慎夫觉得情况不妙,就让朋友去商家串门,看到商家附近停着警车。门口还有很多“不三不四”的人。朋友从尚家回来,对王申甫说情况十分不妙,劝他迅速离沪。王申甫连夜从浦西步行赶回浦东杨园家中,匆匆拿了一些钱和衣服,告别妻子儿女,乘船逃到台湾。因举目无亲,在各处流浪了两个多月,带的钱用尽,只得返回上海。一番周折后又去了苏北解放区,受到解放军首长的表扬和鼓励。“没收棉花”事件后,它终于破产,偷偷溜回上海与解放军合作过了两个月,王申甫回到上海,不听朋友的“好心劝告”又为苏北解放区“华中银行”采购运送了一批印钞票的专用纸张,华中银行行长忻元锡因暂时无黄金,商量以380担棉花结算。因为上一次棉花的教训,王申甫有些犹豫,但还是答应了,与同去的赵树华、黄威树一起押船回上海。没想到,这次又出事了。《浦东版》第51期军事站》记录了事故全过程:当船行至吴淞口,被国民党部队的巡逻艇发现,喝令停船。王申甫他们不理睬,继续前行,敌艇上的小钢炮打过来,只得落帆停船。趁敌人还未上船之机,王申甫急切地对赵树华二人说:“这次落到敌人手里,肯定要吃苦头,但我们一定要咬牙挺过。只要我们不松口,敌人就抓不到我们的把柄。但如果招了供,那‘通匪’的罪名就大了,不但自己要杀头,家里的人也要跟着遭殃,二位务必记住我的话!”赵、黄二人坚定地点点头。敌人登船后,他用船上的一个小木屋作为临时审讯室,折磨这三个人,泼辣椒水,放上土老虎凳,用烧红的烙铁烧赵淑华的背,然后用盐水烧自己...威胁他们坦白。三人一口咬定自己是老实人、商人,只想靠在苏北卖棉花赚点钱,根本不了解共产党。敌人拷打、折磨了一天一夜,毫无结果,但仍不甘心,将棉花船押到崇明岛,派人看守着。但是对船老大看管不严,允许他上岸买菜、烧饭。机智的王申甫在跟敌人的看守交谈中得知这股敌人是张阿六的部下,又请船老大打听到其中有个头目叫周显才,王申甫知道周显才原是新四军的营长,是被组织上派到上海潜伏的地下党员。就趁着看守不注意时,写了一张纸条,请船老大转交给周显才。周显才接信后立即设法营救,在敌人关押他们三天后,成功将三人释放,但380担棉花全部被没收“充公”,还让他们保证:“今后不得通匪资敌。”这两次“没收棉花”事件后,王慎夫彻底破产,负债累累,在上海不安全。他不得不去苏北解放区会见苏羽和其他领导同志。苏羽将军安慰他说:“等大军过江,上海解放了,肯定会补偿你的……”1949年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后,4月22日,王申甫和赵树华随解放军到达无锡,为了配合解放大上海,张渭清传达张爱萍将军的指示,让他们俩带机密文件潜回上海,送给江南造船厂、国民党老闸北警察分局等几个单位的地下党组织,并策反国民党部队起义。王老回忆:他和冒着生命危险,日夜走了一小段路到上海,一个个送来机密文件。张阿六等人通过各种关系反抗起义。在王慎甫的劝说下,张阿六“动心”准备起义。但由于国民党特务把张阿六一家带到台湾省充当“人质”,平叛工作失败。上海解放后,已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华东海军司令的张爱萍将军两次在武昌路38号海军司令部亲切接见并款待王申甫,动员他参加海军搞后勤工作,但因当时部队实行“供给制”,不发工资,王申甫要抚养妻子、儿女,未能如愿加入。新中国成立后,王慎甫转行创办“和平化工厂”,经营良好,蒸蒸日上。后来,由于建国前为新四军和解放区采购物资的工作,王慎夫与忠义救世军首领张阿六、上海流氓大亨黄关系密切,有着特殊的“海外关系”。他被贴上了“坏分子”的标签,被判管制多年,丢了工作。中国革命浦东新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金海祝贺王慎夫百岁诞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张爱萍将军和张渭清、吕炳奎等老首长的关心帮助下,王申甫等人的冤案得到平反。他发挥经营专长协助生产大队创办乡镇化工企业,成绩显着,1979年和198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上海川沙县先进工作者。1984年,上海市委统战部批准他为川沙县政协委员,参加政协工作。1986年,王老去北京,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亲切接见,并在王老的有关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他在战争年代对革命事业作出的特殊贡献。201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王申甫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纪念章”。来源:顾一良/CPPCC新闻原标题:《钩沉|上海最后一位健在的政协专员王申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