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海 菏泽以牡丹之名隆重表彰的3人 什么来头
菏泽,中国牡丹之都
作为中国牡丹品种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种植牡丹历史悠久
始于隋朝,盛于唐宋,盛于明清
它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自古就享有“曹州牡丹天下第一”的美誉
在所有时代
在历史的长河中
出现了很多
为菏泽牡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他们使用各种方法
推动菏泽牡丹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促进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设立突出贡献奖和牡丹系列奖。
2020年5月15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莲英、著名摄影家桑秋华、牡丹区百花园高级农技师孙文海荣获首届“中国牡丹之都”杰出贡献奖
为什么是他们?
他们与牡丹有什么不解之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
这三种“牡丹大咖啡”
孙文海
30年来,与牡丹朝夕相处
栽培牡丹成了农学家孙文海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孙文海是农民,也是有高级农技师证书的土壤专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培育新品种之路就开始了。跟随父亲,孙文海参与培育了300个牡丹新品种。从2005年开始,孙文海成为主要的养殖力量。父亲年纪大了,孙文海已经主动挑起重担。近几十年来,他主要培育了100多个牡丹新品种。仅2017年就申报了90多个新品种,有13个品种通过了花卉协会的认证。
牡丹认证
栽培牡丹是一项乏味的任务。在与孙文海交谈时,大众网海报的记者看到,孙文海正在嫁接6株苗木,所有苗木都有明显的分类标识。“我没多少文化。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栽培牡丹。我想让花更白。不知道搭配在一起会成就什么样的花。是我一点一点积累的经验。过去在园内栽培牡丹的专家和大学的学者都会去和他们交流,如何更好地栽培牡丹。”孙文海自信地说,正是他的“经验”让菏泽牡丹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百花园牡丹风光
孙文海的父亲孙靖宇在曹州百花园生活了42年,培育了400多个牡丹新品种。很多人称赞孙靖宇是牡丹中的“袁隆平”。为表彰孙靖宇对中国牡丹事业的杰出贡献,1981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与牡丹分会会长王莲英提议,以孙靖宇的名字命名一个自己培育的牡丹品种。协会专家一致同意选用孙靖宇1978年培育的牡丹新品种赛雪塔,并命名为“靖宇”。靖宇牡丹因其巨大、洁白、晶莹的花朵而深受游客喜爱。
“靖宇”牡丹
“你现在看到的品种叫靖宇,是以我爸爸的名字命名的。那时,我还很年轻。看到父亲获得这样的荣誉,明白了我努力的方向。后来经过努力,也培育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牡丹‘文海’。”孙文海感慨地告诉记者,每年中国牡丹协会都会到园里对培育的牡丹新品种进行检查认证。在交谈中,记者也体会到了孙文海“成功”背后的辛酸和艰难。
农学家孙文海
孙文海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今年64岁。如果有一天你不能种花,你会怎么办?孙文海告诉记者,如果养不出花,就应该把牡丹的栽培传承下去。在这一点上,孙文海表示,他也担心培育牡丹的人才不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牡丹的培育中来,让牡丹花开花落。从孙文海的眼神中,记者看到了他对牡丹的坚持。虽然他有白发,但他很强壮。
桑秋华
从事牡丹摄影36年
除了超过10万张延时摄影图片,
还有4万多张牡丹图片
他就是菏泽著名摄影师桑秋华
桑秋华是山东菏泽人。1982年8月22日,偶然间,桑秋华看到了一张摄影培训班招生的海报。在这样的机会下,她开始接触摄影,这种接触持续了30多年。
“咔嚓”是按下相机快门时发出的声音。38年来,桑秋华已经记不清这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了多少次。1983年,他花125元买了一台相机,开始用胶片记录眼前的世界,摸索着拍摄牡丹。
2015年4月至5月,桑秋华进行了216小时的延时摄影,记录了几个品种牡丹开花的全过程,然后制作成约2分钟的视频,名为《国花魅力》,上传至网络,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时至今日,国内外“致敬”的呼声仍不时响起,短信如雪花般飞舞。就连来自德国、芬兰、加拿大的中外网友也纷纷打电话给桑秋华,表达对他的作品和菏泽牡丹的兴趣。
在过去的五年里,桑秋华积累了超过10万部牡丹延时素材电影。2019年2月14日,第二部延时摄影作品《国花牡丹》通过后期剪辑发布。作品一经发布,就获得了读者和网友的好评如潮。
为了拍摄牡丹发芽育苗的全过程,他甚至把土扛到家里,在客厅里搭建了一个小牡丹园。播种,洒水,控温,保证牡丹按时顺利发芽。这部延时摄影作品还被央视选为“百花齐放中国牡丹”。
年复一年,牡丹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他依然如痴如醉。“每天天不亮,我就早起,吃完饭就往牡丹园赶。”桑秋华说,为了加快热饭的冷却速度,他找了一瓢冷水,把饭碗放在冷水里。几块饼干、两根火腿肠和一瓶矿泉水是他的午餐。
每天晚上回家,他都忙着发照片、选照片、编辑照片,经常忙到深夜。“牡丹迷”“花痴”“牡丹王”……多年痴迷拍摄牡丹,桑秋华又多了一个“外号”。
在桑秋华的工作室里,各种摄影作品和书籍存放在书柜里,各种牡丹摄影作品存放在台式电脑里,地板上支撑着一个三脚架。拿相机来说,从“傻子”到“情报人”,连他自己都几乎分不清自己买了多少摄影器材。
“他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但一定要买好的摄影器材。”桑秋华的妻子陈美华说:“我们家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他的各种摄影器材。”
"作为一名摄影师,你应该把镜头对准你的家乡。"桑秋华说:“作为我,我出生在牡丹乡。我喜欢这片土地,热爱我的家乡。我更喜欢在家乡拍这些牡丹,尽量把牡丹花拍好,宣传我的家乡。”
桑秋华个人简介
桑秋华,国际马术摄影师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广告摄影协会常务理事,菏泽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桑秋华是菏泽市第一届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理事,菏泽市第一届摄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他连续五年获得“山东德艺双馨优秀会员”、“中国优秀身体摄影师50强”、“山东五一文化奖”一等奖、国际奥运会优秀作品奖、山东省广告摄影“十佳”。1988年被列入《中国摄影家词典》和《中国青年摄影家名录》。自1995年以来,已经举办了四次个人电影节。中央电视台、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山东电视台、qtv、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5月5日
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和九频道播出
《花开中国》《牡丹》第五集
桑秋华和孙文海面对镜头
诉说着各自的“牡丹之恋”
王莲英
王莲英是中国杰出的插花艺术家,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鲜花的主要设计师。1936年10月生,河南南丰人,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插花花卉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花卉协会牡丹牡丹分会会长,北京市插花艺术研究会会长,国家插花花卉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我爱牡丹,爱菏泽,一直关注菏泽牡丹产业。”2018年9月27日,在菏泽市举办的牡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花卉协会牡丹分会会长、80多岁的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莲英深有感触。
当80多岁的中国花卉协会牡丹牡丹牡丹分会“带头人”王莲英上台致辞时,观众们热烈鼓掌。她说:“菏泽是中国乃至世界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牡丹基地。多年来,我与菏泽牡丹从业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她随后对菏泽观赏牡丹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必须加快牡丹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调整,选择专用于切花、盆花、园林绿化和花卉的牡丹品种和种植区域,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缺点,推动牡丹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其次,改变盆花栽培模式,由成品苗移栽模式改为实苗移栽模式,以增强牡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三是完善牡丹花期调控技术和设施,建立现代化大棚,促进牡丹开花质量;四是加快牡丹技术人才培养。“菏泽很多牡丹专家都老了,孙靖宇先生也去世了。这是我们的巨大损失。”王莲英动情地说,创新不能割断历史,建议青年牡丹技术人才要向老专家学习,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培养。